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瀟琦
幼兒入園后會出現或多或少的不適應情況。為了讓幼兒充分適應新環境,減少其不適應感,做好充分的入園準備是非常有必要的。一方面家長必須在幼兒入園前根據幼兒發展的特點提前幫助幼兒做好心理、交往、生活自理方面的訓練;另一方面幼兒園也要采取必要措施努力幫助幼兒克服入園障礙,多開展有針對性的適應性活動,家園互通,與家長共同做好幼兒的入園工作。
一、家庭應做的準備
(1)生活方面。幼兒入園前,家長要先了解幼兒園的環境、活動時間安排及相關規定等,這樣可以有目標地幫助幼兒做好適應工作。
家長要提前了解幼兒園日常的作息時間,幫助幼兒調整在家的作息習慣,逐步與幼兒園銜接。進入幼兒園,教師不可能去陪伴每一個幼兒睡覺。所以,家長一定要培養幼兒在家獨立入睡的習慣。另外,幼兒午睡的習慣也要提前培養。午睡對于幼兒必不可少,如果沒有午睡,幼兒的各方面都會受到影響。此外,早睡早起的習慣養成既可以保證幼兒在身體發育階段有充足的睡眠時間,還可以保證正常作息時間,一舉兩得。
教導幼兒在入園前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也是必不可少的。如飯前便后要洗手、掉在桌上和地上的食物不能吃、飯后要及時漱口等。
(2)在生活自理方面。吃飯時家長不可縱容幼兒挑食偏食,不良進餐習慣也要堅決制止,并且要規定幼兒吃飯時間,吃飯時不可隨便走動,進餐速度不可過快也絕不拖拉。當然,家長首先要在幼兒面前做好良好進餐的榜樣,同時鼓勵幼兒學會正確的用餐姿勢。
學會如廁是幼兒成長過程中的巨大進步。家長要提前幫幼兒訓練好如何如廁。爸爸可以親自對男寶寶進行訓練,而女寶寶則可以由媽媽親自引導。如廁后要教導幼兒及時用紙擦拭及沖水。
幼兒園里有豐富多彩的活動、玩具,幼兒有時會玩得出汗,容易感冒,同樣午睡時也需要脫穿衣物、鞋帽,所以幫助幼兒做好穿脫衣物、鞋帽方面的準備極其重要。家長在幼兒面前可以親自示范,鼓勵幼兒跟著自己一起完成精細動作。
幼兒園每天都會提供給幼兒各式各樣的玩具,每次玩完玩具后要及時收好放回原處。而有的家長在家時放縱幼兒亂拿亂放,這不利于幼兒正確收放玩具行為習慣的培養,所以家長一定要讓幼兒獨立整理玩具。
(3)物品的準備。在幼兒入園前,家長要事先準備好相應的學習用品工具。另外,剛入園時有些幼兒會發生尿床的現象,家長要事先備好衣物放在幼兒園,以備不時之需。
(4)心理準備。首先家長必須意識到自己的寶寶已經到了入園的年齡,并且相信自己的孩子有能力適應幼兒園的生活。面對幼兒剛入園的不適應現象,家長不必過于看重,要理性對待。同時,家長也要適當為幼兒做一些心理輔導。可以在入園前向幼兒講述幼兒園的優點,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參觀下幼兒園的環境,鼓勵幼兒已經長大了,讓幼兒產生自豪感,做好入園的心理準備。
(5)語言發展。幼兒期的語言發展是很重要的,進入幼兒園后,幼兒需要與老師、其他幼兒進行交流,與更多人相處。因此,家長在日常生活中要給幼兒做好榜樣,幫助幼兒學會運用一些簡單的日常用語,使他們能較清楚地表達自己的想法。
二、幼兒園應做的準備
(1)心理準備。教師面對剛入園幼兒各種不適應現象要充分做好心理準備,要以最積極、耐心的態度來對待每個幼兒,無論是他們的心理或生理都要給予全面的關注,絕不可懈怠馬虎。
(2)家訪。家訪是家園溝通的重要工具,是入園前必要的準備工作。教師在幼兒入園前及時做好家訪工作,可更加直接細致的了解幼兒,知曉幼兒的性格特點、行為習慣及自理能力情況等。也可方便教師對教育方式和策略進行針對性的改進,幫助幼兒更好的成長。還可拉近與家長的距離,建立初步的家園合作關系。
(3)環境布置。幼兒園的環境創設應該根據幼兒的發展特點,創造幼兒喜歡的、有熟悉感和歸屬感的環境,并且提供豐富的活動材料。
(4)衛生安全狀況。幼兒園要有嚴格的衛生保健制度,飲食一定要健康營養無公害,而且每天都要做好消毒工作,維護好環境的整潔,做好衛生方面的準備工作。同時,幼兒園的安全問題一定要得到保障,每個家長和整個社會都希望孩子們在幼兒園完好健康的長大,所以幼兒園務必做好安全保障工作。
(5)活動準備。在幼兒入園前,幼兒園可以先開展一些有吸引力的活動,讓幼兒喜愛上幼兒園。也可以多準備一些親子活動,促進家園協調,讓家長能夠更好地配合幼兒園做好入園準備工作。教師在活動中要積極和幼兒互動,拉近彼此的距離,留下良好的印象,使他們對在園生活有良好的初感。
(6)多與家長溝通。教師要多了解幼兒的基本情況和生活近況,同時鼓勵家長主動與教師溝通,配合教師多對幼兒進行指導。要家園齊心,共同使幼兒的入園前準備充分妥當。
總之,教師或家長都要以幼兒為本,用百分百的愛和耐心幫助幼兒適應幼兒園生活,消除他們的恐懼焦慮,讓他們在幼兒園都能享受健康快樂的童年生活。
(江蘇省昆山市花橋曹安幼兒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