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士相++李慶
群眾路線是黨的生命線和根本工作路線。切實解決好人民群眾“看病難、看病貴”等社會熱點、難點問題,是新時期我們黨面向民生領域所提出的一項重大命題。恰如黨的十八大報告所指出:應加大民生改善力度,切實保證人民群眾“病有所醫”。公立醫院在這方面責無旁貸,理當堅持群眾觀點,踐行群眾路線,成為幫助黨委和政府關心群眾身心健康的“排頭兵”與“領頭羊”。循此思路,荊門市第一人民醫院創新發展理念,提出以“黨員健康快車”為龍頭,全面整合醫院的人、才、物,矢志不移為人民健康服務。實踐表明,荊門一醫“黨員健康快車”政策的實施,既有效堅持了“為人民健康服務”的醫院立身宗旨,又科學回答了在踐行群眾路線過程中公立醫院如何準確定位、站穩腳跟、贏得民心,既服務群眾又實現自我價值的難題。
開展好“黨員健康快車”,必須緊緊圍繞“為人民健康服務”這個中心。“黨員健康快車”是荊門一醫帶著在新形勢下如何更好更快地服務患者、服務民眾健康這一思考而出臺的,其運轉絲毫不能離開這個中心、偏離這個主題。從某種程度上講,過去醫院成立的目的是救死扶傷,而在人民群眾物質生活水平提高、健康意識增強的新時期下,醫院除了繼續傳承救死扶傷的崇高使命之外,更需將工作理念前置,切實做到為了人民健康而運轉,防患于未然,讓廣大民眾變“病后治療”為“病前預防”。
開展好“黨員健康快車”,必須著力打造一支又紅又專的醫療服務隊伍。“黨員健康快車”實際上是醫院的一個窗口,代表著醫院的服務作風與醫療水平。對于廣大民眾而言,唱得好不如做得好,喊破嗓子不如甩開膀子。醫院便民服務措施再多,也趕不上民眾切身體驗的“醫到病除”。因此,在“黨員健康快車”的運作過程中,必須著力打造一支業務過硬、技術精良、服務體貼、作風樸實的醫療服務隊伍。為此,要敢于、善于、勇于把醫院里最好的醫生、護士安排到“黨員健康快車”中。從某種程度上講,“黨員健康快車”就是一所流動的醫院,是醫院服務社會作風優劣、水平高低、態度好壞的最直觀體現。廣大基層民眾、患者從“黨員健康快車”的服務水平與態度上也能“窺斑見豹”,感受醫院醫療水平的先進,感知醫院服務作風的改進,從而心有所屬、情有所鐘。
開展好“黨員健康快車”,必須始終關注并切實解決社會弱勢群體的健康問題。“黨員健康快車”面向社會,深入基層,著眼普通民眾,絲毫不能忽視社會弱勢群體對“病有所醫”的渴望與期盼。“黨員健康快車”固然是以送醫療、送健康為第一出發點,但它同時也是醫院黨建活動的重要組成部分,很大程度上能加強醫院黨組織建設,增強黨員醫生、護士的黨性修養和群眾觀念,因此,“黨員健康快車”的服務內容就不能僅僅局限于初始的定位。要在充分明了社會弱勢群體的所盼、所想、所愿之后,將服務內容進一步擴大和延伸。從前一階段“黨員健康快車”的實踐效果來看,這一政策在促進新農村建設、幫助農民致富、解決城鎮失業人員就業等方面也一樣顯現出功效。
開展好“黨員健康快車”,必須堅持在醫院黨委的領導下循序漸進地開展。實際上,“黨員健康快車”就是醫院文化的折射,是醫院黨委為了醫院可持續發展所作出的宏觀決策與科學實踐。因此,“黨員健康快車”的每一步、每一站都應該堅持以醫院黨委的科學決策為方向和原則。唯有始終堅持黨委領導、貫徹黨委決策,“黨員健康快車”才能真正走出一條科學發展的新路子,才能不斷豐富醫院文化內涵,構建醫院科學發展的良好氛圍,才能在服務群眾的過程中最終贏得群眾。
(作者單位:荊門市第一人民醫院)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