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念國

“山毛櫸”當然是一種防空導彈,但今時今日,它更是一個“壞蛋”——它極有可能是擊落馬航MH17客機的兇手!
據俄羅斯RT電視臺7月23日消息,烏克蘭士兵謝爾蓋·帕先科在“接觸”社交網上發布的一張與“山毛櫸”的合影(如右圖),引起網民廣泛討論。有些網民甚至揣測帕先科是“頓涅茨克恐怖分子”。
在引起“熱烈跟帖”后,帕先科刪除了這張與地空導彈的合影照片,但網民仍不乏惡言相向。有網民直呼讓他去“買棺材”,還詛咒他也“會被該死的‘山毛櫸炸死”……
好吧,下面我們來說說“該死的‘山毛櫸”。
俄羅斯防空導彈名揚世界。S-75“德維納”、S-125“伯朝拉”、S-200B“安加拉”、2K12“立方體”等第二代防空導彈曾在中東、印支、非洲等地區的局部戰爭中立下戰功,其優越的戰術技術性能在戰場條件下得到了有力展示。尤其是2K12“立方體”(美國代號SA-6,即“薩姆”-6,北約稱“有利”),在1999年科索沃戰爭中,南聯盟部隊用它擊落一架美軍F-117型“夜鷹”隱形戰斗機,讓美國驚痛,舉世轟動。
“山毛櫸”導彈代號9K37,就是打下“夜鷹”的那種2K12“立方體”的改進型,美國代號SA-11(“薩姆”-11),北約稱“牛虻”。人們乍見“山毛櫸”,外形毫無時尚可言,近乎老舊,4枚導彈赤裸裸地裝在發射車上,不單沒有發射箱“呵護”,更不可能采用新潮的垂直發射技術。然而,兵器不可僅憑貌相,“山毛櫸”的戰斗爆發力讓人震驚,就像武神手中的棍棒雖不見鋒刃,卻有非凡的殺傷力一樣。
在俄羅斯的國土防空和野戰防空兩大系列防空導彈中,只有“山毛櫸”是以植物命名的。這是個奇怪的現象,至今沒見俄媒體道出個中緣由,這或許是俄羅斯人的一種幽默。
“山毛櫸”屬俄羅斯第三代防空導彈系統,“馬航MH17事件”之后引起國際傳媒聚焦的“山毛櫸”是其改進型“山毛櫸”-M1和“山毛櫸”-M1-2,它們具有在敵方電子干擾和火力攔截條件下打擊現代化高機動戰機和巡航導彈的能力,能在復雜的電子對抗條件下為作戰部隊提供可靠的防空掩護。
“山毛櫸”-M1-2防空導彈系統(美國代號SA-17,北約稱“灰熊”)是當今“山毛櫸”導彈的代表,于1995年進入俄軍服役,它可在發射架的高低射界保持不變的情況下發射,它用相控陣雷達天線取代裝置在發射架上的跟蹤雷達天線。每部發射架都能同時制導4枚導彈對付不同目標。它的作戰目標為戰略和戰術飛機、戰術彈道導彈、巡航導彈、戰術空射型導彈、直升機和無人機。它還具備有限的反戰術彈道導彈的能力,并能對付20公里距離內的反輻射導彈。
“山毛櫸”-M1-2彈長5.5米,彈徑400毫米,彈重715公斤,高爆破片戰斗部重70公斤,有效射程3到45公里,最大有效射高2.5萬米。
“山毛櫸”-M1-2發展有國土防空型和艦載型??哲娧b備的“山毛櫸”-M1-2是將兩部4聯裝發射架安裝在同一拖車平臺上,既可節約成本,還利于增強防空火力網。為了提高對低空目標的捕捉能力,它還可采用“長頸鹿”雷達——把跟蹤雷達安裝在液壓驅動的22米高的桅桿上的雷達。這種雷達通常與發射車配合使用,可為導彈指引目標??哲娦汀吧矫珯巍睂棿撕筮€將采用新型電子設備,導彈飛行軌跡能在齊射后,根據空中情況及時校正,輕松摧毀來襲的彈道導彈目標。新艦載防空型“山毛櫸”導彈也在研發中,有可能采用垂直發射架。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