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少杰
通過對思想政治工作目標與工作行為活動之間關系的討論和對新時期目標內涵的考察,我們不難看出現階段以目標為導向加強和改進思想政治工作的重大意義。只有圍繞目標、緊扣目標、以目標為導向,才能從根本上把握和提高思想政治工作。
1 方向性
思想政治工作方向的正確與否,直接關系到工作的性質與效果好壞。加強和改進思想政治工作,首先必須確保工作正確的方向性。而新時期思想政治工作目標是以現階段國際國內的社會經濟、政治、文化、生活條件為基礎的,是依據黨和政府的路線、方針、政策的客觀要求所制定的,是思想政治工作具體行為活動的導向,它能把我們的工作引向正確的方向。思想政治工作緊緊圍繞目標的社會主義方向,就能充分體現我們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性質與發展需要,就能為現階段黨的基本路線、綱領和政策的落實起到思想上、精神上的保證作用。反之,如果工作脫離目標,就不僅會造成大量人力、物力、財力的浪費.而且會導致工作結果完全朝背離我們所需要的方向發展,甚至從反面阻礙我們的事業發展,阻礙工作對象思想品德的提高,阻礙全社會良好風氣的形成,帶來嚴重的危害和損失。
2 整體性
思想政治工作是一個系統工程。過程的整體性,是衡量其是否科學的一個方面。加強和改進思想政治工作的整體性.就必須將目標貫穿于工作的全過程,貫穿于思想政治工作每一個階段、每一個環節之中,保證思想政治工作不偏離正確的軌道,提高它的整體性。
目標貫穿于思想政治工作的始終,規定了具體工作行為活動的內容、方法、載體和渠道等的選擇和設計,是思想政治工作整個過程的邏輯起點。這些活動在實施過程中,不可避免會受到各種主、客觀因素的干擾,如果不注意時刻圍繞目標,就極易偏離工作過程的整體軌道,造成大量的內耗和損失,那樣的思想政治工作就不會完整、科學。用發展的眼光看,思想政治工作過程是一個新舊階段連續推進的客觀過程。從時間上說人們思想行為上的矛盾總是客觀存在的,一個矛盾解決了,新的矛盾就會出現,思想政治工作舊目標的實現導致了新目標的確立,目標的連續轉換引導了思想政治工作前后階段的推進;從空間上說,各種長期的、短期的、中央的、地方的、集體的、個人的目標構成了一個目標體系,其中不同的思想政治工作目標相互關聯,從而使實現這些目標的工作過程也相互銜接、成為整體系統中的有機組成部分。在現實生活中,有的思想政治工作不注意工作在連續中的整體性,只知把手頭的工作做完、做好,卻不知把現在的工作與以前的工作、與今后的工作、與別人的工作聯系起來。我們加強和改進思想政治工作,特別要注意以目標為導向來控制思想政治工作的整個過程,從而提高思想政治工作實現目標的整體性、系統性和科學性。
3 應變性
思想政治工作不能“一勞永逸”、“以不變應萬變”,而是要做到隨社會發展需要和人的發展需要靈活應變,必須進行不斷的改進、完善、創新。以目標為導向,可以實現思想政治工作對形勢變化和對象變換的靈敏反應,從而提高我們工作的應變性。
從形勢發展來說,思想政治工作必須具備強烈的時代性,隨著客觀社會條件的變化而變,反應嶄新的時代精神和時代特征,而這些都將集中體現在思想政治工作的目標要求上。如在黨的創立時期,需要大力宣傳馬克思列寧主義,對工人等人民群眾進行啟蒙教育,于是就開辦工人夜校、工人俱樂部以及出版馬列主義刊物等;到了抗日戰爭時期,思想政治工作目標產生了變化,要求徹底清算王明路線、統一全黨全軍思想,于是便進行了整風運動,為我黨樹立了理論聯系實際、密切聯系群眾、批評與自我批評三大優良作風,使黨的思想政治工作理論和實踐都有一個很大的發展。而目前,我國正處于改革開放深入的時代,亟待思想政治工作來保證社會主義事業的順利進行。我們以目標為導向、緊緊圍繞目標的時代要求、根據目標來改進內容、形式、方法,就可以實現現階段思想政治工作對時代形勢的高度應變性,
抓住機遇,創造良好的精神條件和思想文化氛圍,真正承擔起保證社會主義建設事業順利進行的重任。
4 有效性
我們加強和改進思想政治工作,根本目的是為了提高它實現目標的有效性。以目標為導向來開展工作,可以提高其有效性。因為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猴.思想政治工作有效與否,著重要看工作的實際效果,而考察工作效果的根據就是思想政治工作的預定目標。目標是出發點、是導向,也是思想政治工作的歸宿。如果思想政治工作從一開始就圍繞目標來實踐具體活動,能把目標貫穿于每個環節、每個步驟的選擇與安排中,并能隨時按照目標調整工作活動,就能基本上保證有效地實現目標。思想政治工作的效果究竟怎樣,也要根據目標實現的向度、程度方能確定,檢驗思想政治工作有效與否、效果怎樣,都要視目標的最終實現而定。
思想政治工作實現的程度檢驗了工作的有效和無效。通過檢查思想政治工作的結果是否與預期的目標方向相一致,我們可以判斷工作是有效或無效的。如果工作的結果偏離了預期目標的方向.甚至與目標背道而馳——目標需要解決工作對象的思想問題,可是經過工作以后,對象的思想包袱反而更加沉重了;目標需要我們引導工作對象的積極性和創造性,可經過工作以后對象反而更加消沉了,其至對工作根本失去信心了,那樣的工作是無效的,甚至是負效的,沒有起到任何作用,反而耗費了時間和精力,或者引起了工作對象的反感,產生了副作用、反作用。我們改進思想政治工作,提高工作的有效性,首先就要徹底除去這種無效、有害的工作方式。
思想政治工作目標實現的程度也表現為效果的量度。只有具體的工作效果,才可以獎優懲劣有明白的標準,更加令人信服;模糊的效果不僅不利于工作者成績好壞的判斷,還證明了工作過程不夠扎實、流于形式。那么,我們用什么來判斷工作的具體效果呢?如果說思想政治工作目標實現的程度是從定性的角度檢驗了工作效果的話,那么目標實現的程度則是從定量的角度驗證了效果的具體性、真實性。雖然目標一般來說都比較抽象,但只要具體化為一系列定性與定量的指標,就能評定思想政治工作的具體效果,就能驗證出工作效果的是否存在及其優劣程度。所以加強和改進思想政治工作.必須以目標為導向提高效果檢驗、績效評價的科學性,進而提高工作的有效性。
綜上所述,以目標為導向加強和改進思想政治工作,對于我們在現階段做好思想政治工作具有重大的意義。
參考文獻
[1]張久恒.論共產主義理想的導向作用[J];理論建設;1986年03期
[2]徐明善.《鄧小平新時期政治理論研究》,海潮出版社,1992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