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通過對高職機械類專業課傳統教學方法的分析,得出其諸多弊端,從而應用新型教學方法就顯得十分必要。復合教學法對提高機械類專業課的教學質量頗有成效,對非機械類課程也有一定參考作用。
關鍵詞:機械類專業課;復合教學法
1 引言
高等職業院校是以培養高素質技能性人才和提高我國勞動者素質為宗旨,職業院校的教學,特別是機械類課程的教學更是要與高效服務行業的發展方向密切結合。但是,當前高職院校的教學方法仍有一些欠缺,同時高職院校學生當中大多數基本素質較差,學習積極性差,對理論的接受能力不強。《機械設計基礎》、《公差配合與測量技術基礎》和《機械制造工藝基礎》等一些機械專業課,概念多、理論性強,對這些學生來講,就更為抽象,不易接受。如何通過有效的教學方法把知識、技術傳授給學生,變成學生自己的能力,就變得非常重要。
2 傳統教學方式的弊端
2.1 教、學分離
傳統單一的教學模式下,教師一味的以教材、課本為陣地,對學生進行大量的信息輸出,缺乏與學生的互動與交流,大大降低了學生對課堂的參與。在以往的機械類課程教學活動中,占據絕對主體位置的教師對機械教學認識停留在氣氛嚴肅、強調理論上,把學生置于課堂中心成員以外的位置很容易打消學生積極參與的熱情。這種教與學的分離不僅是由教師的觀念差異造成的結果,更是傳統單一教學模式存在詬病的體現。
2.2 教學效率低下
在傳統單一的教學模式下,教師用以黑板和粉筆為基礎,通過板書和口述進行授課。這種方式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學生對知識的吸收。但在引入新概念和復雜的圖示時,這種方法的弊端便凸顯出來,由于有些概念較長,圖示較為復雜,教師不得不花費大量的實踐和精力在抄寫和繪制上,有時超過整個課堂時間的一半以上。這種做法不僅影響課堂的進度更在一定程度上禁錮了學生的思維,阻斷了學生與老師之間的思想碰撞,影響了教學效率。
2.3 思維僵化、與實踐脫軌
傳統的教學方式以課本為基礎,教師的教學活動緊緊圍繞課本,對基礎知識的加強與深化有一定的作用。然而,科技發展日新月異,教材從開發到廣為運用需要經歷一個時間段,正是這個時間段的存在造成了一些理論性的課程的教材與實踐運用的脫節。傳統的教學模式下,教師對課本的過分依賴容易使學生思維被禁錮,更容易讓學生眼界狹隘,被隔離在新環境下的社會實踐外。另一方面,教師也無法發揮其應有的水平,學生也沒有辦法在這種氛圍下激活自身的創造性思維。
3 新型復合教學方式的優勢
要解決以上傳統教學模式帶來的弊端,很多教師提出在多媒體教學模式下對當前的教學方法進行改革,但多媒體只解決了問題的一部分, 為了徹底解決學生對該課程和該領域的綜合認知水平, 還必須進行教學模式的其他改革。這種形式下,復合教學法就應運而生了。復合教學法最大的特點是在一堂課中摒棄傳統單一的教學模式,采用多種教學法并用的模式進行教學,以活躍學生思維,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達到提高教學效率、與最新社會實踐緊密結合的最終目的。
3.1 問題式教學法
問題式教學法就是在教學中鼓勵學生具有問題意識的一種教學方式。即以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為線索,貫穿于整個教學過程。問題由教師提出,教師在這個階段要以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為前提,發掘學生的潛能為最終目的,來激勵其主動獲取知識。在這個階段,教師不應當幫助學生比較、推理、鑒別和分析。例如《機械設計基礎》課程對于基礎薄弱的學生學習起來較困難,導致很難入門,最終喪失的信心。作為一門新課,可讓學生從生活或生產中找出一個常見機器進行分析,說出它的功能、組成,在提問中有針對性的引入相關概念和知識,讓學生在關注問題的同時獲取新課程的信息。而學生則能通過老師的提問自學教材、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法。通過這種問題式的教學方法還能讓學生把對課本知識零散的、不系統的片段按照內在的聯系和邏輯系統性的整合,大大促進了學生知識體系的構建。
3.2 比較教學法
比較教學法,顧名思義就是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在兩種或是多種彼此之間有著某種聯系的學科或知識之間進行比較研究,從中發現他們之間的共通點和不同點進行分析研究歸納和總結,在求同存異的基礎上努力使學生把握事物特征,掌握知識,培養學習理解能力的一種教學方法。比較教學法有著較為豐富的內容,因為它既可以橫向比較,也可以是縱向比較,既可以是宏觀比較,也可以是微觀比較。在機械教學領域引入比較學習方法,是一種符合機械類課程教學發展趨勢的正確選擇。例如將軸和孔的公差配合與加工制造知識進行聯系和對比,學生可以加強對問題的分析能力,激發學生對內容全方位多角度的比較和鑒別潛力,以學生為主體,教師則從指導位置轉向了思維啟發者和組織者的位置,培養了學生的邏輯思維是,為學生提供了較為廣闊的平臺,促進了學習的積極性。
3.3 可視化教學法
隨著科技日新月異的發展,現代化教學設備的得到了普遍運用。大部分高職院校也已基本實現了現代化教學,其中包括利用網絡資源,采用多媒體教學方式大教學等,這些都能夠在很大的程度上提高教師的教學水平,教師應該結合課本內容,充分利用現代化教學設備的優勢,與學生在課堂上積極展開互動,開發學生的思維,促進學生積極的思考老師所提出的問題。可視化教學法有以下優勢:
(1)多媒體教學特色大大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學習效率;
(2)多媒體教學大大提高了授課效率, 可在同樣時間內傳授較常規教學模式大得多的知識量;
(3)提供了課堂授課和實物教學與實驗教學之間的有機結合;
(4)二維與三維圖形及現場實物教學大大提高了學生的認知能力, 有助于學生創新性思維的培養和創新能力的開發。
4 小結
現代化機械類專業課應摒棄傳統單一的教學法的不足,采用多種教學法并用的方式讓教與學緊密結合,互相促進;提高課堂的效率;打破學生思維僵化的局面,以積極的主人翁的姿態投入社會實踐中。
作者簡介
周金鑫(1987-),男,遼寧大石橋,初級,工學學士,研究方向:飛機制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