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京鋒
【摘要】試卷講評課是地理課堂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上好試卷講評課,對學生糾正錯誤、規范答題思路、開闊解題思路、提高學生解決問題分析問題的能力,培養學生的創新和創新能力等有著特殊意義。
【關鍵詞】 講評課;講評前;學情;思路
講評課是指在考完和練習之后對試卷和習題進行分析、講解和點評的課型。試卷講評課是地理課堂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上好試卷講評課,對于學生糾正答題錯誤、規范答題方法、開闊解題思路、提高學生解決問題分析問題的能力,培養學生的創新和創新能力等有著特殊意義。要想提高講評課的質量,就要首先把握講評課的特點。作為講評課,既要強調講,還要強調評,還必須要練:要講反饋知識點,講解題策略,講答題思路;不但要評試卷,評學生,還要評教師;不但要練疑點,練誤區,還要練提高。那么,上好地理試卷講評課要做好哪些工作呢?
一、講評前
1、備學情
教師閱卷不是簡單地打“勾”、“叉”就結束了,而是要對學生的答題情況認真分析,要了解學生對哪些知識點掌握的比較好,弄清哪些知識點題目錯得多,出錯原因是什么,學生的那些方面的知識點需要加強,學生怎樣做才不會出錯。要把學生的錯誤逐一記錄下來并做好統計。做好每次考試的分數統計工作,包括學生的最高分、最低分、平均分及每題的得分率;錯誤類型的統計,主要是統計學生出錯的題型及人數。教師要做到錯題心中有數,錯題要具體到人。為了更好的了解學生學習進度,必須制作出一份詳細的得分統計表。統計表格可按照地理試卷的試卷結構來進行設計,可以為單選題、主觀題兩大類,然后再按照小題進行細分。每一次考試過后由學生自己根據考試情況將得分情況分項按照表格內容填好。教師再加以整理統計出各項的平均分及得分率情況,并掌握好學生的最高分、最低分以及不同學生的進步情況。這樣對老師進行講評課確定重點難點以及學生了解自己知識點掌握情況從而制定相應的復習對策有很重要的作用。
2、備思路
對學生來說,學生的解答題目總是遵循一定解題思路的,只是有的學生思路混亂,有的思路清晰明了而已。在試卷批改中,要對學生的答案進行整理分析,學生答卷是答案不一定是最好的、最簡潔的答案,學生答卷上的錯誤的答案常常暴露出學生問題的錯誤思路;對于地理學科來說,綜合題的答案即使沒有和標準答案一樣,但也可能有它的可借鑒的地方。所以,教師要根據學生的思路的進行整理、分析便顯得異常重要。每次講評試卷課安排3—5道題目由學生來進行解題思路的分析,既能發揮學生的主體地位,也能使講評更樂于被學生接受,使學生能力提高更快。
二、講評時
講評課中心目標是要讓學生知道錯在哪里,為什么錯,怎樣做才能不再錯,不是簡單讓學生抄下正確答案或將答案印發給學生。這要求我們在設計講評方法時,要善于從學生的答案中分析原因,尤其是分析錯誤答案的原因,試卷評講中,引導啟發學生對錯題尤其是全班同學錯誤率較高的問題進行交流,師生共同尋找解問題的切入口,共同研討解決問題的途徑,在學生對試題真正弄懂、吃透的基礎上,指導學生總結解決問題的規律和技巧,提高學生舉一反三的能力。所以在講評時:要抓重點,理方法,重分析,能拓展,重規范,提能力。
1、抓重點典型錯誤
課堂上講評的內容應具有普遍性,老師應做好備課,認真進行分析,找到問題的通病和典型錯誤,找準學生思維的薄弱點,課堂上有針對性的引導學生對問題進行辨析,找準錯誤原因,探究正確思路,做到糾正一例,預防一片,觸類旁通。講評要一定做到詳略得當,重點突出,針對性強,不求面面俱到,不要泛泛而談。
2、理方法
在試卷講評時,不僅是讓學生掌握基礎知識,而且應重視學習能力,解題能力的培養,解題技巧的指導。地理試題主要有選擇題和綜合題兩種類型。選擇題具有概括性強、考察范圍廣、考查能力簡單宜行的特點,學生可以用淘汰法、辯優發、直接法、逆向思維法、推理法等解題方法;對于綜合題來說,學生必須理解題意,通過自己組織好文字,學生必須從材料和圖中獲取有效地理信息,解決與地理有關的系問題。
3、重分析
在試卷講評時,老師一定不能按照題號順序來進行講評,要善于引導學生對試卷上涉及到的錯誤進行分析歸類,讓學生對所學知識中的同一類問題有一個整體認識,這樣有利于就會有利于學生的解題能力提高。當然在一次考試中也有可能是該知識點只出現一次,但學生出錯率也比較高,那么老師就應該對該知識點進行強化訓練;如果是用到某一種解題方法的題目出錯率比較高,那么老師就應該加強方法的訓練;也有可能是對某種概念沒有掌握好而出錯率比較高,那么老師就應該把概念等講清楚、講透徹、講明白。
4、要讓學生自己大膽暴露思維過程,讓學生自主糾錯,
課堂是學生用來學習的主陣地,講評課肯定要調動學生的積極性,發揮學生的主體地位,啟發學生動腦、動手。教師要根據試卷情況設置好問題引導學生進行思維,可以從學生的思維角度進行發問,引導學生把學生答卷時的思維過程展現出來,組織學生進行討論,及時給予指點,討論后要有思維總結、滲透思維方法,幫助優生認識更加清晰順暢,更加理性嚴密,幫助后進生弄明白失分的原因。
三、講評后
這一階段是課堂講評的延續。試題不會是一成不變的,由于學生的思維定勢而造成的答題錯誤,學生的錯誤解題方法是否會在教師的講評之后就全部解決了呢?學生就不會再錯了呢?一般情況下,能夠一次解決問題的學生非常少見的。比較理想而又比較實在的做法是進行錯題重組,強化學生的應變能力,進行跟蹤訓練。講評課留出幾分鐘的時間變式,延伸錯題,不僅可以檢測學生是否真正掌握了,還可以驗證講評課的實效性。講評結束后,及時選擇一個時間段(一般在一至兩天內),把訂正看作第二次考試,重新給學生打分。通過二次反饋,我們可以再次把握學生掌握知識的情況;通過二次反饋,給學生再次糾正錯誤的機會,避免因一次、一時沒發揮好而挫傷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總之,教師要在講評前做好充分準備,講評中積極思考,講評后及時的反饋總結,只有這樣,才能使講評課更為有效。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