陳訓謙
目前,我省各地正在啟動“在職黨員進村組(社區)”活動,一大批在職黨員紛紛到村組(社區)報到,開展服務群眾工作。
筆者以為,黨員干部進村要多點“小事”情懷。要用最真的心、最深的情和最大的力,解民之憂,排民之難,謀民之利,幫助群眾了卻“小心愿”、“小夢想”、“小困難”,努力做到“萬事民為先”。
群眾的安危冷暖,生產生活的實際困難,有時看起來是小事,但小事不小。哪怕是蓋個章、辦個證、接根水管、搭個木橋、解個心結的小事,就是最生動、最具體的踐行群眾路線。正如毛澤東同志所說,“要得到群眾的擁護,就必須解決群眾的生產和生活的問題,鹽的問題,米的問題,解決群眾的一切問題。”
事實上,老百姓或許不會關注社會經濟發展的速度,也很少在意政府規劃了多大的產業開發,引進了多少外資企業。但他們最看重的是政府能夠面對面地解決群眾最基本的生活起居困難和生產創業問題。所以,黨員要帶著一顆親民的心走進村組(社區),從解決小事做起,從培養與老百姓的血脈關系做起,不能因為“大事”而忽略了“小事”。須知,不注重老百姓的“小事”,“小事”最終也會發展成“大事”;不注重“小事”,小事最終也會壞了“大事”。
在開展黨員進村組(社區)活動中,廣大黨員干部要牢固樹立“群眾利益無小事、一枝一葉總關情”的服務觀,牢固樹立“權為民所有、利為民所謀”的權力觀。要有多想“大事”的心,更要有多做“小事”的情懷和覺悟,唯有這樣,才能贏得人民群眾對黨員的信任、支持、擁護和贊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