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家智++安翔勇++胡振剛
伴隨文化領域改革的深入推進,2008年12月,原湖北省新華書店并入長江出版集團,因上市需要,其優質資產一并劃轉。留給新組建的新華資產管理公司的是6.9億元的估值,分散在全省城鄉249處的閑置資產,以及3000多名離退休員工。面對困境,是守攤子還是找路子?省新華資產管理公司選擇了后者。
開源節流掘真金
新華資產管理公司組建伊始,賬面上只有5.8億元的凈資產和1.2億元的債務。3000多名職工工資沒有著落。錢從哪里來?新任公司領導班子給出的答案是開源節流、精打細算,過緊日子。
為了最大限度地實現固定資產增值,公司首先對武漢市現有租賃房屋進行了清理,一律實行公開招租。漢口香港路一處房屋原來租賃費只有27萬元,公開招租后增加到72萬元。外文書店一處庫房原來租金只有10萬元,公開招租后增加到40萬元。同時,公司根據地段、市場、客戶需要,對一些老舊房屋升級改造后再出租。過去閑在鬧市無人問的“破亂房”一下子成為“香餑餑”。通過公開招租、改造再租,公司新增收入2000多萬元。對閑置在全省城鄉的200多處證照不全、手續不清、存在安全隱患的資產,理清辦齊各類手續,實行升級改造,其中部分優質資產打包處置,過去多年無人問、無人管的閑置資產變現5000多萬元。對咸寧、襄陽、孝感等地老舊宿舍區引入開發商合作開發,項目實施后,可增收1200萬元。
新華旅行社是公司全資控股的子公司,過去長年虧損,通過引進專業人才管理后,年創收入2400多萬元,一舉扭虧增盈,目前已更名為湖北新華崇文旅行社,開始籌劃新一輪發展。同樣,公司通過引進人才、加強管理、注入資金、升級改造,公司控股的利川旅行社、咸寧包裝廠、新創科技、襄陽美神等子公司,全部實現了扭虧增效,煥發出新的生機。
開源更需節流。公司對水電費全部按經營指標考核,從節省一度電、一方水上省錢。對物業實施精細化管理,一年節省費用30多萬元。到現在,公司還有3名領導班子成員在車庫辦公,職工食堂也是由鍋爐房改造而成,節省出來的房屋全部出租變錢。
2013年,新華資產公司及控股子公司累計實現營業收入6128萬元,比上年同期增長40%;國有資本保值增值率達98.4%。
真情關愛促和諧
新華書店作為老牌的事業單位,人多、線長、面廣,經過近幾年的改制、上市一系列改革后,積累了大量的離退休包括內退人員。近3000名離退休人員,由于地域和身份等差異,導致工資標準不統一、福利待遇有差距,特別是離退休人員的患病、失獨、住房、養老等問題,時刻讓離退休人員焦心,也讓公司一班人揪心。
“安排好離退休職工的生活就是公司的第一要務。服務好老同志就是我們的第一責任。”公司黨委書記、總經理楊紅衛經常這樣告誡公司全體員工。楊紅衛有一條不成文的規定,再急的事先處理老同志的事兒。在他的辦公室,有一位退休員工親手制作并贈送給他的木制按摩器。送這個按摩器的是宜城的老李,老李工資不高,女兒出了車禍,家庭陷入困境。得知這一情況后,楊紅衛立即組織人員前往慰問,多次出面協調解決老人的生活困難問題。老人在感動之余動手制作了這個按摩器,親自送到楊紅衛的辦公室表達謝意。
哪里有訴求、哪里有問題,哪里就有公司班子成員的身影。公司成立3年來,先后出現多起退休職工集體表達訴求的情況。每當此時,總是由公司班子成員帶隊奔赴各地,一住幾天,耐心地講政策、解心結、化矛盾,直到把問題解決。
耐心細致、真情關愛。這是公司做老干部工作的法寶。公司制定了老干部工作流程圖,每月編制維穩情況表,對每名老同志的情況做到熟稔于心,堅持“三個必到”:病喪必到、有困難必到、節假日和生日慰問必到。90多歲的高建修老人,單身一輩子,晚年沒人照顧,公司安排專人一天電話聯系一次,兩天上門一次照顧老人的生活。
2013年,公司共接待老干部來電、來函、來訪66人次;對在漢的216名離退休人員進行了慰問;幫助離休職工辦理報銷醫藥費108人次;慰問住院老人38人次;辦理重癥理賠和醫療互助109人次;為老干部送發學習資料3000余人次……
一組組數據,記載著公司做老干部工作的艱辛和收獲。
既要讓老干部生活有保障,更要讓他們精神愉悅。公司成立了老干部黨支部,由各支部組織老干部開展豐富多彩的文化娛樂活動。
公司建起老干部書畫室,組織老干部參加“全省老干部先進事跡報告會”、“建國以來征集檔案成果展”、“紀念毛澤東誕辰120周年紅色藏品精品展”,在離退休人員中開展“同心共筑中國夢”征文、攝影、繪畫活動……
真情關愛換來的是老干部們的理解、信任和激情煥發。67歲的冷文康向黨組織遞交了入黨申請。如今,剛入黨兩年的冷文康成為組織老干部文化活動的熱心人。
清廉實干聚人心
公司成立之初,從各崗位轉崗而來的不少干部認為自己被打入“冷宮”,情緒低落;離退休人員擔心工資沒了著落,上訪不斷。
“我們現在就處于盆底,不管往哪里走都有希望。”“人心齊,泰山移。沒有過不去的坎。”楊紅衛這樣給職工打氣。
職工的信心更來自于堅強有力的領導班子。公司成立之初,就把班子建設放在首位。如今5名班子成員,各司其職,分工合作,工作開展得有聲有色。班子合力從何而來?從班子民主生活會就可見一斑。公司領導班子每次的民主生活常常是火藥味十足,特別是相互批評從來不留情面,真刀真槍談問題。正是這種坦誠相見,讓公司領導班子特別團結。
既抓班子,又帶隊伍。為提高公司員工的業務素質,公司制定了員工培訓管理辦法,定期舉辦“社保知識”、“提高執行力”、“法律知識”等專題講座,分批選派中高層管理人員到華中科技大學學習資產管理及房地產開發知識。公司明文規定,對參加培訓的員工,給予學習費用方面的補助。
“積極、責任、親和”,這是公司積極倡導的企業文化。按照這一理念,公司各級黨組織把黨建工作和企業文化融為一體,從理念培育、培訓提升、習慣養成、行為規范、工作實踐、活動促動等方面,著力營造積極向上、溫暖和諧的工作環境。“省級文明單位”、“先進基層黨組織”、“模范職工之家”,作為一個新組建的基礎薄弱、困難較多的單位,能獲得這些榮譽,實屬不易。
新華資產管理公司有著數億元的資產處理權,而這數億資產又是3000多名職工的活命錢。每一處資產的處置,都需要慎之又慎。
從源頭上防范風險。公司對資產處置制定了14步工作流程,實地考證、資產清單、處置小組商議、提出書面申請、專題論證、向集團請示、評估公司鑒定、競價、繳款等各個環節,環環相扣,每一個環節都有執行者也有監督者。公司重大經營項目全部執行集體會審決策,公司黨委、職代會參與決策,資產租賃、處置環節請職工代表監督。公司的日常支出也是精打細算,確保每一分錢都花到刀刃上。
清正廉潔換來的是職工們的信任,這種信任自然轉化為共克時艱、提質增效的企業合力。
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作出全面深化改革的重大決定。在深入推進改革的進程中,會有很多像新華資產管理公司一樣的企業,為了改革的順利推進,而承接職工養老、企業維穩、不良資產處置等“包袱”,過苦日子、緊日子。他們的很多工作常常看不見,更難以用增收贏利的指標來評價,但他們卻又是改革大廈中不可或缺的重要支柱。如果說身處改革前沿的時代弄潮兒們值得謳歌和弘揚,而服從、服務于改革大局的護航人們更值得贊美和尊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