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守麗
摘 要:我國目前中學英語教學普遍運用語言知識傳授教學法,制約了中學生英語水平的發展。美國語言學家克拉申認為只有“習得”才能直接促進第二語言能力的發展,克拉申語言習得理論深刻揭示了人類語言學習的機制,對我國英語語教學具有指導意義。中學英語教學應尊重語言學習規律,重視在英語教學中運用習得學習模式。
關鍵詞:習得假說;輸入假說;英語習得模式
克拉申是在世界上產生極大的影響的應用語言學家,他經過多年對第二語言習得進行研究后,提出習得語言假說。克拉申認為只有“習得”才是人們運用語言時的生產機制,才能直接促進第二語言能力的發展。克拉申語言習得理論深刻揭示了人類語言學習的機制,對當前我國英語語教學改革具有指導意義。
一、克拉申二語習得理論
克拉申理論核心是對“習得”和“學得”的兩種不同語言學習機制的區分,以及它們在習得者第二語言能力形成過程中所起作用的認識。克拉申研究發現“習得”是潛意識過程,是人類注意意義的自然交際的結果,兒童習得母語便是這樣的過程。而“學得”是有意識的過程,通過課堂教師講授并輔之以練習活動,達到對所學語言的“掌握”。克拉申認為,只有“習得” 才是人們運用語言時的生產機制,才能直接促進第二語言能力的發展。而對第二語言結構有意的掌握作為“學得”的結果,在語言運用中起監控作用。
如何有效習得語言,克拉申提出第二語言習得輸入假說。他認為習得者接觸到可理解的語言輸入,略高于他現有語言技能水平的第二語言輸入,而他又能把注意力集中于對意義或信息的理解而不是對形式的理解時,才能產生習得。
二、習得理論對英語教學的啟示
我國英語教學一直重視課堂教學傳授英語知識,學生是“學得”英語,效率較低。學生學了幾年英語,卻始終無法用英語進行有效的交際。傳統的英語教學著重語言知識和規則的解釋,忽略給學生足夠量的可理解性語言輸入,造成了學生說和寫表達困難。
克拉申的語言習得理論,揭示了傳統英語教學的弊端,即重視課堂知識講授,忽視學生英語在自然交際過程中自然習得語言。克拉申的語言習得理論啟示我們英語教學應注重語言學習規律,重視英語習得學習模式。
三、重視英語習得學習模式
改變英語教學現狀,需要改變目前英語教學中“學得”為主的學習模式,重視英語“習得”學習模式。
“習得”是潛意識過程,是注意意義的自然交際的結果。英語教學要注重營造英語自然交際生活化環境。校園是學生生活的主要場所,學校應注重建設濃郁的英語校園文化環境,校園廣播、校園提示語、標語等盡量使用雙語,鼓勵學生在學校生活中進行英語交際。在習得課堂教學中,教師要善于設計英語交際情境,運用具有知識性、趣味性和真實性的教學材料來組織學生進行課堂交際活動。教師以組織者和幫助者的的角色參與課堂的交際活動。
“習得”課堂學習模式可以分為三個階段進行:①材料輸入階段。教師設計英語交際情境,激發學習興趣,通過各種媒介向學生提供可理解的足夠的輸入材料。②小組練習階段。教師組織學生運用所學材料進行小組交際訓練,開展小組交流活動,保證活動的順利進行。③點評總結階段。教師對學生訓練過程進行評價指導,點評學生訓練過程中優點和存在問題,提出改進建議,學生依據教師意見反復練習。
英語習得模式是在教師監控指導下的英語學習新模式。重視英語學習習得模式并不完全否定“學得”在學生語言學習中的作用,“習得”和 “學得”在習得者語言能力形成過程中起著不同的作用。“學得”在語言運用中主要起監控作用,在語言交際習得過程中,學生語言表達是否準確、生動、連貫、得體,還需要教師精心指導,發揮監控作用。
參考文獻:
[1]劉潤清.論大學英語教學[M].北京: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
1999.
[2]蔣祖康.第二語言習得研究[M].北京: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
1999.
(江蘇省海安吉慶初級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