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洪林 付文燦
摘要:本文從師范技能繼續教育的視角討論分析了教學板書設計在小學教學中的地位、意義和作用,闡明了教學板書設計的基本原則和方法,提出了小學教師加強教學板書設計能力的對策與措施,為學校提高小學教師的整體素質、進行有效的管理與監督提供了參考意見。
關鍵詞:師范技能;繼續教育;視域內;小學教師;現代教育
作為科技與文化的傳授者,掌握與應用現代教育技術正在成為當今教師職業基本素質的要求,是保持與社會發展、文明進步的同步伐,與世界、與時代接軌的途徑。教師是科技革新的重要源動力,其創新思維意識應在現代技術學習與應用方面體現出積極性與領先性。教育技術應用能力的逐漸提高是促進教師專業能力持續發展的保證。早于2004年國家教育部就頒布了《中小學教師教育技術能力標準(試行)》,一年后又下發通知要求地方省份、下屬相關單位依此標準建立相應的培訓及認證評價體系,以保障現代教育技術在基礎教育中的有效運用。
一、小學教師現代教育技術學習的內容與特點
現代教育技術的內容不僅限于投影機、錄音機、電視機、DVD播放機、多媒體計算機、多媒體智能觸摸顯示屏、智能電腦及其配套網絡等現代化的教育媒體,而且包括現代教育理念指導下在教育教學過程中所涉及的所有現代化要素,包括教學過程中的硬件、軟件配套的系統設計、開發與利用,現代教育理論的研究運用等。在對教育資源和教學活動的合理組織中,作為教學活動核心體現的系統設計是根據教學目標和學情分析來合理利用現代教育技術,優化教學結構、媒體組合,對教學結果的評價、反饋信息調整教育目標、計劃和教學活動,以期實現最優的教學方案。小學老師在進行現代教育技術自學或培訓時,首先應注重自我提高實踐能力,在學習內容的選擇上,基于小學教學實際需要作充分考慮,通過學習能解決教學中遇到的實際問題?,F代教育技術本身囊括的內容不僅有其學科的基本理論、教學媒體的應用技術,還有CAI、CAT 、Distance Education Network教學軟件的設計制作和教學設計等。如果教師之前尚未接觸相類課程,就會思維混亂而無所適從。所以,要根據自己的學科、專業和個人興趣愛好方面的特點,選擇有針對性、實效性的內容學習。
二、小學發展現代教育技術的意義與任務
隨著有線、無線網絡的迅猛發展,多媒體、信息等處理技術的快速革新,教育正經歷著前所未有的變化,當然科技發展的本身也是教育促成的結果。在教育的各個階段中,基礎教育對人的作用和影響的重要性無人否認,故各地教育主管機構、職能部門根據區域實際情況制定、出臺了很多相關政策,在信息技術與教學間彼此密切影響背景下努力使之完美融合,旨在推動地方的基礎教育事業伴隨信息時代的電子科技進步而實現可持續發展。小學教師應用現代教育技術是現代科學技術和社會發展的要求,也是教育改革和發展的需要。小學發展現代教育技術的意義與任務是多方面的:首先是利用師范繼續教育的體系培訓適應現代教育技術研究與應用的高素質師資隊伍;第二是根據以現代信息技術為核心建設現代教育技術環境的要求來添置教學設備;第三是加強能指導教育技術實踐的相關理論研究工作;第四是編著適用性的系列教材和開發各類相關的教學軟件;第五是開展教育實驗研究以探索符合現代教育技術需要的新型教學模式;還有就是逐步創造條件以建立現代化的教育網絡系統。
三、小學教師現代教育技術應用能力方面現狀、問題與解決辦法
雖然學校配備設備比較齊全的多媒體教室,仍然有些教師不愿使用,調查發現主要原因是由于教師對現代教育技術認識不夠,技術水平較低,利用現代教育技術手段獲取、處理、共享各種信息資源的能力不足。現代教育技術運用不夠充分,使教育現代化工程步履維艱,成效甚微。根據小學開展現代教育技術推廣工作的現狀,針對問題筆者提出一些見解。首先要統一認識,加強教師隊伍的培訓工作,形成長期的培訓體系。貫徹落實國家教育方針政策全面實施素質教育,現代教育技術的進步在促進教育轉型具有重要的作用,所以小學教育教學中應積極創造條件使小學教師有意識地自覺地全面運用現代教育技術,引導他們牢固地樹立終身教育思想。全面認識現代教育技術的諸多優勢,例如使教學效果的最優化,即在同等條件下,同樣多的時間內使學生學習效率提高,使使教學內容化抽象為直觀,使課堂更形象生動、內容豐富,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和創新能力,并可即時反饋教學效果等,教學充滿活力。一些教師浮于表面地感覺運用現代教育技術的條件總是不成熟,找到硬軟件配置不足,復雜麻煩等借口,充耳不聞,作壁上觀,因害怕而逃避新的挑戰。更新觀念,樹立銳意改革的決心,調整和改進自身的知識結構和能力結構。學校也要創立相關的條件,鼓勵獎勵先進者,營造氛圍,落實具體可行的操作方法。采用漸進式、學用互動,科研教學相結合的培訓方式?;鶎訉W校在師資培訓上發揮主動性,拚棄“等靠要”思想,不能總等著上級主管部位或教師進修學校來抓,對于基層的小學,不但要努力爭取社會支持,充分利用外界力量,還必須充分利用自身學校的教育資源對教師進行系統的培訓,發揮基層學校作為“師資培訓的主陣地”的作用。
四、小學教師要以勤習適應現代教育技術的革新
隨著通信技術的發展,以智能手機、掌上電腦、平板電腦等為個人終端的移動互聯網更將掀起一股人與人交流的新旋風。利用無線網絡就可以交流的QQ、微博、微信等即時通訊方式使教師與學生之間的互動不再是課內和課外這兩個簡單時空的概念,而是全方位并可選擇的溝通,這還帶來現代教育技術定義新的變化,甚至伴隨多維無線網絡技術的進步可能會帶給教育行業以革命性的變化。作為基礎教育的小學老師,不能墨守成規,要勤于學習,緊跟時代的節奏,秉持創新理念努力鉆研新的教學方式方法,適應不斷革新的世界以培養社會文明進步所需的人才。
參考文獻
[1] 覃榮周,劉劍釗,余宗賢,等.《反射療法學》課程建設實踐與探索究[J].阿壩師范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13,30(2):111-114.
[2] 三民.義務教育階段教師應用現代教育技術的調查研究[DB/OL].零壹華網絡中京洛陽站:http://zhongjingluoyang.chiefnation.01hua.mobi/luntan/zjbx/201109/t012211735684.asp,2011-09-11
[3] 許建禮.現代化教育與人的現代化[J].長安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7,9(1):83-90.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