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vy 王夕文
遇到“秋老虎”,只想躲進冷氣房,并來上一大杯冰冰涼涼的飲料?然而“透心涼”對于很多人來說卻不是什么好事。那么該如何做到“自然涼”呢?
以熱制熱才有效
夏天洗冷水澡會使皮膚收縮,洗后反而覺得更熱,而洗熱水澡能使毛細血管擴張,有利于機體排熱。同理,冷飲只能暫時解暑,且會使腸胃溫度下降,引起不規律收縮,誘發腹痛、腹瀉等。而喝熱茶則可刺激毛細血管普遍舒張,體溫反而明顯降低,是簡便易行的降暑良方。
酸味食品最消暑
酸味食品可起到促進體內分解從而帶出熱量的作用。酸味食品包括酸奶、酸豆乳、酸梅湯、烏梅茶等。還可自制酸梅粥:取烏梅10~20g,煎取濃汁去渣,與粳米100g、冰糖適量煮粥,煮爛即可。溫熱服食,有生津止渴、斂肺止渴、消暑的作用。
消暑穴位要知道
●大椎穴:位于后頸部位,為低頭時頸椎最高點。出現類似中暑癥狀時,敲打大椎穴可幫助散去體內積藏的熱氣,疏風清熱益氣。
●內關穴:位于手腕橫紋中央正上方2寸(3橫指寬);可安撫情緒緊張,安定心神;改善胸悶,減少惡心欲吐等腸胃不適。
●尺澤穴:肘關節橫紋處,靠近大姆指的方向,鄰近肱二頭肌肌腱邊緣。可瀉肺熱,消暑氣。
●委中穴:位于后膝腘橫紋中央。經常按摩可清熱涼血。
用濕毛巾冷敷穴位5分鐘,再搭配按摩及深呼吸,按摩各個穴位20下,有清熱消暑,降心火的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