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鑫浩
(沈陽農業大學 外語教學部,遼寧 沈陽 110866)
1、傳統大學英語精讀課程課堂式教學存在問題。傳統大學英語精讀課程的設計一般以教師為中心,往往采用“填鴨式”教學方式,教師講授,學生被動聽課。在這樣的教學方式下,學生只是被動的獲取知識,難以發展其主觀能動性,長此以往,學生就很容易失去對英語的學習興趣。2、大學英語精讀課程引入網絡技術的優勢。①提高了學生學習的自由度,增加了學習主動性:傳統的教學中,學生只能在固定的時間和地點進行學習,時空局限性太強,因此很多學生容易厭倦,從而不利于學習。但是網絡平臺的引入,能夠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和主動性,從而自發的學習。②拓展學習內容:在傳統的英語精讀課堂中,教師只能在有限的時間內講授有限的知識點,但在引入了網絡平臺后,教師把課程的所有相關內容放在平臺上,學生們可以在課下任意下載閱讀,達到了有效擴展學習內容的目的。③學習選擇性增強,有利于學生的分級教學,提高學習效率:由于非英語專業自然班的學生的英語水平有所不同,對英語知識的接受能力也不一樣。在網絡平臺下,英語教師可以根據學生英語水平層次的不同,為其制定不同的學習目標和計劃,在網絡平臺上添加不同難度的學習內容,讓學生根據自己的英語學習程度自由選擇學習內容,使英語精讀教學更具有針對性。3、計算機網絡引入教學的趨勢。隨著計算機和網絡技術的廣泛應用,在現代教學中引入計算機網絡技術,搭建教學網絡平臺勢在必行,這既符合《大學英語課程要求》的明確要求,也滿足大學英語教學改革的迫切需要。加強計算機網絡在大學英語教學中的運用,促進英語網絡教學平臺建設,可以有效提高英語教學質量。
1、教學目標。①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增加學生對于英語學習的興趣;②有效利用網絡平臺,拓展學生的學習內容;③促進師生間和學生間的互動,增進彼此了解,提高學生學習效率,改善教學質量。
2、教學內容。網絡平臺下的大學英語精讀課程有效地擴展了教學內容,內容不僅包括教材上課文中的知識點和課后習題,教師還可以通過網絡平臺建設英語資料庫,發布包括文本、音頻、視頻、圖片、幻燈片等多種形式的關于課文的相關資料。同時,教師還會及時把每章課文的教學大綱、講義和課件發布到平臺中,供學生課下鞏固知識、自主學習。
3、教學方式。采用交互協作式的學習方式,將學生分成小組,在課前使學生通過小組的形式對課程的某些內容進行資料的搜集整理,對課程相關問題進行研究討論,既培養學生們的信息搜集能力,又培養其團隊合作的意識,有效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
4、教學手段。以網絡平臺為輔助教學手段,要求學生在課前通過網絡平臺獲取課程的相關資料、預習課文,課后再通過平臺對知識進行鞏固,以及本章內容的考核。同時,教師也可以通過平臺上的社區功能向學生布置作業,學生也可以通過該功能向教師提問或者同學間對某一問題進行探討。
5、教學過程。試點班級進行大班教學,每單元4學時。我校引進的新視野大學英語網絡平臺作為輔助教學手段,學生需要每周至少登陸平臺一個小時,完成網絡平臺上的學習內容。課前,學生需要登陸平臺對將要講授的單元進行預習工作,牢記單元后所列出的單詞、短語,了解單元中A課文的大致內容,獲取文章的背景資料,掌握其中列出的知識點,畫出篇章理解上存在困難的地方,留待課上解決。同時,學生還需要在課前熟讀課文,完成課后習題中的文章理解部分。授課的4學時分成兩部分。前兩個學時主要用于A課文的總體講授與重點問題講解,后兩學時的第一課時用于解答學生在學習本章A課文時遇到的困難,講解課后的重點題目;第二課時用于介紹本單元所涉及的閱讀技巧,并簡要講解B課文。前兩個學時中,鑒于學生在課下已經對文章進行了預習,講授的重點放在單詞詞組的擴展、應用,重點語法講解及文章的整體講授上。并在授課過程中對學生的預習情況進行檢查。課后,要求學生再次細讀A課文,完成書后及網絡平臺上的習題。同時,將B課文留做作業,要求學生將其作為快速閱讀進行學習。
1、學生自覺性有待提高。網絡平臺下的精讀課程需要學生在課下自行利用較長時間登陸平臺學習,而個別學生主觀能動性較差,并沒有按照教師要求在課下在網絡平臺上進行規定時長的英語學習。2、對硬件設施要求較高。網絡教學需要先進的計算機和網絡技術的支撐,學校需要投入大量資金建造網絡教學學習教室供學生在課余時間使用。而一旦計算機或者網絡出現故障,對教師教學和學生學習都會產生很大影響。3、教學平臺的建設有待提高。存在部分學生利用平臺軟件設置漏洞掛機偷懶,虛假學習的情況。這些問題除了需要教師加強監督,設計更好的評價體系外,還需要對網絡平臺進行進一步的建設。
總結:筆者在過去兩年中在所在大學本科院校的兩個專業對大學英語精讀課程進行了網絡試點改革實踐,通過與平行班級進行對比,對大學英語精讀課程搭建網絡平臺后獲得的成果做出總結。網絡試驗班的學生們普遍提高了英語學習的主觀能動性,更喜歡思考、發言,英語學習的思維方式及學習習慣產生了變化,英語精讀課堂變得更加輕松活躍。綜合而言,作為輔助手段引進網絡平臺可以有效提高大學英語精讀課程的教學質量,優化課程的教學效果。通過搭建網絡平臺對大學英語精讀課程進行輔助教學也是一種先進的教學方式,這種教學方式需要教師和學生雙方長期辛勤的付出才會取得成功。
[1]王芬、羅赟梅.網絡環境下的大學英語精讀課堂教學模式探討[J].北京農學院學報,2007(6):212-214
[2]劉思陽.網絡環境下英語精讀教學體系改革[J].教育與職業,2014(2):121-122
[3]胡少紅.構建英語網絡教學平臺,提升大學英語教學質量[J].教育科學, 2014(3):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