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桂君
(承德縣醫院,河北 承德 067400)
對使用靜脈留置針的血管選擇宜用相對粗直、有彈性、血流豐富、無靜脈瓣、避開關節易于固定的血管;首選上肢,優先順序為頭皮靜脈、前臂中靜脈、手背靜脈、手腕、肘靜脈。[1]根據所選的穿刺部位,在離穿刺點約10~15cm處扎止血帶,并且保持松緊適宜,常規消毒,左手拉緊皮膚,固定血管,右手持套管針與皮膚呈15~30度角[2]從血管正面直刺血管,進針后要及時觀看回血腔(回血慢可稍作停頓),見有回血時降低穿刺角度,針頭與皮膚平行,拔針芯的同時,順血管輕輕將外管送入三分之二,并松止血帶,用膠布妥善固定針翼,與此同時,當外套管送入血管內達到預定長度后,以左手示指、中指按壓外套管尖端處,按壓程度以阻斷回流血液為宜,右手退出針芯,接輸液管道調節滴速。
2.1 嚴格執行無菌操作
操作前先檢查留置針包裝有無破損或過期。穿刺部位消毒直徑大于5cm,穿刺手指勿接觸留置針外套管,以免增加污染機會。
2.2 應選用粗直富有彈性,血流量豐富,易于觸及充盈良好,不易滑動的血管,避免關節內有靜脈瓣的靜脈。
2.3 針對不同情況選用留置針,一般成人選用18~22號針頭,大量失血或需快速補液時,常常選用16號針頭。
2.4 套管針進針角度以15~30度角為宜,進針速度宜慢,且應直接刺入血管。[3]若進針過快,極易刺破靜脈造成穿刺失敗。
2.5 注意送管時機及操作方法,進針后要及時觀看回血腔,見有回血時降低穿刺的角度,將套管針繼續沿血管前行1~2cm再送管,切忌見血后立即送管。有人主張在小兒使用套管針時,當針頭進入血管見有回血時不再進入少許,而是先用手固定,再抽出針芯,先試推注液體,如針頭部位不腫起,再邊推注液體邊送管,是因為小兒血管較直的部分短,見回血后再進易將血管刺破。[4]
2.6 送管時在皮膚外只留3~4cm,這樣極不容易折轉,也不容易使軟管脫出。
靜脈留置針的套管是用先進的生物性材料制成,有較好的柔韌性,與血管壁銜接緊密,可保護血管,彌補了普通金屬頭皮針因手術體位或病人活動易刺破血管的不足,減少了病人由于反復穿刺而造成的痛苦。靜脈留置針管腔大,可根據需要調節輸液速度,便于靜脈用藥和緊急搶救。是手術中較為理想的建立靜脈通路的工具。
[1]鄭璇,楊紅榮.靜脈留置針的臨床應用及護理[J].護理研究,2005,19(75):1319-1320.
[2]孫艷平,楊桂濤,常雁軍.淺靜脈留置針穿刺方法探討[J].中華護理雜志,1998,33(7):409-410.
[3]周燕.淺靜脈留置針穿刺方法探討[J].基層醫學論壇,2006,10(9):833.
[4]帥淑華.靜脈留置針穿刺及沖管方法的改進[J].實用護理雜志,1998,14(10):541-5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