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張德明
綿陽有兩張非常重要的世界名片:李白出生地,中國科技城。古巴蜀文化、三國文化、文昌文化、李白文化、大禹文化、嫘祖文化、“兩彈一星”和國防軍工文化……眾多豐厚的歷史文化遺產,是體現綿陽城市個性和歷史文化特色的重要資源。20世紀80年代至今,綿陽本土涌現了一大批風格各異成績不俗的詩人,他們是綿陽歷史文化長河中激蕩的朵朵浪花,他們以敏稅的視角和詩意的筆觸呈現了祖國大地上五彩斑斕的時代生活以及眾生復雜多維的內心世界,他們所具有的獨樹一幟、木秀于林、與眾不同、卓然獨立的內在氣質與獨特追求,與先賢文輩同構,共同提升了綿陽的地域品質,深化著綿陽的文化內涵。
綿陽是一座文化富礦,豐厚的歷史文化積淀與蓬勃的經濟發展及先進的科技實力諸多方面優勢突顯,多樣的地理結構和民族構成促進了人與自然和諧發展、各民族文化之間相互兼容的客觀歷史與現實狀貌;多彩的地方民俗與豐贍的民間文化使綿陽在文化特征上具有開放性、包容性、堅韌性、民族性等眾多特點,屬于典型的四川主體文化。這些極具符號學意義的文化要素深深影響著綿陽詩人們的秉賦、氣質、人品和文品,并使他們形成相當程度的公共認知,如前瞻意識、境界意識和哲理意蘊。女神崇拜的詩歌情愫、向內求善的美學追求、中外文化兼容的文學氣度、進取警覺的生活敏感,使綿陽詩壇在新時期以來的各個時期都有自己斐然的成績,綿陽詩人群落的成功,也給曾經走向低谷的詩壇,釋放了一種信號。綿陽詩人通過不斷激活民族開放、兼容、現代的思維方式,借助自己通靈的藝術心界,產生出了大量新穎獨創、意味十足的詩歌成果。
綿陽是詩歌之鄉,李白自不必言,歐陽修、文同、李調元名震四方。從20世紀80年代開始至世紀之交綿陽詩歌也數次引起過全國詩歌界的熱切目光。他們對新古典主義的探索,對生命意識、語言意識的雙重自覺,使綿陽部分重要詩人融入到了第三代詩寫作的領軍群落。這些橫跨兩個世紀的詩人們有許多可圈可點之處。
當然,客觀地說,當代(本文以20世紀80年代至今從事詩歌寫作的綿陽詩人算起)綿陽詩歌創作的時代背景和其時的歷史時代的種種新變化是密切相關的。20世紀后20年,改革開放日新月異,西方文化潮涌,經濟體制轉型等新景觀,強烈刺激著詩人的情感神經,風云際會的時代,人心、社會和文化環境發生的萬千變化在政治、哲學、民族心理、社會習俗、宗教等方面深沉地作用于眾多詩人的寫作實踐,客觀上促成了詩人們詩歌觀念、書寫方式、美學情趣向現代的演變,新時期各種不同的詩歌主張也激勵著詩歌創作的活躍、不同群體及流派的競爭。所以,綿陽詩歌新時期至今的整體面貌正是在此千帆競渡百舸爭流的歷史潮流之中形成的。
作為當代中國詩歌的組成部分,綿陽詩歌創作的時代歲月,也是具有普遍意義的詩歌現象的縮影,通過綿陽詩群的個案解析,既可以管窺他們的經驗成效,探尋群體的運演規律;也可以采擷其美學營養,為詩歌后學的培育作基礎性鋪墊。綿陽20世紀80年代以來詩歌創作時間跨度長,成員陣容強大且龐大,如果以三十余年的總體人數來統計,在全國有較大影響的有十余位,還有不少省內優秀詩人以及眾多后起之秀。但是,這一群落雖已存在,由于工作性質的客觀制約,仍缺少一條主線相聯;一些詩人雖有創作學緣,但深度的交流卻很不夠。所以,特別需要我們強化對新時斯以來成長起來的綿陽詩人的全面關注,從中尋繹出可將這些詩人串聯起來的魂靈。鑒于此,筆者與幾位教授、博士協同,做了一個有關綿陽當代(這里僅指“新時期”以來)詩歌創作研究的課題,希望借助對綿陽一些具有代表性意義的詩人的簡約披覽,以平時累積的對詩歌創作的膚淺體會,進行一種超越印象式的盤點。爭取能夠搭建一個較高起點的、有一定影響力的較大格局、較大視野、較好溝通、良性交流的對話平臺。作為一個歷史性與共時性并存,傳承與開放同在,并在西部詩壇乃至全國詩壇具有相當實力和影響的特殊創作集群,綿陽當代詩人的集體合影無疑具有深遠的歷史意義和重大的現實意義。同時,這些年來,許多作家、詩人和評論家,表達了對綿陽詩壇的強烈觀照熱情,對綿陽詩壇這一特別群體提供了大量的、持續的給養,產生了顯著而豐富的文學成果。特別是進入新世紀以來,綿陽詩群進入了一個非?;钴S的創作階段,及時回顧他們的創作歷程,跟蹤觀照這一群體的當下狀態甚至未來走勢,對今后探討綿陽文學及形成綿陽的詩歌文學史料同樣具有非凡的意義。
目前,綿陽詩壇呈現出了比較健康理想的生態格局,給人最直觀的感覺是詩人輩出,抒情陣營壯觀。有關人士提供的數據顯示,在這支隊伍中,影響較大與獲得重要獎項的有王爾碑、賴松廷、趙敏、郁小萍、雨田、馬培松、蔣雪峰、野川、張曉林、馮小涓、白鶴林、楊曉蕓、羅鋮,此外,其他優秀詩人還有:蒲永見、溫芬、陳大華、程永宏、謝云、劍鋒、王德寶、黃富敏、布衣、劉強、桑格爾、叢文、海凡、張英、胡應鵬、周薇、良草、張景川、李資富、靈鷲、張益聰、毛毛、甫躍成、雨然,等等。我們看到,綿陽的多數詩人以貼近生活的謙遜恣態和近乎宗教般的詩歌情結,參與人類精神血脈的重建。
文學在人類精神向度的價值求證中其實就是與時間的博奕,它討厭假裝深奧,尤其是詩人更忌諱虛偽。讀者希望看到的是那些文字分行內里留下的生命密碼,讀出純然與粗糲生活中潛藏的善意與悲憫。從這個意義而論,綿陽詩人們共同努力,呈現了喜人的局面,他們中不少人都能視詩為神圣的精神家園與生命意義的寄托形式,并以此為自覺。摒棄游戲與譫妄,真誠譜寫普通人的生存詠嘆調。他們嚴肅而有自尊的寫作,向人生和時間的厚度推進,個人與時代和諧,浪漫與傳統兼有,空靈與素樸共存,雖共語喧雜但和平共處。
我認為,新時期以來,綿陽詩歌至少表現了以下幾個非常清晰的審美流向:
新世紀以來,現實主義詩歌精神,成為了詩歌界提倡重建新詩精神的核心內容。綿陽詩人們在許多詩歌逃離生活背叛讀者的時候普遍能夠及時協調妥善處理詩歌與現實的關系,創作態度嚴謹,從內視視角出發,表達真實生活境遇和感受,開放性地吸納現代性創作元素,使現實主義色彩更加炫目,讓人感到一種生活力度和使命的赫赫存在。綿陽很多詩人的作品書寫民族的大悲大喜和人道主義情懷,特別是汶川地震、蘆山地震之時,其作品切入了令人難忘的國家靈魂和人性智慧,在注重詩性追求和多樣化呈現的同時,飽含民生體恤、國家意志、悲壯的生命意識和使命感,妥善處理好了重建詩與現實精神的關系,使綿陽新世紀詩歌增添了一份厚重和大氣。雨田、馬培松、白鶴林、蔣雪峰、趙敏、張曉林、王楠、海凡堪稱代表。
工作以來,文藝批評一直是我教學之外最重要的副業;然而,在相當長的時間中,我又把自己放逐在詩歌之外,就像維特根斯坦所說,在不能言說的地方保持沉默。這固然表達了我個人對當下詩歌局面的強烈不滿和失望。我一度對詩歌的故意脫離只是意在踐行我對當下詩歌狀態的獨立思考——新世紀前后產生的大量詩歌缺少在工業文明、城鄉生活和人性張揚及生命精神完善之間尋找邏輯。寫詩對許多人而言不是職業,更不能維系詩人的生命,但它作為生命中介入生活參與社會的天然法器,應該是思想和手臂的延伸。由于寫作本文的需要,我比較系統地讀了綿陽詩人的作品,竟發現當代詩在他們這里不僅有了新的血脈和氣質,而且對人的精神面貌、性格特征的把握比較深入,尤其對當下生活投注分寸感的拿捏具有相當火侯。
蔣雪峰因《錦書》而獲四川文學獎,這位李白故里的詩人以無限的深情寫出了不少優秀佳作。面對當下紛繁的生活,對寧靜肅穆的需求正從人們的心靈深處油然升起并成為一種強烈的渴望,走進蔣雪峰的詩歌世界,你可以感受這種渴望是那么重要。雪峰那貌似白雪般淡泊的長句,往往把你帶入更深的遐思:“需要怎樣高貴的品質 熱愛/才配得上大雪的護送和珍藏/在這人跡罕至的山巔/在這被鷹翅反復擦亮的海拔/用稀薄的空氣一道困難和生長/眾生般孤獨/迷茫的雪寶頂啊/翻滾著絮云與滄桑蒼涼/潰敗的群峰,是一些驚慌的鳥獸……在今夜,高原肅穆,萬物吉祥/雪寶頂蒼鷹集合,格桑怒放/誰能挖出雪被埋葬已久的前生/重返真實而又圣潔的故鄉”(《雪寶頂》)??臻g感的寥廓、清冷、寂靜是蔣雪峰的一貫特征。詩中化雪為山的藝術感覺絕非魔術師的游戲,而是源于詩人的一種歷史眼光和哲學視照。粒雪為山,雄鷹咸集,包含太多深重的滄桑巨變,濃縮了太多的酸楚和傳說。單純的空間感是無意義的,讀者需要以此象征心靈空間的悠遠與蒼茫?!陡⒔?、《熱爾草原》、《在沱沱河看見一只烏鴉》、《情殤》、《死亡》、《新蘇武牧羊》、《我經過的日子把我抹去》、《沉船上的一支樂隊》等都是蔣雪峰很優秀的作品,它們表面有一種超然物外富有清教意味的古代飄逸,其實它們表達了對生命去而無返的深深憂郁,詩境因時間的落差變化而顯出悠遠和莫名的蒼涼。蔣雪峰的價值取向是崇尚曠古高風的完美人格,他也是把自己的詩歌精神轉化為生活最高原則的為數不多的詩人。平日里,他試圖使實在的生活趨于平淡和純粹,他的執著似乎在于:理智上當然明知生活的嚴峻和瑣碎,但對生活的體驗,卻又時刻不能失去詩意的感覺。因此,蔣雪峰詩意的奇妙并未妨礙他清醒的追根究底的理性態度。他把感覺和思考恰切融合,既不失詩的清洌之氣,又對靈魂世界有所觸動提升。
在第一時間寫現實生活,對許多詩人而言是相當大的考驗,很多人也不愿意做這樣的冒險。真實的詩歌情境是,很多詩人從不輕易觸碰當下生活,更鮮有高品質的現實性作品產生。馬培松是個例外,他是位接地氣的詩人,對當下生活現實有著獨特的敏銳和深刻。馬培松的《馬培松詩選》、《發給自己的詩歌郵件》等詩集,似乎是一種宣言,也是一種兆示,更是一種新的姿態。在詩歌騎手不斷離去的時代,他躍出沉潛的水面,呼出自己按捺已久的一大口氣。兩本詩集對馬培松來說僅是小試牛刀,還不能代表他遠矚的目光,但它們使詩人的詩品和詩名躍上了新的層面。以我粗淺的觀察,馬培松獨立書寫,不歸屬任何流派,他用溫和良善的目光和襟懷撫摸著周遭目及之物事,冷靜地看,溫暖地寫,在人們熟視無睹的雞零狗碎中揭示潛伏的詩意。寫作二十余年的馬培松已然成熟,具有開放性的詩品。馬培松在《我已走在秋天的路上》說:“現在,我唯一要做的事/就是寫詩?!痹诜彪s的行政事務之余,他傾注了幾乎所有精力鐘情于詩?!队^音》、《今夜》、《暴風雨奔跑的人》、《同學會的故事》、《磉磴》、《清明》、《貝爾森先生》、《舊時記憶》、《大雨》、《此時不去想沉重的事情》、《老街》、《拾穗者》、《雨天》、《星星在窗外》、《紛紛揚揚》、《生》、《西藏印象》,等等,都是馬培松獻給詩壇的佳作,我們看到的情境親切、和合?!爸形绲霓r田里/日頭離生活最近/男人在低頭拔草/一邊拔,一邊把拔下的雜草/丟向熱鍋似的田埂/種滿番茄和黃瓜的田園/……熱辣辣的空氣中/……在隨手打掉幾朵謊花的當兒/伸伸腰/火紅的太陽∕正燃燒在你的頭頂”(《中午的農田》)。馬培松是典型的現實主義詩人,他總是在現代人的生活實境中尋覓神性的輝澤,他不把詩歌視為靈魂的獨語,而是盡可能從眾生熟識的現實圖景或語境中提煉作品之魂。他是這個物欲橫流的時代醒得較早的守門人。這種方式和態度使馬培松的創作不會有轟動的大舉動,也注定不會成為速榮的詩人,但卻有了一種成熟的詩歌風度,保證詩歌本身的價值含量不會走低貶值,那種靈動機智的情思經驗,客觀化的呈象技法,值得人們深思。
詩歌價值的實現,僅靠詩人主體的修行是遠遠不夠的。詩人應該從躋身世俗生活的尷尬與藝術上的刻意求新的分裂中掙脫出來,決絕地拋棄虛榮、懦弱、偏狹、功利的哈哈鏡與變色鏡。但有趣的是,許多詩人發現,當以詩歌自娛自樂之時,詩人的雙臂探出了自己生存的天空,而當以詩參與現實的時候,則發現自己是那么的蒼白無力。一個根本的原因是詩歌沒有真正切入生活底層,插進靈魂精神的內核。詩人無論展示蠅營狗茍或脂膏頌辭,重要的是要讓人看到生命的希望和價值,讓人感到良知的存在。上世紀80年代初就開始創作的雨田是綿陽詩壇另一個重要代表,他的詩歌成就早已為學界關注。雨田對詩有著自覺的擔當、責任和追求?!八脑娪兄嗟膶ι鐣?、歷史、人生、命運、生死、愛憎等的思考與追問”(孫琴安:《中國詩歌三十年》,上海社會科學院出版社,2013年8月第1版,第58頁)。面對技術主義的全面肢解和物質利益的盤剝利爪,雨田把叛逆安放在心靈的維度上,將目光牽回體內,把語言交給靈魂,將想象浸泡在情感中,為情感的奔放而祈禱,為內心的疼痛而歌吟。他把詩歌視為心靈私語和情感之弦的顫動。雨田用詩歌書寫這個時代的喧囂與斑駁,好像釋放著荒誕夸張的閱讀快感,可細讀之后發現,他寫的那些文字隱疾,既不夸張也不荒誕,甚至我們就可以幫其再添一些猛料以增加其作品的真實。他實則是以狂歡的敘述在表達自己嚴肅的批判。《斷章:嶄山村紀實》、《北京的冬日》、《雪的懷念》、《獻給自己的挽歌》、《懷念自己的烏鴉》、《麥地》等,一長串名字足以說明一切。雨田希望以心靈構架、用信仰支撐、用理想呵護、用憐憫澆鑄一個詩的世界,正是這種內在隱秘的堅持,使他的書寫流淌著生命獨特的氣質。“無形的烏鴉撕破藍天 同時 也肢解著我的夢境/其實 街道上的殘雪什么都沒對我訴說/而我在克拉瑪依真的不敢邁動雙腳 怕邁出去/就會踩著那些亡者的足跡 我的確不愿/用傷痕太多的手去觸摸另一種疼痛 空中飛翔的鴿子/永遠不能破解我內心深處的迷團陽光在這里/傾斜過 留下的只有無聲的哭訴和千百萬個問號……那場大火燒掉的不僅僅是房子和幼小的生命/仿佛在天堂 時間在等著那些孩子的快快成長”(《過克拉瑪依》)。詩已指涉生活中非常重大的皺折之處,介入了時代的良心,顯示詩人對生命的遭遇關懷和命運擔待,個人寫作超越了個人,日常生活的自動敞開透著平淡而豐滿的詩意光芒。這使我們產生聯想:面對恢宏的現實中精神領域的嚴重缺席,還有什么比個人化詩歌人格更為完整尊貴和激動人心!
真正的詩人應該對時尚和流行保持足夠的警惕和距離,冷靜沉著、心平氣和,淡化江湖氣,鐘情于詩歌自身品位的經營。詩歌是生命內在的自我抒發,詩人活著應該對得住自己一身骨頭,詩歌是靈魂與靈魂的握手,它表達詩人對理想生命模態的企望,而真正生命意識的覺醒,則需要我們有更深刻的穿透更清醒的理智更強大的勇氣更健康的心理去打磨那粗劣原貌的萬千現實。白鶴林的詩歌在這方面作得極好。我發現,洋溢在白鶴林詩境中最持之以恒的主題,乃是對生命的拷問和人生的探索,他常常是在車馬勞頓間隙,情緒抵達,傾瀉而下,不事雕琢地將情緒符號化。值得特別提及的是,新世紀以來,白鶴林工作數次變更,但這并未改變他詩歌寫作的任何狀況,相反,每到一處,他對生命的省悟與感慨就層層疊加,不重復,不輕率,把真誠的激情直訴筆端。白鶴林是位早熟的漢子,敏感的詩人,他對于社會的觀察、情感的體驗、藝術的感悟,有著刻骨的心靈撞擊,特別是他對生命價值、生活真相的詰問,與其年歲極不相稱,甚至與他的學養和生活域地極不相稱,令人驚詫!《與同一條河流相遇》、《夢》、《電影和一條狗的生平》、《市郊之歌》、《書·記憶》、《病態的春天》、《悲傷》、《我隨口說出了時間》、《一個人的祖國》、《北行記》、《先知》、《秋風辭》、《黑夜傳》等,都是白鶴林非常優秀的作品。“噩夢已經結束/一只電影中的猩猩,曾經學會/穿禮服、干活,甚至調教它的女兒……而一條狗的生平,是如此平庸/像我早年在鄉下的生活/從來沒有莫名的恐慌,和擔心……又一個臘月,狗終于死在地里/(死因是誤食老鼠藥中毒)/我在那年/搬進了城里,從此很少回去/并學會了穿西服、干活,和抽紙煙。”(《電影和一條狗的生平》)。白鶴林是一個把詩歌活動與現實生活結合得相當完美的詩人,注重與現實的情感對話,更強調對入世之中生存情感的表達,盡管這種感受常常令詩人感傷無比、無可奈何!白鶴林不是鉆在詩歌象牙塔中的人,不是無痛呻吟、矯揉造作的詩人。他的詩作是一個行者在金錢至上的潮流中的節律表。白鶴林詩作的價值,在于他對生活對生命對藝術從始至今抱著誠惶誠恐的態度,他的一些佳作與靈魂相通,具有傳承的意義,從這個角度上說,他是一位真正的詩人。
市場經濟的勃興強烈影響著敏銳的詩人,綿陽一批詩人反應是迅速的,他們反映轉型的社會和表達覺醒的自我,抖露人類精神的危機,這一詩歌行為把地處西部的綿陽從詩歌方面一下子推向了全國前臺。綿陽詩人以各自不同的創作個性和詩歌標準審視當下詩歌的動作要領,作品豐富,傳播廣泛,以另外的形式從整體上彰顯了綿陽新世紀詩歌創作的成果與實力。
20世紀80年代形成的詩歌造山運動使詩歌在一定意義上得到了空前的解放,但在今天看來,它相對于后來的詩歌大戲而言,充其量只是一次預演。商業社會對詩歌文化的破壞遠未停止,直接的后果則是詩歌的生存空間受到日益嚴重的威脅,拯救和捍衛詩歌成為真正詩人的本能反應。面對精神理性的無序狀態,對價值體系康復的渴望,對美與善光芒的含淚涂抹,成為詩人對抗喧鬧世界精神沉淪實況的最強勁反彈。這些詩人是不會被忘記的:野川、張曉林、劍峰、雨田、王爾碑、馬培松、馮小涓、蒲永見、溫芬、王德寶、張英、黃富敏、彭成剛、海凡、趙敏等。這些詩人不厭其煩地在寂寞中復述現實社會與人性中日漸生澀的光輝——人類理性精神,其中包含清晰的對責任、關懷、愛、自我、歷史、現實的廓清性思辨。
野川是一位極其注重自我心靈修持的詩人,他特別關注現實事件在自己心靈上的瞬間感受,感性包裹與理性支撐皆而有之。《理由》、《有一種力量想把我舉起來》、《立秋之后》、《從屋頂滾過的雷霆》、《命令》、《花要開了》、《童年的螃蟹》、《現在它是一個傷口》、《卻把憂傷投射在原野上》等均是野川的重要作品。閱讀這些作品讓人感到是一種心靈私語的密談,其間,野川特別醉心于言語的修煉和情感的復調演奏,話語包蘊詩人大量的審美信息。一般而論,絕大多數詩人,大都做到了尖銳,卻做不到廣闊,做到了深刻,卻失去了親和,讀野川的詩往往有兩者皆備的快意。“不需要記憶,不需要夢想/在這里,你只需要感到自己/依然存在。風從四面八方吹來/你只需要敞開自己,天越來越高/地越來越闊,所有事物不過是你……你只需要順著風,把自己拋出/或者逆著風,把自己抓住/你就會感到自己:是泥土,是石頭/是青草,是一切事物,無始無終/與天地一起,共用一顆亙心?!保ā赌阒恍枰械阶约阂廊淮嬖凇罚R按ǖ淖髌焚A藏豐盈的生活感受,以其隱忍、曲折的方式投射著詩人對生命意義的個性詮釋,以及對存在的深沉思考。野川令人驚悸的才情凝結著深深的憂郁、敏感、哲思和想象。野川的這種努力不為別的,大抵只為在喧囂而至的時尚中建立一種恒定的品格。這不是一般詩人能夠做到的,它透示著野川對生命精神哲學的刻骨體悟,換種說法,也體現了詩歌在個人化寫作中所企及的深度。
海凡的職業使他的感受力非常靈敏,他觀察事物細致入微,對生活的燭照有著獨特的視角,他謙虛內斂、溫情脈脈、輕聲細語,從其詩風字體就可感覺一種純樸可愛,但這并不妨礙他對當下現實與人生況味準確的判斷、定格和記錄,詩風舒緩或鋒利,以哲理方式轉瞬把讀者置于一種更為深遠的人生歷史和現實情景之下,感動之余,讓我們再次思忖什么才是真實可靠的值得信賴的寫作?!熬炊Y
北川/我們以史無前例的虔誠/將一面潔白的心旌/高舉過頂……面對那場滔天劫難/在生與死的關口/你們用圣潔靈魂/書寫著無疆大愛……讓美麗清幽的羌山峰巒/永遠飄飛美麗的羌紅……”(《敬禮北川)?!睹娉S海,我含淚歌唱》、《寄情紫荊花》、《詩祭汶川》、《純情的歌手》、《風中的回望》等都是海凡的優秀代表作品。他的語言顯得干凈、單純,他用冷抒情來完成現時性記錄。
張曉林編輯的身份并未使他的詩人身份被人遺忘,他是綿陽出道較早的詩人,其作品用娓娓而來的語調,傾述他對人生世界的領悟。斑斕的人生經歷,使張曉林的詩歌路途和風格經歷了明顯自覺的轉變,他以吟詠天山風光邊防營地步入詩壇,再把視野從空曠、遼遠轉到都市生活的瑣細、微觀上來,詩風為之一變:不再奔放、熱情洋溢,而是趨于平實、簡約、冷峻,這顯然不僅是形式上的變化,更是詩人思想情懷、心境的變遷在外觀上的自然呈現?!白陂T口,眼光很遠/卻又視而不見/種子的聲音/玉米葉子的聲音/已在臉上走動/手指插進泥土/溫熱的感覺深入內心/如此實在/為什么我們一代代苦守著/紅土和家園/為什么我們精貴的血汗/終日拋灑/我們蒼涼的淚水/在持久的旱季熊熊燃燒/我們擦拭犁頭,或者/鐮刀/動作老道而精細/就象把握著種子的發芽過程/就像在空氣的沙子中/計算莊稼的成色。”(《等待季風》)。作為一位五十余歲的詩人,張曉林和新一代的詩人不同,他不會像年輕詩人那樣,徹底丟棄傳統詩歌觀念而尋找自己那份自由,作為一位歷練人生的詩人,他又擁有年輕人所不具有的舉重若輕的雅量。
新世紀以來,詩歌寫作出現了自覺和被迫兩種模態,多角度、多向度的探索進一步顯得重要,日常生活向內轉成為舊話新提,個人化寫作被賦予全新的意義。這些詩歌已不滿足一種個人吶喊和私意傳達,詩人們竭力從僵硬呆板的生活中尋覓可貴的柔軟,盡力將越來越稀薄的感動輸入詩境。他們以安靜的姿態和拒絕平庸的努力向詩壇發出新的呼聲,保持著自己的精神尊嚴。綿陽詩人中,劍峰、靈鷲、桑格爾、劉強、張小外、布衣、謝依靜等成為代表。
靈鷲是近年成長起來的頗具潛質的女詩人,與詩歌的偶然相遇是她最幸福的享受,她歌吟的是生命中永恒的美——愛與真誠,她關注的是人們內心細微的震顫。靈鷲以詩構筑起一個獨立自足、精致澄明的女性世界,她的詩是純粹的女性詩歌,她感受世界、生活時始終散發著溫柔氣息。這些年靈鷲寫出很多優秀之作,如《旱季》、《反證》、《和陌生人一起跋山涉水》、《我和我的泰戈爾》、《把云塞進耳朵》、《“捧”的藝術》、《城市行為藝術》、《歡笑的村莊和流淚的精神貴族》、《我像兒童一樣在做夢》、《二的藝術》、《偏差》、《長虹的盲道》、《探親》、《夢》等。 “我從你身上飄過/我聞不見堅不可摧的藥水味/堅不可摧只適合諷刺不懂生活的人/我們在一張床上蛻皮……我們開始剔骨 說反話……我越說越發現自己難以爬上樹梢/去摘下理想中的果子……或許你愛上的只是一堆雌激素…… (《反證》)。詩中苦澀的美好和猶豫的堅定盡顯,這或許是靈鷲情感詩的文體結構??少F在詩人以小小的年紀超越了對一般情愛書寫的價值匡規,使她義無反顧把個體書寫放在更廣闊的時空之中,深化對整個人類生命存在的思考,在淋漓的詩章中,完成自己渴望已久的爬升。靈鷲為人為詩的可貴之處在于她目前為止還沒有去趕浪潮湊熱鬧,盡管這些年隨作品影響不斷擴大,她多少也有些名氣,但她始終記得自己是寂寞的靈鷲。因此,她除用詩歌和別人交流之外,向來寡語少言,這是可貴的人品和詩性。
劍峰的工作性質使他成為綿陽詩壇冷靜的旁觀者,但又是一位勤奮的耕耘者,作品不少。他將語言附著在情感的流程中,以情感的準確陳述來顯示詩人的靈動之感?!把┰邳S昏降臨/余暉拂動群鴉的影子/一半晦暗,一半光明/仿佛一切夢境……活著是對雪破碎的表達/我們的身體/承載對速度的欲望/從城市的立交橋各奔東西?!保ā堆┰邳S昏降臨》。作品把抽象的物質具象化,溫馨而略帶憂傷,惆悵而不絕望,綿綿之中浸潤著善良而又韌性的品質。 《給父親》、《世紀之門》、《家》、《春天的葬禮》、《節日夜景》、《林蔭道上》、《藍房子》 等也是劍峰的優秀之作。這些詩歌中,我觸摸到的是一位歷經世事的詩人看待生活、人生深邃而又簡練的目光,劍峰詩里沒有某些年輕詩人的矯飾、囂張、漫無邊際與把玩,有的都是堅硬的極富質感的對清寂生活的提取,他平和地表達有意味的生活和自己的精神狀態,隨意松馳的陳述中蘊含著大悲憫和感受的大深度。
花了大量時間閱讀綿陽詩人作品之后,我以為綿陽詩歌創作也存在一些不足:其一,部分詩人的學養存在不足和差距。有的詩人有精進態度,以閱讀和創作自救,但一些詩人無此自覺;其二,缺乏相互砥礪的態度,沒有一種本質上的謙和,外在溫恭,內里狂野,存在自信和自卑相互重疊的情形;其三,由于各種原因造成的彼此隔絕使其中一部分詩人有閉門造車自我抄襲之嫌,有人甚至因找不到突破而退出寫作;其四,評論的停滯或缺失使詩歌創作單聲演奏,難以形成合唱之勢。
限于篇幅和時間,本文不可能對新時期以來整個綿陽當代詩歌進行全面的完整闡釋,對未及論述之詩人、作品一并說聲抱歉,一家之言,盡請批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