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蟲



從二戰時期同屬中國戰區,到戰后民族獨立過程中于中國獲得大量援助,再到1970年代越戰結束后號稱“世界第三軍事大國”,蘇聯解體后中越關系又開始正常化——這幾十年來,越南與中國的關系,如同蹦極一般忽高忽低。然而,不管越南如何蹦跶,確保“蹦極”安全的,絕非那位蹦上跳下的選手。從最初的法國,到中、美、蘇聯及至之后的俄羅斯,甚至日本,都牽著這位“蹦極選手”的一根橡皮繩。由于地緣戰略的關系,無論誰唱罷誰登場,鄰居家越南有任何響動,都不免驚動中國,比如說,日本外相岸田文雄于7月底訪日,并向越南提供大型巡邏艦。而上一次日本在越南耀武揚威,則要追溯到1945年……
赴越受降
最新式的火箭炮,筆挺的軍裝、長皮靴、湯姆生卡賓槍。1945年8月19日,一支全副美式裝備的部隊,悄悄在越南海防市街頭露面。人數不多,軍容整齊。官兵大多廣東籍,可與當地華僑以廣東話對話。這是于8月18日從廣西中越邊界最早進入越南的中國軍隊,他們此行的目的,是接受在越南日軍的投降。緊隨其后的,是盧漢的60、93軍,暫編19、23師,中央軍第52、53軍,以及廣東的第62軍,總計約20萬人!兵分四路,由滇越、桂越邊界進入越南。
中國軍隊光榮地進入越南接受日軍投降,其法理依據是——越南屬于中國戰區!
1941年12月8日,太平洋戰爭爆發。此際,蔣介石召見了蘇聯、美國、英國駐華大使,決定向日本宣戰。他還向各大使分別面交建議書,建議成立軍事同盟。美國陸軍參謀長馬歇爾也于12月29日起草備忘錄,建議在中國成立一個盟國作戰行動司令部。美國總統羅斯福接受了這一建議,并征得了丘吉爾的同意。羅斯福總統提議,將亞洲太平洋戰場劃分為四個戰區。即中國戰區、東南亞戰區、太平洋戰區和西南太平洋戰區。1942年1月3日,反法西斯同盟國宣布,盟軍建立中國戰區,蔣介石出任中國戰區盟軍最高統帥,指揮盟國在該區作戰之陸空軍。中國戰區所轄區域包括越南、泰國及將來聯合國家部隊可能到達的地方。
1945年9月2日上午10時,在云南開遠的第一方面軍司令部禮堂,一場類比中國戰區芷江洽降的儀式開始進行。日軍駐越南的38軍團參謀長酒井干城肅立階下,簽署降書,呈交越北日軍人員及裝備各項表冊。9月3日,第一方面軍首批受降工作人員飛抵河內,設立受降前進指揮所。
9月12日,云南省主席盧漢飛抵河內主持受降事務。在重慶的軍政部也于河內設立辦事處。此時的越南北部,胡志明領導的“八月革命”已經取得勝利,傀儡皇帝阮福晪宣布退位。在日軍侵占越南以前,阮福晪乃是“法蘭西國家保護國印度支那聯邦大南帝國皇帝,安南帝國皇帝,越南國元首”,換言之是法國在包括如今越南、柬埔寨等國即整個印度支那名義上的代理人。二戰時法國貝當政府失敗時,阮福晪被日本人控制,宣布脫離法國保護,建號安南帝國。當日本投降以后,阮福晪退位而心不死,一方面向胡志明交出北方政權,另一方面在法國勢力的誘導下,撤到南部,擔任越南國臨時政府元首、總理。在法國人撤離后,阮福晪與親美的吳庭艷發生齟齬,逃到法國,終老異鄉。
1945年9月2日,胡志明領導的越南獨立聯盟在河內發表《獨立宣言》,宣布越南民主共和國成立。當此際,中國的93軍于9月20日到達河內,軍長盧浚泉擔任河內警備司令。他用中文和越文宣布,不干涉越南內部事務,越南人民是我們的朋友,行政機構人員照樣供職,凡遵守法律之人民不論國籍均予保護等。越南人民也將中國軍隊視為解放者,尊敬地稱為“甕慣”或“慣豆”,意為軍官先生。河內到處貼著“歡迎中國軍隊”等中、越文字的標語。
由于內戰和政府狹隘短視,中國未能保有和爭取反法西斯戰爭戰勝國的許多權益,比如出兵占領日本、解決釣魚島問題等。根據《開羅宣言》和《波茨坦公告》入越受降,是自1840年鴉片戰爭以來,中國軍隊首次作為勝利者,跨國接受戰敗國無條件投降,是中國促使戰后世界格局形成和中華民族復興的一個標志性歷史事件,彌足珍貴。
兩次軍援
按原本的議定,中國軍隊在越南受降完畢后,要將防地移交法軍接管,交防日期由1946年3月1日開始到3月底完畢。但在交防的具體命令未下達時,法方就迫不及待幾次三番要求在海防港登陸,提前接防,而且態度驕橫自大,咄咄逼人。中國第一方面軍將領以“未奉到正式交防命令”為理由,嚴辭拒絕。53軍130師師長、海防警備部司令王理寰部則迅速集中所有輕重武器,沿著5公里長的港口碼頭設防,構筑工事,嚴陣以待。
果然,法軍不聽海防受降部隊警告,于3月6日凌晨集結大小艦艇近十艘,駛入又窄又淺的海防港內河,準備強行登陸。法國人自恃火力強大,開炮擊中海關碼頭彈藥庫,庫中炮彈相繼爆炸。中國軍隊立即予以還擊,雙方展開激戰。法艦上多是遠射程大炮,對近戰不利,中方輕重武器在淺狹河面上卻發揮了極大威力——近處的法艦大量中彈,其中一艘起火爆炸,迅即沉沒,尾隨兩艘也受重創,不能動彈。其余法艦見勢不佳,立即回頭,且戰且退,最后扯起白旗逃到外海。此戰僅打了四五小時,法軍傷亡數百,未死傷者兩千余人全部投降被俘,其中包括艦隊司令阿巴羅中將以及高級軍官多名。阿巴羅求見王理寰,代表法方承認錯誤,簽字承擔這場戰斗的責任。王師長向第一方面軍司令部請示后將法軍俘虜監護出海防港口,全部放回艦上。
法方在武力強行接防失敗后進行談判,談判時還邀請了越南代表參加,經商定交防日期由3月18日開始逐步移交,到4月底結束。中國入越接受日軍投降部隊于5月全部撤離越南回國。
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此時,法國與越南談談打打已有數載,但關于越南南部主權和越南民主共和國外交自主問題一直無法談判解決。1950年初,由越南獨立聯盟演變而成的越南共產黨,向中共中央求援,越南民主共和國主席胡志明請求中國的幫助。中國方面,毛澤東、劉少奇、周恩來都明確表示,要全部滿足越方要求。于是,中國向越南大量提供武器裝備和軍需物資援助,并在中國境內幫助越南訓練人民軍主力部隊,開辦學校,培養干部。endprint
1950年4月,胡志明又要求中國派出軍事顧問團,全面幫助越南軍隊建設和協助組織指揮越南人民軍作戰。7月,中國人民解放軍西南軍區副司令員陳賡以中共中央代表的身份,帶領工作組赴越,8月11日,到達越南邊界前線指揮所,與早兩天到達的由兵團政治委員韋國清率領的中國軍事顧問團會合,協助指揮越南人民軍進行了邊界戰役,獲得全勝。此后,中國軍事顧問團又協助指揮越南人民軍在越南的中游、東北、寧平、西北等戰役中大獲全勝。特別是1954年春的奠邊府戰役,在中國軍事顧問團的協助下,在中國提供所有武器彈藥和其他軍事物資的情況下,越南人民軍全殲法國守軍1.62萬人,把法國人徹底趕出了越南。
1954年10月10日河內解放。同月下旬,中國軍事顧問團隨人民軍總部進駐河內。根據中共中央逐步撤銷軍事顧問團的決定,正在國內休假的副總顧問梅嘉生和部分師、團顧問不再回越南工作。1956年3月中旬,中國援越抗法最后一批顧問離開河內回國。
然而,在不久之后的1964年,美國投入越戰。1965年4月,越南勞動黨第一書記黎筍、政府副總理兼國防部長武元甲等,受胡志明委托,率黨政軍代表團訪問中國,要求中國擴大援助規模,并向越南派出支援部隊。黎筍說:“我們想請一些志愿軍飛行人員、志愿軍的戰士……其他方面的必需人員,包括公路、橋梁方面的人員都需要。”中方滿足了越方的要求。4月18日,解放軍總參謀部下達了援越工程、鐵道部隊預先號令,決定組建“中國人民志愿工程隊”,赴越執行搶修、改建鐵路,構筑國防工程和修筑機場的任務。7月6日,總參謀部又開始組建10萬工程部隊援越修筑公路。
海陸鏖兵
從1950年代開始,南越當局逐步侵占了中國西沙群島一些島礁,并對南海諸島的其他一些島嶼垂涎欲滴。那時候,仗著有美式裝備的驅逐艦,南越當局并不把中國海軍看在眼里。說起來確實有些寒磣,那時候堂堂中華人民共和國,在南海卻拿不出像樣的海軍裝備。1970年正式擔任南海艦隊司令員的張元培后來曾表示,他領軍南海時,南海艦隊實力比東海艦隊和北海艦隊都差,因為當時南海屬于中國的“戰略后方”。
然而,裝備之差并不能降低中國軍人捍衛國家領土、領海的決心,當1973年9月南越又非法宣布將南沙群島的南威、太平等10多個島嶼劃入版圖后,1974年1月1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外交部發言人發表聲明——譴責南越當局對中國領土主權的肆意侵犯,重申中國對南沙、西沙、中沙和東沙各群島擁有領土主權,中國政府決不容許南越當局對中國領土主權的任何侵犯。有美國靠山的南越當局不顧中國政府正告,于1月15日派驅逐艦“李常杰”號侵入西沙永樂群島海域,對在甘泉島附近從事捕魚生產的中國402、407號漁輪挑釁,并炮擊甘泉島;之后兩天,其又增派出驅逐艦“陳慶瑜”號、“陳平重”號及護航炮艦“怒濤”號,強占金銀、甘泉兩島,企圖作為繼續侵占其他島嶼的據點。
當張元培得到中央軍委指示后,立即調動南海艦隊兵力,命令在海南榆林基地的南海艦隊副司令員魏鳴森率271編隊開赴永樂群島,隨時做好戰斗準備。其實,所謂271編隊,實際只有兩艘獵潛艇,分別是271號、274號,而且均是剛剛搶修出廠的輕型獵潛艇。和侵犯西沙的南越艦艇相比,其噸位只相當于南越艦船的5%,火炮戰斗力更是無法比擬。正因如此,張元培隨即又命令兩艘本來負責給西沙運送生活用品的掃雷艇組成396編隊,到達西沙海域與271編隊會合。中方四艘小艦,撲向南越四艘大艦!同時,中方還要恪守“絕不開第一槍”的命令。
以南越之大,欺中華之小,這是南越當局打的好算盤!南越之大,在于其背靠美國。而其又認為中國此時與蘇聯決裂;內部又因“文革”而亂;臺灣海峽由于臺灣當局的封鎖,致使北方大艦無法迅速支援南海。1月19日8時25分,此番“蹦極”的重要一跳開始!南越16號軍艦插進中國389號掃雷艇的航線,將389艇的艦舷欄桿掛斷。上午10時21分,南越四艘軍艦成戰斗隊形開來,并在10時23分首先向我軍艦艇編隊開炮,隨即試圖登陸廣金島和琛航島。南越方面未成想,中國海軍兩路而來,中方指揮員魏鳴森立即命令艦艇全速沖刺,中國兩組編隊四艘艦艇相靠,一直沖到距離南越軍艦幾十米處,實施近戰。一個小時不到,南越四艘大艦中,三艘受到重創,先后離開作戰區域。中國的271艇和396艇負傷,上午11時32分,中國海軍281編隊趕到增援,一排炮彈將位于羚羊礁以南1.5海里處的南越“怒濤”號擊中,該艦彈藥庫爆炸,右傾下沉。中方389掃雷艇在交戰時也受重傷,后位艙已經開始進水,艇身開始傾斜。艇長肖德萬隨即命令掉轉艇首,沖向附近海島淺灘,并于當天上午11時50分在漁民幫助下成功登灘。1月20日,中國連續收復甘泉、珊瑚和金銀3島,全殲守敵。
1976年,越南全境統一。此時,胡志明已經去世7年了。胡志明有一份遺囑,其中說到:“面對中蘇現狀,我本人十分痛心,但我黨要對他們多做團結工作。”然而,1976年的黎筍當局親蘇反華。“文革”結束后,1979年,在鄧小平訪美歸來后,2月17日,中國人民解放軍打響對越自衛反擊戰。短短一個月,解放軍占領了越南北部20余個重要城市和縣鎮,隨后撤軍。其后,雙方在羅家坪大山、法卡山、扣林山、老山、者陰山等地區又相繼爆發了邊界沖突,時間持續達十年。直到蘇聯解體以后,背靠蘇聯的越南,才與中國開始了關系正常化之路,并且陸地邊界也最終劃定。
在此之前,中越與1988年又爆發過一起海上沖突。1988年3月14日,中國海軍為保衛南沙群島,與入侵中國領土的越南海軍展開了僅僅50分鐘的近距離海戰,中國海軍以1人負傷的微小代價取得擊沉越南海軍2艦、重創1艦的一邊倒勝利。戰斗規模雖然很小,卻深刻影響了整個南海局勢。
如今,在美國重返亞太、日本重整軍力的背景下,南海波譎云詭。無論是越南的金蘭灣,還是菲律賓的蘇比克灣,都成了相關方再次重視的一處海上戰略要塞,對尋求藍海海軍發展之路的中國來說,如今的越南想怎么“蹦極”,將是攸關亞太整體局勢未來走向的重要一步,必須放在歷史背景的大環境下仔細研究,實施對策。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