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琳
傳統的體育教學只注重教師的教,很少用培養學生的合作學習。但是,合作學習的方式,確實能對學生的學習有很大的幫助,既提高了學生的運動技能學習速度,又在合作學習過程中增強了學習興趣,加強了社會責任感,提高了交往能力。所以,隨著新課改的日益深入發展,我們體育教師要立足成才,加強對學生的合作意識形成的培養。合作意識是指在活動中集體成員為了達到一定目的或既定目標而團結一致、齊心協力共同實施的較為穩定的一種心理特征。在體育活動中,有很多的集體項目如足球、籃球、排球、游戲、定向運動等,這些項目需要集體的力量才能取得勝利,單純依靠個人技能水平和力量是不能取得勝利的,只有大家齊心協力、密切配合和采用嫻熟的戰術,才能終獲得最終的勝利。那么,在小學體育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呢?
一、小組合作活動內容的精神組織
合作學習有兩種形式,一是能力相同的同學放在一組,稱為同質分組,另一種是不同能力的學生放在一組,稱為異質分組。分組是一般5人左右為一組,每個小組的性別要均勻,興趣、愛好等要根據需要劃分,每個小組要選一位組織能力強的同學為小組長,領導小組的正常活動,每個小組可以根據自己組的特點或者特色起一個名字,如擅長跑步的小組可以叫作“劉翔”組,籃球好的小組可以稱為“姚明”組……如此分組可以鼓舞小組內的士氣,加強組內成員之間的互動和交際能力,讓學生在參與中能積極主動,在合作中達到優勢互補的目的,從而在比賽中能互幫互助共同取得勝利。如果是大型的游戲,可以把學生分成兩個大組,如“拔河”比賽、“網魚”游戲等。這樣做是培養學生顧全大局的精神。不同的分組方法在體育教學中有不同的用處,我們可以根據教學的需要處理,達到最優的教學效果。
二、把握恰當的合作時機
在體育教學中的合作學習之前要明確小組的任務與目標,只有目標明確,他們的合作才會有方向,才能充分挖掘教材的深層內容。討論時要在一個知識的關鍵處和學生理解的難點處,也可以當學生在解決問題產生分歧時運用合作學習方法。當學生在獨立的時候難以解決問題時,適時地進行小組討論學習,有利于及時把學生的思維打開。如在小學體育教材障礙跑的教學時,所有的練習都結束后,可以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把學生根據器材的多少分成幾個小組,每個小組可以自行商量設計障礙的方式,在實施小組討論的情況下,學生們經過試驗與嘗試,盡量使本小組的障礙設置更為新穎,起到良好的鍛煉效果。試驗后,再對不足之處進行糾正,然后再次嘗試。等再次練習后,小組內討論一下本小組的設計與老師的設計有哪些不同,有哪些收獲等,下次再如何進行優化。通過小組的多次討論,學生主動學習的意識增強了,思維能力得到了提高,而且加強了學生之間的團結。所以,在合作學習時要找到恰當的時機,使合作更有價值,對學生的學習起到最大的幫助作用。
三、多采用競賽增強學生的合作意識
體育競賽一般較為激烈,如果一個小組要想取得勝利,除了組內的隊員自身具備較好的技能之外,隊員之間還要有密切的配合,這是體育活動的主要特點之一。所以,為了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與能力,教師要多進行體育比賽,競賽的形式也要多樣化。如在實施集體競賽項目籃球的比賽中,為了讓學生體會到合作的重要性,可讓學生積極參與,但是并不是誰想上就上,而要有明確的順序,使學生珍惜上場的機會。一項競賽的最終勝利,是讓每個隊員在場上發揮自己的最大技術潛能,要有拼搏精神,還要學會與同伴配合與合作,杜絕單打獨斗的不良現象發生。隊員之間要相互提醒,互幫互助、優勢互補,當遇到困難或者分數落后時要相互鼓勵,使他們深刻領悟到小組合作方式的重要性,讓他們明白只有通過小組間良好合作,才能取得比賽的勝利,合作是最重要的。
綜上所述,《新課程標準》要求不僅學生能掌握運動技術,還要學會合作學習,團隊之間要有較強的合作意識,合作意識的形成對于提高整體教學水平是非常有效的。所以,在小學體育教學中,教師要注重對學生的團隊合作精神的培養,發揮他們的學習主動性與積極性,給他們創造一個活躍的體育課堂學習氛圍,讓他們在一個相互尊重、互相配合的寬松愉悅學習環境中不斷提高自己。在這個學習過程中,讓學生去思考問題、發現問題、探究和解決問題,使他們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理解合作的重要性,提高學習效率,促進學生成才。
(江蘇省鹽城市實驗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