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順英
(吉林省圖們市規劃管理辦公室,吉林 延吉 133100)
首先,城市規劃。在城市化發展進程中,城市規劃作為核心內容,是城市建設的重要保障。通常而言,城市規劃作為行政計劃準則、計劃標準的綜合模式。在計劃過程中,涉及社會發展、全面性與個性的設計方式,以不穩定性、前瞻性與全面性的控制力度,滿足城市化建設需求,預防、控制城市建設相關矛盾與問題,保證城市規劃能夠順利、正常運行。
其次,公共利益。處于當前社會中,公共利益被人們普遍接受,一切為保證國家根本利益。然而,針對城市公共利益,尚未明確定義、界定,工作規范與認識標準也不夠系統、全面。近些年來,城市化進程、城市規劃步伐不斷加快,各類城市建設問題逐漸突顯,在城市規劃中,必須全面性、系統性分析公共利益,以公共利益為行動指標、指導依據,進而推動城市化建設發展,為城市規劃提供全面、科學的保障。
城市規劃屬于公共性決策問題,關系著利益分配,城市規劃最終目標就是實現公共利益,然而這種利益,也在實際利益分配格局中有所體現。所以,針對利益分配,利益主體互相競爭,實現自身利益最大化,也是城市規劃的矛盾,由于多種因素影響,公共利益實現難度逐漸加大。
首先,政府失靈。針對城市規劃,政府作為公共權力所有者,行使公共權力時,在政府決策過程中,與科學決策軌道逐漸偏離。根據我國城市發展實情,城市規劃主要為行政首長所決定,部分行政首長依靠個人偏好、政績意識,實施城市規劃。對于城市規劃賣地收入,也可作為政府財政收入來源之一,也影響了公共利益。對于部分城市規劃,隨著行政首長意識變化,而不斷變化。甚至部分新任首長,為提升政績水平,推倒重建規劃項目,導致大量公共財政浪費,進而嚴重影響公共利益。
其次,技術失靈。針對傳統決策模式,我國公民處于一種被動、消極狀態,公共政策只屬于精英層價值觀,并非屬于公民利益。可以說,整個決策為由上至下模式,在決策模式中,城市規劃技術主要為政治精英服務。大多數規劃師為利益集團、政府雙重服務,即使為小區進行公益服務,并未確保弱勢群體利益。所以,城市規劃者屬于利益集團服務者。
第三,市場失靈。在城市規劃中,具體利益群體作為博弈、競爭主體,根據市場原教旨主義,通過市場化競爭,將個體利益競爭逐漸轉向公共利益。然而實際情況為,實際利益主體一味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經常忽視、損害公共利益,利益集團為追求自身利益,利用強力公關手段,吞噬公共利益與變更規劃問題經常出現,弱勢群體利益無法得到法律保障、公平對待,有效腐化政府官員,違反公平競爭原則,導致市場失靈,對公共利益造成嚴重影響。
首先,通過科學決策,有效解決政府失靈問題。針對政府失靈問題,不能完全取代政府角色與公共權力,把城市規劃與科學決策并軌,提升公共決策水平,促進公共利益實現。其一,限制政府土地財政行為。針對部分城市政府,為拓寬財政收入渠道,尋找土地級差收入,把賣地收入作為財政主要收入之一。針對城市規劃,不重視普通公眾利益、城市整體利益,盲目擴大城市框架,通過強拆手段,對公眾個體利益造成損害。所以,立足經濟與長遠發展角度,限制政府自利行為,合理界定城市利益。同時,需限制行政首長意志,使個人決策逐漸轉向科學決策,與實際利益、現實生活息息相關,若僅依靠個人偏好、個人能力,很難確保公共利益。所以,限制行政首長意志,利用程序、制度,限制個人政績意識,創造良好的科學決策環境。另外,強化廉政建設,由于城市規劃與各方利益相關,若無法確保政府廉政建設,極易出現權錢交易問題,更加無法實現公共利益。因此,強化廉政建設與反腐力度,逐漸提升反腐實際效果。
其次,提高公眾參與力度,解決技術技術失靈問題。針對技術失靈問題,是城市機制突出問題,不能否定技術權威,由于城市規劃屬于一門科學,城市規劃技術性、專業性較強。與規劃師實際操作緊密聯系。針對決策民主,提高公眾參與度,需強化規劃合法性。同時,提高工作參與度,有效平衡各方利益關系,在公共利益界定上,可降低社會沖突,減少資源浪費。目前,我國正處于發展階段,提高公眾參與度,立足法律地位,解決技術失靈問題。同時,充分發揮實質性規劃,提高公眾參與度,尊重公眾醫院,有計劃性、有組織性聽取公眾意見,根據嚴格程序,不斷反饋公眾意見,立足征詢與立項、修改與創制方面,提升公眾高質量參與,發揮公眾監督,避免修改盲目性與隨意性,防止公共利益遭受損害。另外,提高信息公開度,確保公眾知情權,若僅為規劃師操作與政府創意,不能保證公眾利益,處于暗箱操作下,極易出現權錢交易問題,對城市公共利益造成嚴重損害。因此,提高公眾參與力度,解決技術技術失靈問題。
第三,完善法制建設,解決市場失靈問題。城市規劃屬于政府行為,政府主導市場運作,在利益配置中,屬于互相競爭市場。在市場競爭過程中,展開公平競爭與公開競爭,需遵守相關法律,特別是普通公眾、利益集團的利益競爭,需完善法律法規,建立自由競爭市場,通過完善法制建設,加強立法界定,健全征用補償與公益征收體系,健全司法救濟體系,解決市場失靈問題。
綜上所述,隨著社會經濟快速發展,我國城市已步入城市化的快速發展時期,城市規劃作為城市發展的重要內容,必須全面性、系統性分析公共利益,以公共利益為行動指標、指導依據,進而推動城市化建設發展,雖然存在市場、技術、政府等失靈問題,但通過科學決策,提高公眾參與力度,完善法制建設等一系列舉措,可解決這些問題,不斷促進城市規劃科學發展。
[1]石楠.試論城市規劃中的公共利益 [J].城市規劃,2004,28(6):20-31.
[2]蘇騰,曹珊.城市規劃中的公共利益困境[J].規劃師,2007,23(8):52-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