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漢斌
在交通公司科威特166項目部,有一大批對工作始終保持著熱情的一冶人。這些人中,最讓大家敬佩的是測量員李化濤。他不是黨員,卻始終能用高標準要求自己,無論工作還是生活;他不是干部,卻始終心系工地,無論是在上班還是在休息。在一冶工作30多年來,李化濤正是用自己的實際行動,無形的傳承著一冶人肯吃苦、甘奉獻的精神……
李化濤第一次進科威特,是2011年7月下旬。當時是科威特最熱的時節,現場的氣溫高達60多攝氏度,太陽直射下,烤熟雞蛋毫無壓力,晚上回到駐地,太陽曬脫的皮可以一塊塊的揭下來。
別的同事太熱了還可以躲進車里休息一會,而李化濤卻總要在最熱的時候盯在施工現場,因為這個時候是監理報驗的時間。監理報驗一天就這么兩個小時,過去了就又要等一天,所以絲毫不能馬虎。每一個承臺,從墊層施工開始到混凝土澆筑完畢,都要經過幾十次的測量,現場只有李化濤一個人,從這個承臺跑到那個承臺,一個個的測量校對,確保點位數據正確,沒有絲毫偏差?,F場的苦和累,李化濤都不放在心上,按照要求認真完成自己的工作。有時候已經下班回到項目部駐地休息了,只要工地一個電話,他穿上工作服就出發了。
在科威特166項目部,李化濤的測量結果精準,已經成為“免檢”產品,得到了總包和監理的一致認可。只要是李化濤測量的點位,無需復測,一次性通過。其實,科威特當地對工程質量要求十分嚴苛,工程總包方也總是嚴字當頭、毫不通融。李化濤能夠取得這樣的信任,可是經過了一番艱辛努力的。
項目部進場之初,總包對中國人的技術,總是很不信任。每一次李化濤測量完畢之后,總包和監理都要再次進行復測,直到他們滿意為止。即使每次李化濤的測量結果都和他們的毫無差別,但他們依然不放心,堅持復測。有一次,總包測量員和李化濤同時測量一個承臺,但是測量結果卻存在差異,總包測量員堅定地認為自己的測量結果是絕對正確的,要求下午再次進行復測。在場的同事都坐不住了,悄悄地對李化濤說:“你利用中午休息時間再去把那個點測一次吧,復核一次,一定不能丟中國人的臉!”李化濤自信地對同事說:“放心,不用復測,我的數據沒問題,絕對正確!”這一份自信,來源于李化濤對測量技術的熟練掌握,也來源于平時工作的細心和嚴謹習慣。當天下午,總包方、監理以及李化濤三方共同對點位進行了復核,結果證明李化濤的結果是正確的。由此,總包和監理對中國人的技術刮目相看。
李化濤是個直脾氣,說話不知道拐彎。有一次項目部書記和施工副經理在現場查看施工情況,和測量員們交流。李化濤毫不客氣地說:“買一雙鞋,才幾天就壞了,叫別人怎么做事!”后來經過了解才知道,項目部購買的一批工作鞋雖然價錢不便宜,但是因為采購人員對當地情況了解不清楚,這批工作鞋無法適應現場七八十度的地表溫度,穿不了幾天就被太陽曬脫膠了,導致作業人員走路不方便。了解到這一情況,項目部立即到市場上找適合高溫氣候穿著的工作鞋,當天下午就送到了工人手上。
李化濤脾氣急,但是心很細。2013年底,項目部廚師回國休假,當時李化濤手上事情不多,項目部為了節約人手,就安排李化濤暫時代替廚師的工作。李化濤二話不說,挽起袖子就上陣了。每天早上,他變著法子給大家弄吃的,饅頭花卷、烙餅稀飯,盡自己最大的能力讓大家吃飽吃好。中午十一點,熱騰騰的三菜一湯就送到了大家的面前。為了調劑好大家的伙食,他變換花樣給大家做菜,緩解大家的思鄉之情。平時看不出來,一上灶臺,他煎炒烹炸還很有廚師的風范。這次臨時換崗活動,讓李化濤的廚藝盡顯,等廚師休假完畢再次來到現場,項目部職工都有點舍不得李化濤了。大家都由衷地稱贊道:“李化濤做事認真,什么工作交給他都能做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