訚中樂
麻城市鐵門崗鄉共49個村6.2萬人,有16個村與武漢市新洲區接壤,地理位置特殊,農業生產條件差,社會治理難度大。發展不快、動力不足、環境不好、作風不優是鐵門崗鄉面臨的最大實際。
作為麻城市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前期試點鄉鎮,鐵門崗鄉把規定動作做到位,把自選動作抓扎實,確?!安惶摬豢詹黄薄Hl共有黨員干部200余人,這支隊伍的作風好壞,直接關系到黨委政府在群眾心中的形象?;顒幽芊袢〉脤嵭?,也取決于這支隊伍的投入狀態。在制定方案時,黨委著眼于讓機關干部“去機關化”,把工作重心下沉到群眾家門口,通過活動解決自身存在的問題,達到了“善始善終,善做善成”的預期效果。
“三把鑰匙”真學。一是上好教育“第一課”。集中購買了學習資料;邀請黨校老師作輔導報告;組織全鄉學習交流會;各單位普遍組織集中夜學。通過原原本本認真學、領導帶頭示范學、集中研討交流學、專家輔導系統學、選樹典型對標學、送教上門引導學,補足了黨員干部“精神之鈣”。二是把好對標“第一關”。對照“庸懶散奢”、“中阻?!?、“身在基層下不了基層”等“四風”頑癥,深刻剖析,進一步明確“我該做什么、什么不能做、我該怎樣做”。三是扎牢建制“第一規”。嚴格執行“四個嚴禁”、“四個禁止”等剛性制度,狠抓吃拿卡要、與民爭利、損公肥私等違紀問題,扎緊紀律規定的牢固“籬笆”。對原鄉水利服務中心主任進行了查處,收繳了虛報冒領金額1萬余元,撤銷了其行政職務,同時對陳政寨村黨支部書記進行了誡勉。
“三個不留”廣查。堅持開門搞活動,廣覆蓋聽取群眾意見,把脈問診找準病灶。一是不留死角。發放征求意見表6000余份,設計“四風”具體表現的調查問卷10000份。設置征求意見箱15個,意見箱上同時公開了鄉黨委電子郵箱,方便群眾在網上提意見。組織“兩代表一委員”、鄉直機關單位干部分3次共60多人召開座談會,對沒有到會的代表委員全部寄送了征求意見表,并貼好郵票,方便回收意見。結合重陽節活動,邀請全鄉41名退休干部召開座談會,面對面征求意見。二是不留隔閡。印制便民服務聯系卡15000份,分發至全鄉各戶,卡上公開了鄉黨委班子成員的手機號碼和分管工作、鄉國家干部的手機號碼和駐點村、各鄉直機關單位負責人的手機號碼及其駐點村,讓群眾找人問事走通路。三是不留余音。鄉黨委書記、鄉長帶隊深入6個片區,把黨委會開到群眾家門口,把調研會開到灣組、院壩,與群眾在共同勞動、幫扶解困、服務群眾中拉家常,請“挑刺”。在全鄉“百名干部進千垸入萬戶”活動中,國家干部和鄉直機關單位班子成員每人完成調查問卷100份,深入群眾家中征求意見。
“三把重錘”立改。聚焦“四風”亮劍揭短,把作風改到群眾心坎上。一是借助“兩評兩促”改。深化麻城市“兩評兩促”(群眾評黨員、黨員評干部,促支部創先進、促黨員爭優秀)活動,在全鄉49個村范圍內共測評出先進黨員49名、后進黨員98名。對后進黨員,落實專人進行重點幫扶,限期整改。在“兩評兩促”活動中,寓黨性教育于活動全過程,讓黨員經受一次政治洗禮。在干部管理問題方面,將3名長期缺崗、工作不負責的黨員干部評定為不合格干部,扣發補助并訓誡談話;從國家干部、鄉直單位負責人、村黨支部書記中評出23名“最美鄉村干部”進行獎勵表彰,并將其事跡印制成冊。二是聚焦“四風”改。從收集的問題來看,鐵門崗鄉還不同程度地存在著國家干部午餐飲酒、村干部下午打牌、主要領導有“走讀”現象、駐點干部聽取群眾反映問題不耐心等問題。對其中涉及到班子和班子成員的,原汁原味地反饋給個人,督促其反映到對照檢查材料之中,在民主生活會上深挖思想根源,拿出整改措施。大家普遍反映有臉紅心跳的感覺,也達到了活動“出出汗、排排毒”的要求。三是著力“即知即改”。建立年輕干部幫扶制度,將近幾年參加工作的年輕干部、大學生村官與鄉副科級干部結成一對一幫扶對子,加快年輕干部成長。建立周會和月例會制度,改以往的主要領導講、其他干部聽為現在的一般干部匯報工作、主要領導聽,督促干部下鄉和轉變工作作風。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