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俊卿
(陜西省郵政公司延安市分公司,陜西 延安 716000)
隨著金融全球化的加快發展,新形勢下我國金融業需與國際金融業相接軌,近年來,我國的郵政儲蓄發展迅速,科技含量也在穩步提高,經營規模的日漸擴大,給郵政金融管理帶來巨大挑戰,郵政金融面臨各種風險,表現為工作人員素質參差不齊,郵儲網點點多面廣,經營條件較差,致使郵政金融抵御風險的能力偏弱,再加上郵政金融不同于其他金融業務,從其產生那天起,便存在種種隱患,當時由于經濟環境制約,央行沒有投入更多的精力對郵政金融進行系統而全面的監控,所以,郵政金融面臨潛在的風險。因此,強化郵政金融系統內部控制制度建設,落實各項規章制度,增強對各種風險的預見性和提高分散風險及化解風險能力,促進我國郵政金融業務的健康有序發展。
2.1 內涵郵政金融風險,指的是郵政金融系統由于自身或社會因素造成資金損失的可能性。
2.2 種類:(1)道德風險:為了降低費用支出,郵政企業聘用代辦人員,而偏低的工資很難吸引到素質較高的人員,臨時的用工制度使得工作人員沒有在郵政企業長期工作的心理準備,更別談忠誠企業了,企業內部很難形成一種相互監督的機制,道德風險問題突出。(2)資金安全風險:郵政儲蓄普遍存在全員營銷,甚至某些地區還存在社會營銷員,因此給資金安全帶來風險。同時,郵政支局局長作為權力較大的基層領導,常游離于上級監管之外,卻擁有對工作人員的考核及聘用等諸多權力,監管不力。(3)體制風險:郵政金融業務既是郵政業務,同時也是金融業務。郵政金融的非金融機構體制決定其難以建立自身的匯劃結算系統,所經營的貨幣資金需依賴于人民銀行或商業銀行,資金的存取和計息等都受到約束。(4)政策風險:近年來,人民銀行及商業銀行要求逐步降低郵政儲蓄轉存款利率的呼聲越來越高,此政策的不穩定性使得郵政干部職工在持續發展郵政儲蓄方面產生動搖,認為調低轉存款利率,利差率縮小,則應該放緩速度,任其發展,此短期行為對郵政儲蓄的穩定發展極為不利。(5)經營風險:郵政金融在經營方面的風險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首先,全員營銷風險。郵政金融缺乏對金融業務正確營銷的理念,全員營銷易產生嚴重的短期行為,如吸儲成本高或違規攬儲;其次,負債業務單一,資金成本較高。郵政儲蓄負債業務是通過吸收居民存款形成,雖然存款穩定性較強,但利率成本較高。(6)法律風險:雖然我國的《郵政法》已明確規定儲蓄及匯兌是郵政部門經營的合法業務,然而作為金融業務,郵政金融業務缺乏健全的法規作保障,這使得郵政金融在擴大業務范圍方面容易遇到障礙。
3.1 全面風險管理意識淡薄:郵政儲蓄銀行雖已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進行風險防范,然而全面風險管理意識仍較為淡薄。由于資產業務發展時間較短,中國郵政儲蓄銀行管理的組織、流程及制度尚不完善,風險管理理念還沒有被充分認識并接受。
3.2 營業人員整體素質偏低:總體而言,營業人員的年齡偏大、文化偏低和業務水平偏差,對金融業務的操作流程、要求及方法處理缺乏深層次了解,致使辦理業務不熟練,直接影響工作質量。
3.3 內控監督和外部稽查比較薄弱:首先,部分管理人員責任心不強,對各項規章制度不是很了解,因此難以發現并處理好問題;其次,稽查力量不足。表現為稽查隊伍業務不精,稽查手段方法單一,致使業務檢查和管理矛盾日益突出。
4.1 健全郵政儲蓄銀行風險管理組織體系:本著依法合規、協調一致、相對獨立、嚴格問責原則,并將全員性和全程性的全面風險管理理念作為指導,建立健全由董事會承擔最終責任,由管理層直接領導,相關職能部門緊密配合,有效提高郵政儲蓄銀行的風險防范能力。
4.2 注重從業人員隊伍培養:培養一批政治覺悟高、業務熟練、善于管理的高素質管理人才,同時把全體員工的培訓納入內部考核,并與員工績效掛鉤,努力提升現有營業人員的職業素質。改變郵政儲蓄原有的用工及工資制度,引進并培養專業人才,以崗位聘用合同為基礎,積極推行崗位責任制,并以績效考核決定工資獎金,打破傳統的身份等級,在提高企業利潤基礎上,切實提高職工待遇,充分調動營業人員的工作積極性,增強凝聚力,進一步提高工作效率,打造一支相對穩定、充滿活力的高素質員工隊伍。
4.3 推行崗位輪換制:需嚴格按照上級要求,認真落實崗位輪換制度,并建立營業人員的崗位輪換臺賬,實施動態監督管理。在具體實施過程中,需嚴格執行“四不準”原則:即不準提前打招呼;換崗人員不準講條件;監交接人員不準徇私情;交接手續不清不準離崗,這樣方能起到崗位輪換效果。
4.4 抓好稽查隊伍建設:稽查部門作為風險控制的核心機構,因此,亟需對目前的稽查人員進行培訓,特別要以現代化稽查手段方法、新的法規制度及稽查的成功經驗等為內容進行層層培訓,從而使其獲得切實指導,最終實現更加有效地開展稽查工作。
總之:郵政儲蓄銀行管理層必須認真分析成熟的風險管理技術,結合中國銀行業特別是郵儲實際,開發并引進適合郵儲自身特點的防險技術工具,提升風險控制能力,一旦發現問題需及時查處,并將責任落實到人,并將問題及時解決并予以總結,將內部控制機制貫徹于金融業務的全過程,實現各項規章制度落到實處,從而確保資金的安全性。
[1]劉亞斌. 建立郵政金融風險預警機制[J]. 中國郵政,2011.
[2]馬洪寧. 郵政金融的風險文化建設[J]. 中國郵政,2010.
[3]柯愈華. 體制約束下郵政金融經營管理與風險防范[J]. 金融與經濟,2011.
[4]羅萬堂. 論新形勢下郵政金融的風險及防范[J]. 工業技術經濟,2003.
[5]孟英嬌. 構建具有郵政金融特色的全面風險管理體系探討[J]. 郵政研究,2008
[6]潘瑞鋒. 淺談強化內部控制以防范郵政金融風險[J]. 郵政研究,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