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曉鵬



“從9月15日起,越南漁政監管部隊管轄下的所有船只都將配備武器。漁政部隊人員將配發手槍、沖鋒槍和子彈,漁政船只將配備輕機槍、機槍、14.5毫米口徑機槍和子彈。”這是越南政府新近簽發的命令。
5月初以來,因越南干擾我西沙海域油氣平臺建設工作以及菲律賓非法抓扣我南海漁民,南海局勢持續升溫,波詭云譎。這其中不僅體現了部分南海聲索國妄圖使爭端復雜化、夸大化的企圖,而且反映了個別域外國家挑動南海問題國際化的陰謀。
西沙群島無爭議
中國方面十年前就開始在西沙海域展開油氣資源基礎勘探工作,在對相關海域的海底進行三維地震測影過程中就曾遭到越南的干擾。在中方作業船只較少的情況下,越南派出三到五艘船,采取兩船向中間擠壓的形式,試圖把中方作業的水域盡可能縮小,越方的小規模干擾行為一直持續到中方作業結束以后。
2014年5月1日,中國方面正式搭建人工平臺,將西沙油氣開發推進到一個非常重要的環節。目前,第一階段的工作已經順利完成,接下來第二階段的工作核心是要將初探井的相關工作進一步細化。整個作業過程到8月中旬最終結束。由此可見此平臺在南海深海海域能源戰略中的影響非常巨大。
西沙群島現在完全在中國的實控當中。西沙群島從地理上分為兩組島群,也可以稱作兩個群島,東邊是宣德群島,西邊是永樂群島。1974年1月之前,中國控制東邊的宣德群島,南越控制西邊的永樂群島。南越一直對我西沙主權進行挑釁,我方在忍無可忍情況下進行了自衛反擊,收復了西邊的永樂群島。從1974年開始,整個西沙群島和附近的海域都在中國實控當中,越南沒有非法占據任何島嶼。西沙群島及其附近海域不存在爭議。
海洋爭端的三個問題
中越之間的海洋問題比較復雜。北部灣劃界之前中越海洋問題包括幾個方面。一是北部灣的劃界問題;二是中國在西沙群島劃定臨海基線后,西沙群島島嶼基線與越南的岸線之間海界確定的問題;三是南沙群島島嶼爭端及海洋劃界問題。這幾個問題屬于性質不同的幾個方面。
北部灣問題是一個純海洋劃界的問題。該問題已經通過雙邊談判得到了解決。北部灣劃界以后存在雙邊的漁業問題。其后中越雙方簽署漁業協定,劃定了共同漁區,順利解決了這個問題。目前中越間正在就北部灣灣口外的劃界問題展開密切磋商。這個問題是此后一定時期內中越雙方海洋問題中的重點。
西沙群島及其周邊海域是屬于中國的,是不存在爭議的。越南一直試圖把西沙群島爭議化,包括對我方建設的鉆井平臺實施干擾,也是讓西沙爭議化的表現。從國際法的角度來講,無論依據“領土先占原則”抑或“禁止反言原則”,西沙群島及其附近海域的主權、主權權利和管轄權都是屬于中國的。越南的聲索是非法的。
在南沙爭端中,目前越南非法占據了29個島礁,并且圈占了大約50萬平方公里的海域,中越雙方在南沙問題中存在島嶼主權爭端和海洋劃界糾紛。
越南為何反華
越南暴徒針對外國企業特別是中資企業的打砸搶燒行為與兩方面因素有關。
第一,越南政府對于中國的反面宣傳,特別是對于中越之間海洋糾紛的夸張擴大化宣傳,是一個直接的導火索。越南方面從中央到地方,多年來都是非法地把中國的南沙群島甚至西沙群島囊括到自己的“海洋管理范圍”內。2012年,越南頒布的《海洋法》又進一步明確了把西沙群島囊括到“主權范圍”內,并再一次提出了主權要求。此種行為對整個越南社會、特別是越南下一代的海洋宣傳教育就產生了偏差。其實,越方的主張體現了其在海洋問題中無限度的野心,隨著時間的推移,他們把這個野心正常化了,似乎中國除了在南沙實控了7個島礁之外,在西沙我們實控的所有的島礁都是對越南海洋權利的某種程度的“侵犯”。因此,越南國內對華不友好的情緒在近年呈現出上漲的趨勢。
第二,越南在文化手段上下足了功夫。2014 年越南高調紀念中越西沙海戰四十周年,辦了很多展覽,散發了很多材料,出版了一些書籍,這些都是在宣傳一種 “小國被大國欺負”的歷史悲情。另外,旅游對外宣傳方面,越南廣義省的里山島縣每年都要在4月份搞“黃沙兵替身祭禮”。這個所謂的“黃沙”,就是越方張冠李戴后所指的中國的西沙群島。越南借此向國內和國外的游客去宣傳,在歷史上越南就曾經派出所謂的黃沙兵到西沙群島從事活動,對西沙群島進行所謂的管理。但事實上這個所謂的“黃沙”指的是越南近岸的一些小島嶼(包括里山島)。這些宣傳造成了很惡劣的影響,越南部分民眾及外國游客會認為中國“侵犯”了越南領土。
越南在海外存在著勢力比較大的持不同政見者,這個群體發出了“南海最強音”。這個“南海最強音”如此強硬,但其主要目標不是針對中國,而是針對的越南現政權,目的是推翻現體制。因此這才是越南政府最應該警惕的因素。但是,多年來越南政府對其行為采取了客觀上縱容的態度。
近期中越關系出現問題后,越南政府內心很糾結,主要由于幾個方面的因素:
第一,越方目前已經陷入了部分海外勢力的圈套當中。這就是越方通過干擾中國西沙的平臺建設挑起南海又一次波瀾,導致海洋局勢已經與越南國內局勢聯系起來。越方走進這個圈套中很難解套。如果對這次打砸搶燒的暴徒處理過于嚴厲,對中國受害的企業和受害的人群的賠付更為公平的話,越南政府可能會遭到這些人的抵制和批判,認為政府行為“軟弱”,向中國屈膝低頭。
第二,這次打砸搶燒事件已經嚴重影響了兩國的關系,特別是兩國的互信。中資企業很多已經被迫撤出越南,或者臨時關閉企業、關閉生產線,這對于越南的經濟和民生造成了很大的影響。以越南河靜省中資企業的投資為例,據不完全估計,中國投資已經占到該省GDP的15%以上。由此可見,中越之間的經貿往來非常密切。這種比較密切的關系對越南經濟的影響,使越南領導人不得不做出一定的表態,對打砸搶燒過程當中的暴徒進行懲治。
所以在現有情況下,在南海周邊的這些聲索國之中,中越之間發生摩擦的可能性雖然存在,但應該是最小的。endprint
在中國與南海周邊東南亞國家當中,中越之間的雙邊海洋磋商機制是最多的。中越有海上熱線,中越政府間還有海上共同開發的聯合工作小組。另外,中越之間本身針對北部灣灣口外劃界問題存在雙邊磋商機制。所以萬一到了兩國極端狀態的時候,這些機制就會起到減壓閥或者保護傘的作用,確保兩國之間不致發生不可控的事件。
之所以不能完全排除兩國海上力量發生摩擦的可能性,是因為越南方面多年來為了體現對于爭議島嶼或無爭議海域的“主權”主張做了大量準備。
以南沙爭端為例,越方對其漁民提供全額柴油補貼還有南沙特貼,鼓勵漁民到南沙海域捕撈,與中國漁民爭搶漁場。即使他們顆粒無收,打不到一條魚,回到港口的時候也能得到豐厚的獎勵。
在西沙范圍內,越南也鼓勵武裝漁民在中國島礁周圍進行毒魚、炸魚等非法行動。他們妄圖借此體現其對西沙非法的要求。這種情況下,越方動輒幾百條船,甚至上千條船的規模,非常容易與我們中國漁民產生沖突。
越南和菲律賓現在在南海問題上的合作,只是停留在表面上,停留在政治宣傳的層面。因為越南和菲律賓之間存在不可逾越的鴻溝,主要體現在兩國對南沙所謂的主權要求方面。菲律賓對于南沙群島50余個島礁提出了主權要求,意欲圈占50萬平方公里的海域;越南則是對南沙全部的島礁都提出了要求,要圈占100萬平方公里的海域。也就是說菲律賓的要求范圍完全被嵌入了越南的聲索范圍當中,所以在這個問題上兩國存在不可調和的矛盾。兩個國家暫時的“調和”,并不能否定兩國相互之間的矛盾。
另外,菲律賓與美國的軍事同盟關系讓越南心有余悸。所以越南在與菲律賓的雙邊合作中,一直擔心菲律賓把美國的力量引入越南,在這過程中,越南可謂慎之又慎。
東盟是一個國際組織,目標在于東南亞一體化。東盟多次表明立場,在南海主權爭端不偏向于任何一方。東盟成員國內部就南海問題,已經分成三派:
一是挑起爭端派,成員包括菲律賓和越南。在南海問題上,他們希望通過挑起爭端獲得更大的利益。
二是維持現狀派,諸如馬來西亞、文萊、印度尼西亞三國,他們與中國存在不同程度的島嶼爭議,但是他們愿意維持南海爭端的現狀,通過管控危機穩定地區局勢,發展中國與東南亞國家之間的經貿關系。
三是擱置爭議派,其他東盟國家,如新加坡、泰國、柬埔寨等,他們更多得益于中國的基礎設施投資和海上的互聯互通建設,他們對于中方提出的二加七框架,以及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持積極和歡迎的態度。而對于南海問題,他們則認為應該把南海的糾紛與中國東盟的全面關系的建設區別開來。
日本的立場是希望南海保持爭議狀態,使南海問題擴大化。這是日方的兩個基本立場。所謂保持爭議狀態,就是日本一方面要為東海問題減壓,使東海、南海呈聯動之勢。一旦南海爆發危機,日本希望中國的精力會更多集中到南海,對東海釣魚島問題放松警惕。不過這是日本一廂情愿的想法。
另外一方面,日本還要向美國去示好。美國正在推動“亞太再平衡”,平衡的目標就是中國。除了島鏈封鎖之外,對中國加一條“東海南海爭端鏈”,以這個政治鏈條進行圍堵。在這個政治鏈條中,東海南海都是重要的環節,所以日本要介入南海問題。
安倍政府上臺以來,一方面借助美日所謂的安全基礎性作用,另一方面要打造日本對涉東南亞事務的主導權。南海問題是非常重要的切入點。就此日本方面在越南等國開設了很多的日文學校,甚至有一些日文學校都是專門針對華人聚集區舉辦的,借以宣傳日本的正面形象。日本媒體在東南亞充當了丑化中國的角色,宣揚中國威脅論,把中國的形象降到最低,把日本的形象抬到最高,提高日本的經濟影響力,擴大日本文化的對外輸出。
美國的南海戰略表現在兩個方面。第一是“亞太再平衡戰略”,“亞太再平衡戰略”有一個非常重要的內核,就是美國海洋戰略的升級和調整。美國過去實施藍水戰略,強調全球性威懾能力,美國的航母戰斗群巡弋到哪里,它的威懾就放射到哪里。現在則是把藍水升級為棕水,強調的是對目標國沿海區域的控制能力,這個目標國很大程度上指的是中國。但是美國和中國并不是海上鄰國,所以它要依托三個要素:其一強調海上控制,其二強調前沿軍事,其三強調所謂的軍事同盟力量,或者潛在的同盟力量。美國就把菲律賓、日本看作是鐵桿同盟,把越南看作潛在拉攏對象,所以美國現在就要為棕水戰略打造圍堵中國的“東海南海爭端鏈”。
第二是美國在南海爭端中的“角色升級”。過去美國強調扮演的是中立者、制衡者的角色,現在美國要充當南海的仲裁者,深度介入南海問題。(作者系中國社會科學院海疆問題專家)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