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雪
深夜,孫盛偉被手機鈴聲驚醒了。
“孫院長,鄭大爺突然肚子疼、吐得厲害…… ” 一位敬老院護理人員語氣焦急地匯報道。
“我馬上聯系救護車,咱們在醫院碰頭!”孫盛偉放下電話就穿衣服,那麻利勁兒根本不像一個年近六旬的人。
在醫院,孫盛偉接過五保老人鄭延啟的手術同意單,正要簽字,有人小聲提醒他:“手術有風險!”
情況緊急,哪還管得了那么多!孫盛偉果斷地在家屬意見欄簽上了自己的名字。老人被及時推進手術室。
把鄭延啟老人的事安排妥當,孫盛偉又開始忙一件更重要的事——通過與醫院協調,商議開辟“應急救治綠色通道”的具體事宜。老人們隨時可能出現緊急情況,他要保證老人們被送進醫院后能夠得到及時救治。
在一些人眼中,孫盛偉做事常常讓人難以理解,又讓人不得不深感欽佩。比如2009年,他本來在哈爾濱市道里區委宣傳部副部長的崗位上干得好好的,卻突然向區委請纓,攬下了敬老院“大管家”這個活兒。再比如,一般當“一把手”的都是在方向上把舵,不大關心具體環節,可他卻像伺候自家老人似的,不但過問具體問題,還有少見的“耐心煩兒”。
一天,郭大爺氣呼呼地走進孫盛偉的辦公室,開口就喊“調房”。
孫盛偉笑了。俗話說,“身上有槍眼兒,比毛主席小不點兒”。郭大爺參加過解放戰爭、抗美援朝,平日腰桿兒挺得直、說話也硬氣。
孫盛偉爽快地給郭大爺調了房??蓻]過幾天,郭大爺又來了:“還得給我調,室友打呼嚕!”
“好,調!”孫盛偉仍舊痛快地答應了郭大爺的要求……
就這樣,調來調去,連郭大爺自己都不好意思了。一天,孫盛偉輕輕地拍著郭大爺的肩膀說:“老爺子,諸葛亮七擒七縱孟獲,咱八次調房,夠意思吧!”
郭大爺“噗哧”一聲笑了,服了。
孫盛偉對老人們是有求必應,生活上也是他們的主心骨兒。
有段時間,孫盛偉見王大媽經常抹眼淚。一問,原來王大媽的兒女不僅對她不管不顧,還扣了她的退休工資卡。
孫盛偉氣壞了。他把王大媽的子女叫到養老院,從情到理,從理到法,一頓數落,把那幾個不孝子女損得是無地自容,乖乖地交出了老人的工資卡。打那兒以后,王大媽把孫盛偉當成了“親生的”。
又有一段時間,孫盛偉發現不少老人總是打蔫兒。一了解,許多老人都說日子過得太單調了,沒啥樂事兒。孫盛偉琢磨了一番,率領大伙兒組建起老人合唱隊,開設養生課堂,舉辦春節晚會、化裝舞會,組織集體出游……打造出了親情關愛、文化生活、康復健身、綠色食品、旅游觀光、科學養生六大養老品牌。在溫暖、祥和、快樂的氛圍里,老人們精神煥發,仿佛一下子年輕了十幾歲。
活動多了,老人之間的交流也多了,有的老人還撞出了“愛情的火花兒”。63歲的王嬸和77歲的劉叔都因喪偶住進敬老院,在老年模特隊的活動中,兩人日久生情。他們本想“梅開二度”,卻遭遇兒女的反對。孫盛偉知道這個情況后,決意為二老“代言”。
調解工作最后卡在劉叔名下的一套房產上。孫盛偉建議做遺囑公證,可兒女們就是油鹽不進。看到這種情形,孫盛偉實在忍不住了,喝了一聲:“要是逼急了老人,你們啥都撈不著!”劉叔的幾個孩子一下子愣住了,面面相覷,終于松了口兒。兩位老人的婚禮主持、婚房布置等婚慶事宜,全是孫盛偉張羅著辦成的。
自擔任養老院院長以來,孫盛偉一直奉行“做老人好兒女”的服務宗旨。四年間,他先后為敬老院11對再婚老人張羅婚事,為200多位老人操持日常生活,并為多位老人提供臨終關懷。
在老人們的眼里,孫盛偉有兩個身份,除了院長,還是他們的“孝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