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 輝
(江蘇省泰興市第一建筑安裝工程有限公司,江蘇 泰興 225400)
所謂大體積混凝土就是指澆筑量超過1000立方米或混凝土結構實體最小尺寸超過2米的混凝土,混凝土結構由于水泥水化熱相對集中,內部的溫度急劇升高,導致混凝土出現裂縫問題,另外采用的澆筑方法為鋼筋澆筑,很容易導致構件出現孔洞、混凝土麻面等問題,對工程的整體結構都帶來了很大的安全隱患。
1.1 產生麻面的原因。混凝土麻面就是指缺漿導致混凝土表面出現很多小坑,使表面粗糙不平,導致麻面出現的原因分為三種。其一,模板表面沒有處理干凈、粗糙不平,當拆模時就會導致混凝土表面破損;其二,拼接模板時不仔細,導致模板之間存在縫隙,在灌注混凝土時就會產生漏漿;其三,沒有充分振搗混凝土,導致混凝土中的氣泡沒有排干凈,在模板的表面造成缺損。
1.2 預防方法。在進行混凝土的灌注之前一定要把模板表面處理干凈,不能留有積水;要保證模板拼接的緊密性,不能留有縫隙,如有縫隙要立即填實,避免漏漿;在振搗時要依照相關規程嚴格操作,不能漏振,要把混凝土中的氣泡完全排除。
2.1 產生漏筋的原因。漏筋就是指鋼筋混凝土結構中的主筋、副筋、篷筋暴露在空氣中,導致漏筋出現的原因分為三種。其一,在振搗混凝土時,鋼筋墊塊偏移或墊塊太少甚至偏移,導致鋼筋同模板緊貼在一起;其二,混凝土的構成材料不合理,致使混凝土出現離析,導致缺漿或漏漿;其三,在振搗混凝土時,模板不夠濕潤,缺水會導致混凝土在拆模時殘缺不全,鋼筋裸露。
2.2 預防方法。在灌注混凝土之前先要做好保護層的準備工作,安置好鋼筋墊塊,通常情況下,每隔1米就要在鋼筋上安置一個水泥砂漿墊塊,同時還要保證模板足夠濕潤;混凝土自由傾落高度不能大于2米,如果超過2米要使用溜槽或串筒等來下料;混凝土的拆模時間要要依照試塊的實驗結果決定,拆模時間不能過早;在操作的過程中要灌注鋼筋的狀態,如果脫口或踩彎要立即進行調整,綁好脫扣。
3.1 產生孔洞的原因。構件內部孔洞就是混凝土內部存在空隙,導致孔洞出現的原因分為三種。其一,鋼筋混凝土密集處妨礙了混凝土的灌注,致使模板中出現空隙;其二,攪拌混凝土不充分,導致砂漿分離;其三,振搗混凝土時沒有依照標準工序進行,造成漏振。
3.2 預防方法。首先在對于鋼筋混凝土鋼筋密集的部位用細石混凝土進行灌注,保證模板間的縫隙都能充滿,要依照振搗標準進行振搗;其次灌注混凝土時不能離析,自由傾落高度不能超過2米,要避免雜物摻入石砂中,如果有要立即清除,提高監督和管理的力度;最后對于澆筑混凝土中有孔洞的位置要進行上報,制定合理的方案進行修補。
4.1 產生蜂窩的原因。構件表面蜂窩就是指混凝土疏松,表面出現蜂窩狀的孔洞,導致蜂窩出現的原因分為四種。其一,混凝土的配合比不科學,各類組成材料計量不準,用水量沒有控制好;其二,混凝土的攪拌不充分,振搗不密實,導致混凝土的粘合性能較差;其三,在混凝土下料時沒有依照標準進行,導致水泥漿沒有振出,混凝土出現離析;其四,在振搗的過程中模板偏移,導致灌注時出現漏漿。
4.2 預防方法。首先在混凝土的配料上要嚴格依照配合比進行配料,在下料時混凝土自由傾落高度不能超過2米,如果超過要通過溜槽進行下料,在混凝土攪拌時要充分;其次在振搗混凝土時要采取分層振搗的方式,振搗棒要插入下層混凝土中5厘米左右的位置,保證上下層混凝土之間充分的結合,振搗直到混凝土不再下沉、出現氣泡為止;另外在振搗的過程中還要注意是否有漏漿的現象出現,如果有要暫停灌注,及時進行修補。
5.1 產生裂縫的原因。通常情況下,在澆筑過程中出現裂縫的原因分為兩種,分別為收縮裂縫和溫度裂縫。所謂收縮裂縫就是混凝土在硬化時出現很大的收縮應力,如果收縮的應力大于混凝土的極限抗拉強度就會導致收縮裂縫的出現。所謂溫度裂縫是由氣溫的變化以及水化熱導致的,混凝土斷面比較厚,表面系數相對較小,水泥在水化時出現的熱量不能有效散發出去,導致混凝土結構的內外溫差較大,進而產生溫度裂縫;另外溫度的驟降也會導致混凝土內外溫差加大,出現溫度裂縫。
5.2 預防方法。對于混凝土澆筑的裂縫問題,一方面要滿足強度增長的需要,另一方面還要通過控制溫度和抗拉強度來避免溫度、收縮而導致的裂縫,具體分為以下四點。其一,為了使混凝土的內外溫度差低于20度,可以采用控制混凝土表面溫度的方法,例如在混凝土表面覆蓋草袋等保溫材料。其二,可以在在混凝土表面安置抗裂鋼筋網片,從而提高混凝土的抗拉強度,避免混凝土收縮而導致的裂縫。其三,采用內部降溫的方法來控制混凝土的內外溫度差,內部降溫就是在混凝土中埋設水管,通入冷水來降低溫度,注入冷水的工作要在澆筑完成之后就進行,能夠及時避免混凝土的開裂。其四,由于混凝土的中心溫度同表面溫度、表面溫度同室外最低溫度之間的差值要低于20度,當混凝土具有足夠的抗裂能力時,溫度相差不能超過30。
綜上所述,大體積混凝土澆筑施工對于工程施工來講是一個非常重要的環節,在施工的過程中,技術人員要嚴格監控施工環節,出現問題要立即上報并處理,防止質量問題導致的不必要的經濟損失以及安全問題;另外還要注意混凝土構件的養護工作,控制好混凝土的溫度,嚴格依照施工規范進行,認真落實每個施工環節,提高施工質量。
[1]秦玉輝.大體積混凝土澆筑技術及常見問題處理 [J].中小企業管理與科技 (下旬刊),2013(02):100-101.
[2]劉昊.大體積混凝土澆筑過程中常見問題及防治措施[J].科技創新導報,2011(19):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