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真煥
中圖分類號:G633.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7661(2014)14-0012-02
新課標強調職業中學物理實驗及其教學是物理課程和物理教學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它既是物理教學的重要基礎,又是物理教學的重要內容、方法和手段,在培養學生科學素養的教育中具有獨特的地位和全方位的功能。在物理實驗教學活動中,教師應精心設計實驗教學方式,以用于不同的實驗活動,滿足學生的不同需求,達成各種實驗教學目標,使物理實驗更適合學生的學習,促使學生積極地參與和體驗。
一、有效教學的概念
有效教學主要的意思是說通過教師一定時長的教學活動之后,學生所取得的各種提高與進步。換句話來說,學生的進步與發展的程度就是衡量教學是否具有有效性的唯一標準。教學的有效性不是看教師的教學態度是否認真,也不是看其是否順利地講完教材內容,而是要看學生到底學到了什么,學的質量如何。假使學生心懷抵觸情緒或者學了但是沒有收獲,即便教師付出多少努力和辛苦也只能認定為是無效教學;同理,如果學生的學習過程很辛苦,卻沒有實際收獲,也只能稱之為是無效或者是低效教學。因此,我們可以將有效教學理解成一套策略,而這套策略則需要教師務必要掌握相關的策略性知識,以便更好地提高教學的有效性。
二、利用實驗培養學生能力,提高教學有效性
1.培養學生動手操作能力
物理實驗給學生學習物理知識提供了豐富的感性材料,強化了學生的感知,并糾正在感知中形成的錯覺。學生通過自己動手進行實驗探究,將感性材料轉化為理性認識并獲得知識和技能。重視學生動手操作能力的培養,使學生養成良好的實驗習慣,是實驗教學的基本任務。因此,在實驗教學中我們采取了分工合作的辦法。兩人一組的實驗,一人操作,一人記錄,相互配合,然后對調,給每個學生都提供動手操作的機會。同時注意按照技能形成的規律,對學生進行操作技能的訓練,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2.培養學生思維能力
思維能力是人們間接地概括認識事物的能力,是人們從感性認識到達理性認識的必備條件,也是學生領會理解教學內容的重要基礎。在實驗時,不僅要求學生注意觀察,更重要的是在觀察后要根據學生的實際水平,進行巧妙設疑,適當啟發,以激發起學生積極的思維。學生通過對這些靈活多變的問題的分析、思考,既鞏固和提高了實驗的操作技能,又使所學的知識不斷地得到強化和升華,有效地培養了學生的思維應變能力及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同時也提高了學生的科學思維水平。
3.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
在實驗教學中,改變教學模式、調整實驗內容、創設新情境來發展創新思維是培養學生創新能力的有效途徑。因此,在實驗教學中我們應結合教材內容,依據學生現有的知識和實驗技能,設計一些探索性實驗,有意識地為學生創設探究情境,讓學生在實踐中通過觀察、思考、想象來探求新知識,親身經歷探索知識的全過程,教會學生學習。實驗探究為學生提供了更多的自主機會和鍛煉機會,為學生主動學習提供了更多的思考和創新的時間、空間,激發了學生的探索興趣和創新意識,充分發揮了學生的想象能力,從而達到了培養學生創新能力的目的,提高了這節物理實驗課教學的有效性。
三、增強小組合作學習的積極性
1.明確“小組合作學習”的目標和責任分工
明確的學習目標和責任分工是進行“小組合作學習”的關鍵要素?!靶〗M合作學習”目標是小組成員共同確立的學習目標,是小組成員共同努力的方向。這就要求小組成員不僅要努力爭取個人目標的實現,更要分工協作,幫助小組其他成員共同達到預期的合作學習目標。在“小組合作學習”過程中,各成員應有明確的合作學習目標和具體的責任分工。
2.培養小組成員團隊意識和合作技能
培養小組成員團隊意識和合作技能是“小組合作學習”活動順利開展的重點。合作學習不是一種個人的學習行為,而是一種集體行為,為了達到共同的學習目標,需要每個成員具有足夠的團隊意識和合作技能。實驗過程中,小組成員之間必須相互了解、彼此信任,經常進行有效地溝通;成員們不僅要對自己的學習負責,而且要為所在小組中其他同學的學習負責,要互相幫助和支持,形成強烈的集體責任感,并妥善解決可能出現的各種矛盾,建立起一種融洽、友愛的親密伙伴關系。
四、充分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有效提問
實驗教學離不開教師的主導作用,沒有教師的引導,學生的探究活動要么會變得一盤散沙,不能夠實現預期的學習目標,要么可能會中途出現不可逾越的困難。因此通過教師的合理引導,能夠幫助迅速建立起新的認知結構。這樣,在實驗教學中充分發揮教師的引導作用,問題層層遞進,在解決問題的同時,彰顯理性思維的魅力。除了以上物理實驗的有效組織方式,課外活動也可以作為課堂教學的重要補充。教師可以通過組織物理實驗興趣小組,給予學生更多的機會進行發現和探索,提供更多的機會,促進學生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促進認知結構的改變和優化。
(責任編輯 曾 卉)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