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小英
摘 要:采用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研究方法,對女生基本情況進行分析和研究,并提出對策,勇于開拓,積極進取,就能做好女生的體育工作。
關鍵詞:女生體育與健康課;學生情況;對策
一、問題提出
隨著社會日益發展,西藏地區教育體制的改革,在各級領導的關心下,義務教育順利普及,很多農牧民子女走進了我校,進入高中學習階段。近幾年,我校學生女生多于男生,因此,在我校的體育教學中,必須將女生體育教學工作放在應有的重要地位。如果忽視女生體育,那么,學校體育與健康教學任務充其量只完成了百分之四十。
進入高中階段的學生是由少年向青年轉變的過渡期,進入青春后期,身體和心理出現了明顯的變化。學生學習壓力大、任務重,往往忽視了體育鍛煉,身體素質及健康狀況下降。因而對體育多表現為沒興趣或被動學習。
二、學生情況
在我所任課的高一女生進行的問卷調查中,發現有35%的女生不喜歡上體育課,經測試身體素質很低。
(1)學生來源。學生主要來自農牧區,受中小學體育的制約,學生身體機能發展不佳,表現在韌帶、協調性不好。
(2)女生具有的生理、心理物征。在生理方面,高中女生已具備成人女子的特點,皮下脂肪增厚,有一種無法抗拒的生理惰性,所以在體育活動時,不愿做強度大的運動,怕苦怕累,喜歡柔和富有美感、節奏性強的項目。在心理方面,女生膽子小,在體育活動中往往因害羞而不愿參加各類活動。
(3)學校場地器材的制約。體育場地器材影響學生體育活動的興趣。由于學校經濟狀況的制約,體育場地、器材不能滿足體育教學及體育活動的需要,課堂教學中表現為練習密度小,影響了教學效果。
(4)學生對體育與健康課的認識不足。高中學生面臨一定的升學壓力,學習時間相對緊張。不少女生還認為高考對體育不做要求,體育達標及格就行,所以對體育課缺乏足夠的認識,認為可有可無。
(5)合班課女生人數較多。我校采用男女生分班教學,由于女生人數太多,又加上兩個班的女生在一起上課,通常一節課總人數達到六七十人,最多的時候達到八十幾個女同學在一起上課,練習的密度極小,影響了教學效果。
(6)教材的制約。上課內容變化少而顯得枯燥乏味。有的教材難度大,對一些身體素質差的同學不適合,容易使她們對體育課產生恐懼感,失去興趣。
三、根據我校的實際情況采取相適宜對策
(1)合理選擇教材,培養體育活動興趣。在教學內容上做精心選擇合理搭配,達到快樂體育的目的。①對一些學生興趣不高的項目進行修改和變化。②在課堂教學中多傾向于一些競爭不強的內容。如排球、羽毛球、健美操、武術等,用游戲、小比賽貫穿整個課堂,既可以活躍課堂氣氛,又可以促進教學。③根據我校的具體情況和氣候特點,在秋、冬季開展了集體跳長繩、踢毽子、籃球、排球比賽等項目,深受學生的喜愛,達到了鍛煉的目的。
(2)做好學生思想工作,調動學生積極性,增強信心。高中女生正處于青春期,害羞是她們最主要的特征。我們針對這一特征,設法消除她們的害羞心理,有進步時,給予肯定;有困難時,加以引導、啟發,并幫助解決;當成功時及時給予贊賞和表揚,失敗時及時幫助找原因,給予鼓勵。從而調動了學生積極性,提高了學習的興趣和信心。
(3)根據高中女生身心的特點,科學組織課堂教學。①在體育課教學中,田徑項目練習運動量較大,是高中課程中必修內容,為此我們就把練習內容組織得生動活潑,多配以音樂、游戲等符合女生的運動項目。在游戲中提高學生的體育學習能力,既能激發她們的學習興趣,又達到活動的目的、負荷、運動量。②我校高中女生都來自農牧區,韌帶、協調性極差。在教學中有針對性地安排較多的專門的課時進行柔韌性,協調性練習,以逐漸提高女生的腰、背、腹、肩、腿部的力量以及柔韌性,協調性。③在教學中遵循由簡到繁、由易到難、循序漸進的原則。采用技術動作簡單化,達到逐步提高技術技能水平。增強學生自信心,消除恐懼心理。
(4)教師要勇于開拓,積極進取。①作為教師要認真備課,鉆研教材,在把握教學大綱的基礎上分析與選擇教材,把握教學內容。根據教材內容特點要求,選擇適當的教學方法,做到精心設計、精心組織、精講多練。②隨著教改的不斷深入和素質教育的加強,我們教師應該把體育以往的教學內容的競技化轉向大眾化、趣味化。這樣我們在設計教學的重、難點時就淡化了競技性,要改革體育課教學中過分注意運動技術的傳授傾向,側重大眾化、趣味化。培養學生對體育運動項目的興趣,為終身體育奠定基礎。
總之,在體育教學中,教師應該針對女生在高中階段表現出來的心理、生理特征設計教學內容,有針對性地在體育教學中注重德育。以鼓勵為主,樹立榜樣。體育教師還應重視學生個性的發展,采取不同的教學方法激發學生的積極性,提高學生的身體素質和運動成績。打造快樂體育、健康體育,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激發學生主動、自發學習,達到練中有樂,樂中有趣,趣中有練,練而有成,培養體育興趣和終身體育的習慣,為祖國西藏培養一代智慧、健康、合格的人才。
參考文獻:
[1]金欽昌.學校體育學[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
[2]于素梅.中學體育教材教法[M].北京:北京體育大學出版社,2011.
[3]羅希堯.中學體育教材教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
(西藏拉薩市第二高級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