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俊
王志文和“窮”這個字是扯不上關系的,他的太太陳堅紅名下車行代理著蘭博基尼品牌,身家過億。而王志文本人這些年來在演藝圈的勞模表現,也足以讓他過上富足的生活。
可是,雖然不缺錢,王志文卻喜歡窮游,別人出國都是奔著歷史的人文的自然的景觀而去,他卻執著地一頭鉆進地下,在地鐵站流連忘返……
在捷運站參加婚禮
第一次到俄羅斯,鎮住王志文的不是紅場,也不是大劇院,而是莫斯科共青團地鐵站。雖然是20世紀50年代的產物,但在里面一點也不覺得古舊與老氣,精美的大理石柱面,典雅的水晶吊燈,站臺頂部美輪美奐的馬賽克鑲嵌畫,無論什么時候抬頭,從哪個角度望去都挑不出任何瑕疵。
最讓人產生親切感的是,大量的主題壁畫充滿著愛國主義與民族主義氛圍,尤其是那些以衛國戰爭、列寧格勒保衛戰為主題的雕塑,對于身為60后的王志文格外有吸引力。走在共青團地鐵站,有一種回到過去的錯覺,讓人不忍離開,只想多徘徊一會。
也正是因為此次體驗,讓王志文對地鐵站有了與眾不同的興趣。但凡有機會踏上異國他鄉的土地,他一定會去當地的地鐵站走走看看,滿足一下自己的好奇心。
在臺灣時,王志文記住的不是繁華熱鬧的西門町,而是高雄的美麗島地鐵站。地鐵在臺灣被稱為捷運,這里又被稱為美麗島捷運站。如果非要用一個詞來形容的話,那便是——富麗堂皇。別具一格的圓形設計出自日本著名設計師高松伸之手,巨大的圓頂以四千多片彩繪玻璃拼接而成,被命名為“光之穹頂”,就像一個濃縮的宇宙空間,它不僅是全球最大的圓形地鐵站,也是目前全世界最大的單一玻璃公共藝術品。
撐起光之穹頂的,是兩根粗大的立柱,原本應該敦實厚重的立柱被玻璃包裹起來,粗放與脆弱合二為一,有一種矛盾的美感。
美麗島捷運站漂亮到什么地步呢?看看絡繹不絕來此拍攝婚紗的新人們吧。這里是高雄最炙手可熱的婚紗照拍攝基地,如果哪對高雄的新人沒有以光之穹頂做背景的婚紗照,那簡直就不配做高雄人。
同時,這里還是高雄最火爆的結婚圣地。距離捷運車門較遠的幾個角落,因為沒有太多乘客路過,就成了新郎新娘需要提前搶占的結婚殿堂。鋪上一塊紅地毯,彩繪玻璃馬上就營造出最古老的教堂氛圍,雖然身在高雄,卻恍若走進了圣彼得大教堂。
王志文在美麗島捷運站徜徉的大半個小時里,就親眼見證一對新人在親友團的簇擁下完成了婚禮的全過程。最有趣的是,路過的乘客可以搖身一變成觀禮嘉賓,只需貢獻出掌聲與微笑,就能收到辦喜事的新人們送上的小盒喜糖和精美喜餅。那種其樂融融的場景,讓人忍不住覺得原來生活中的幸福無處不在,原來這么容易就能讓陌生人開心愉悅,當然,也能讓自己發自內心微笑。
地鐵站也可以很藝術
有此感悟,王志文往地下鉆得更歡了。一次去歐洲旅行,令他停留時間最久的,是瑞典的斯德哥爾摩。
王志文專程參觀斯德哥爾摩的地鐵站,因為他聽說這是一個與所有的地鐵站都迥異的設計。幾乎所有的地鐵站都努力讓乘客忘記他們是在地下,所以盡量用明亮的燈光明快的色彩營造出露天的廣場式設計。但斯德哥爾摩地鐵站反其道而行之,它似乎唯恐別人不知道它是地鐵站,采取了不折不扣的洞穴式設計,天花板是純粹不加任何修飾的洞穴狀,墻壁也是土石袒露,站在這里猶如置身溶洞,一股原始的味道撲面而來。
但這種裸露的天花板和墻壁沒能保持太久,因為瑞典官方將這些空白處的使用權交給了眾多的藝術愛好者。只需簡單申請,就能獲得其中一小塊天花板或墻壁的使用權,只要不進行破壞活動,就能在上面自由創作。
結果是,斯德哥爾摩全長近110公里的地鐵上的100多個車站全都變成了藝術長廊。任意挑一個地鐵站走進去,都仿佛走進了一個藝術館,上下左右打量,到處都是知名藝術家或不知名藝術愛好者的作品。從上世紀50年代至今,各個階段各個時期一應俱全,既是藝術,也是歷史。
如果說斯德哥爾摩地鐵站是專門前往,那芝加哥奧黑爾地鐵站就純屬路過了。王志文對美國地鐵沒有太多興趣,因為無論是設計還是創意,他都沒有聽誰說起有什么值得駐足的特色。王志文之所以經過奧黑爾地鐵站,是為了去奧黑爾國際機場坐飛機。
沒想到的是,這不經意的路過竟有了滄海拾遺的收獲。一下車,王志文的第一反應是自己的耳朵該不會出問題了吧?在別的地鐵站充斥縈繞的各種噪音在這里竟然變得格外輕微。無論是列車進出站的轟隆聲,還是車輪與鐵軌摩擦的聲音,似乎都被隔絕了。這種猝不及防的安靜讓他格外好奇,看了站臺上的車站簡介他才知道,這就是奧黑爾地鐵站的招牌獨創。幾乎所有車站緊貼著列車的都是一面平整的墻壁,但這里卻被設計成了弧形側壁,并在其中填充了大量的高效吸音材料。
除了用吸音材料被動降噪外,奧黑爾地鐵站還使用了高科技的主動降噪技術。通過站臺上的麥克風判定并收集環境噪音,同時通過音響發出相反的聲波以抵消噪音。據說這項技術可以有效降低25分貝~30分貝的環境噪音。雖然聽不出多少分別,但王志文覺得此言應該不虛,因為當列車進站時,如果不是播音提醒,幾乎都感覺不到。看著碩大的列車呼嘯而至卻悄無聲息,彷佛一頭雄獅張開大嘴后卻發出一聲溫柔的貓叫,這種感覺非常獨特。
更獨特的是,因為奧黑爾地鐵站堪比歌劇院的靜謐,這里成了眾多流浪歌手最密集的賣藝地點。走不上三五步就能看到有人旁若無人地演出,有彈著古典吉他淺唱低吟的,也有閉著雙眼陶醉在自己的小提琴聲中的,還有吹著薩克斯搖頭晃腦的。在這樣寧靜的空間里,會讓人情不自禁停下來聆聽。
在地鐵上與狗同行
也不是每個地鐵站都讓王志文覺得不虛此行,偶爾也會有盛名之下難副其實的失望。
好比加拿大蒙特利爾戰神公園站,它在全球最美地鐵站中排名第一,據說是因為其擁有知名藝術家法龍的彩繪玻璃作品而名聞遐邇。尤其是其巨型窗口,色彩濃烈,在陽光照耀下閃耀奪目。
可是,當王志文終于有機會來此一游時,卻覺得不過如此。他說可能是因為自己不夠文藝,領略不了法龍大師的意境。更讓人沮喪的是,蒙特利爾人似乎很喜歡在地鐵里拋撒各種垃圾,陽光透過彩繪玻璃投射進來,里面的垃圾比起彩繪來更加刺眼。
反而是多倫多的奧瑞拉地鐵站讓王志文有了柳暗花明的驚喜。老實說,這個地鐵站修建得規規矩矩,瓷磚鋪地瓷片貼墻,如果不是因為有個化腐朽為神奇的好創意的話,看上去就像個公共廁所。但也正因為這種公廁式的素淡,使得創意從中脫穎而出——立體涂鴉壁畫。
絕不是什么大家之作,筆觸粗糙而簡單,往往只有幾個線條組成,沒什么藝術感。但這寥寥幾筆,卻足以以假亂真。轉角處一架梯子赫然在目,定睛一看不禁發自內心微笑,這是位于墻壁上的一幅立體涂鴉。地面上突然出現了一個大洞,仔細打量,這也是涂鴉。墻角處似乎有一只蝴蝶在駐足小憩,當然,這還是涂鴉……
不求形似,但求神似,一點也不深邃,不需要仔細品味琢磨,一眼就能看出是個啥。或許沒啥藝術含量,但足以讓人在路過時會心一笑,這就夠了。
絕大多數地鐵站,是在站臺上苦下功夫,但也有劍走偏鋒,以別具一格的地鐵出入口名聞遐邇的。
德國法蘭克福的巴克海默地鐵站,便是其中翹楚。站在巴克海默地鐵站入口,仿佛進入了一場災難大片,入口設計竟是一截從地下沖到地面的地鐵車廂,車廂頂部還堆積著從地底沖上來時附著的水泥塊。不需要再進去了,只用看看這個匠心獨具的入口,就已經值回票價。
但無論怎樣的設計,都是固定的無法移動的,可有一個城市的地鐵,卻有著全球唯一的可以移動并可以讓人全程觀賞的獨特風景——它不是被人設計出來的,而是由狗營造而成——俄羅斯地鐵狗。
王志文曾經專門在俄羅斯地鐵1號線上往返乘坐,目的就是為了欣賞會坐地鐵的俄羅斯地鐵狗。這些地鐵狗都是流浪狗,住在俄羅斯郊區,不知怎么竟然學會了像上班族一樣早出晚歸,每天早晨從居住地登上地鐵,搭乘地鐵到市中心去覓食,傍晚再坐地鐵回到郊區居住地過夜。
王志文親眼目睹這些地鐵狗悠哉游哉上車,到站后晃悠著下車,愜意地享受著免費乘坐的待遇。地鐵上的俄羅斯人似乎見怪不怪,對于與狗同行司空見慣,經常會有人摸摸這些流浪狗,還有人給它們喂點食物。這種人狗同處一車廂其樂融融的場景,全球唯一。
聽俄羅斯的朋友說,這些地鐵狗偶爾會因為打瞌睡錯過下車的站點,但是沒關系,它們還懂得搭回程車,重返市中心的地鐵站。
王志文說,這些年來,他走了不少國家,也去了很多地鐵站,有收獲有驚喜有索然也有失望。但無論結果如何,這個過程是足以讓他銘記且回味的。對于一個老男人,一個大丈夫來說,心底有這么個小愛好小情調,是一種不錯的體驗?。ㄗ髡呗暶鳎罕疚闹x絕任何形式的轉載,違者視為侵權?。?/p>
編輯 陳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