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7
立秋以來,天氣逐漸涼爽,各類秋季病開始騷擾人們。經過長期高溫的襲擊,人體的免疫力已經下降,再加上季節交替時病菌滋生,老人、小孩等體質較差者難以適應而容易感冒發燒。此時應注意,夜里不要受涼,盡量少用空調和電扇,注意冷暖變化,以防疾病“秋后算賬”。天氣干燥,可以多吃些生津養陰、滋潤多汁的食品,如梨、百合、山藥、藕等,少吃辛辣、煎炸食品。
第一周 世界母乳喂養周
母乳是媽媽給寶寶最好的食物。根據世界衛生組織、聯合國兒童基金會倡導,寶寶一般至少要母乳喂養6個月以上。可是媽媽生病了,寶寶還能吃母乳嗎?比起配方奶,母乳夠安全嗎?怎樣才能讓新媽媽喂得放心、安心呢?本期特別關注讓新手媽媽“漲姿勢”啦!P33
8月8日 全民健身日
秋高氣爽,正是戶外鍛煉的好季節。健康的生活方式,從有規律的運動健身開始,哪怕是一位慢病患者,只要從現在開始“動起來”,一切都不算晚。但是怎樣運動才科學,同時還能避免不當運動傷害關節?詳見P12
8月10日 中元節
中元節,俗稱鬼節、七月半,佛教稱為盂蘭盆節。民間有“吃鴨”的習俗,這是因為傳說去世的祖先會在中元節這一天回家探親,要過奈何橋,但沒有船。于是,活著的人要送些鴨子下去,好讓鴨子游泳載他們回來,久而久之,也就形成了傳統,一到鬼節就吃鴨子。后來,則被不同地方的人們賦予了各種各樣的傳說,大體上就是驅魔辟邪之意。鴨肉的營養價值極高,有滋陰、補血、養胃、生津、清熱等功效,最適合體質虛弱、體內有熱氣的人食用。但鴨肉和鱉肉、兔肉等食物相克,在食用時要特別注意。
8月13日 國際左撇子日
據統計,全世界約有6%~13%的人是左撇子,而男性左撇子的數量是女性的2倍。美國總統奧巴馬、法國的拿破侖等都是有名的左撇子。為什么男性左撇子比例這么高?詳見P22
8月23日 處暑
隨著天氣轉涼,很多人會有懶洋洋的疲勞感,這就是“春困秋乏”中所指的“秋乏”。要保證充足睡眠,改掉夏季晚睡的習慣。此外還應多喝水,以保持肺臟與呼吸道的正常濕潤度,以避免呼吸系統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