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振華
《中共中央關于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若干問題的重大決定》中,明確提出建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建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形成全民族奮發向上的精神力量和團結和睦的精神紐帶。這是黨中央適應我國社會思想道德建設的新形勢,向全黨提出的重要任務。”到黨的十八大報告中更是說:“倡導富強、民主、文明、和諧,倡導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導愛國、敬業、誠信、友善,積極培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可見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建設提出了具體要求。
1 關于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內涵
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研究,首先必須弄清楚的就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內涵。
第一,體現社會主義本質。社會的性質決定經濟關系。由于我國建設的是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因此我國的價值體系必須是同時兼顧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以及市場經濟三個共性于一身的。
第二,反映現實社會的經濟關系。正如馬克思所說:“‘價值這個普遍的概念是從人們對待滿足他們需要的外界事物的關系中產生的。”[1]一定的價值觀是處于一定的經濟關系中的人們的利益和需要的反映。不同的主體由于不同的利益和需求,也一定會有不同的價值觀。
第三,它不同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黨的十六屆六中全會提出建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后,就明確指出:“馬克思主義指導精神,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開放為核心的時代精神,社會主義榮辱觀,構成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基本內容。”
綜上所述,我國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包括馬克思主義指導思想、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以改革創新為核心的時代精神、社會主義榮辱觀等五個方面的內容,是個相互聯系的統一體。
2 建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意義
2.1 建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有助于推進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建立
黨的十六屆六中全會指出,建設和諧文化是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重要任務,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是建設和諧文化的根本。“沒有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主導,整個社會主義建設就會迷失方向。”可見,建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不僅是建設和諧文化的關鍵,更是構建整個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中心環節。
2.2 建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是團結全黨全國人民奮斗的共同思想基礎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明確表達了全國人民需要共同思想基礎的內在要求,因此,建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是團結全黨全國人民奮斗的共同思想基礎。 “在社會層面上,認同則是指社會共同體成員對一定信仰和情感的共有和分享,它是維系社會共同”。[2]
2.3 建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有利于整合現有的多樣化、混亂的價值觀
雖然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大大提高了市場主體的地位,促進了主體意識的覺醒和自由平等思想的發展,但是隨之而來的卻是價值觀念的多元化、價值訴求的多樣性,更多的外來文化價值觀念不斷融入。社會價值觀的多樣化具有一定的盲目性和無序性,需要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引領、整合多樣化的價值觀。
“理論只要徹底,就能說服人。所謂徹底,就是抓住事物的根本。”[3]
3 如何建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
當前,我們正處于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和建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關鍵時期。準確理解和把握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豐富內涵和精神實質,這是時代的需要、發展的需要、穩定的需要,同樣也是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需要。
3.1 從源頭抓起,充分發揮學校教育的有利條件,理論聯系實際增強學生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認同
思想政治課是每個學生的必修課,因此應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融入到思想政治課程中,引導學生準確把握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內涵。其次充分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改善教學方式和教學手段,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此外,還應該開展活動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運用到解決實際生活中的問題,將“知”與“行”結合起來,促進學生科學的價值觀的形成。學校要對思想政治理論課進行創新,建立起教學相長、交流順暢、良性互動的新型教學關系,并最終通過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雙向互動,切實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轉化為學生的內在素質,為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輸送更多的全面發展的合格人才。理論學習與實踐生活的有機結合。一方面加強學生關于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理論知識學習,明白應該樹立怎樣的價值觀;另一方面,也要加強學生的生活實際能力,通過實踐活動不斷深化對理論的理解及認知,從而強化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認同。
3.2 改善社會輿論環境,增強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認同
充分發揮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的引導作用,以良好的社會環境為依托,消除不良文化給人們造成的負面影響,進一步增強人們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認同感。只有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融入到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各個領域,才能使其真正成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主流價值。[4]
3.3 加強黨的建設,凈化社會風氣,創造良好的社會環境
加強黨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建設的領導。在政治上,始終堅持樹立正確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在思想上,從培養合格的社會主義事業建設者和接班人的戰略高度,充分發揮社會文化的作用,引導人們在潛移默化中接受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教育,提高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建設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的認識,帶頭重視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建設工作。在行動上,堅決打擊不正之風,樹立良好風氣,創造良好的社會環境,樹立崇高的社會主義新風尚。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是社會主義文化建設的根本,“沒有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主導,整個社會主義建設就會迷失方向。”[5]只有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來引導人們,才能使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轉化成每個公民自覺遵守的理想信念和道德規范,才能發揮人們在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中的作用,早日社會主義現代化。
【參考文獻】
[1]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9卷)[M]:406.
[2]汪信硯.全球化中的價值認同和價值沖突[J].哲學研究,2002(11):4.
[3]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6:460.
[4]吳迪.增強大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教育的有效性[J].高校教育管理.2007(6).
[5]董步學,徐慧詮.大學生價值觀形成的內化機制與教育引導[J].江西教育學院學報,2007(5).
[責任編輯:龐修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