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艷
(貴州財經大學 貴州貴陽 550004)
近幾年以來,隨著我國體育運動的快速發展,教育部門對高校的體育教學愈加的重視起來,高校體育教學作為高等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之一,不僅是推動高校學生身心健康發展的重要手段,也是為國家培養全方面發展高素質人才的一個重要方面。根據我國現今高校體育教學發展的現狀,如何發揮出體育教學應有的作用,提高高校學生的健康素質,已經成為現今高校體育教學發展中必須重點研究的課題。高校學生在提高文化知識的同時,也要加強對身體素質等方面的培養和鍛煉,從而形成良好的體育觀。為國家培養出全方面發展的復合型人才。
隨著我國改革步伐的不斷加快,我國的高校體育教學思想逐漸由以運動技術為主向增強體質為主進行轉變,尤其是在新課程改革后,大大推動了高校體育教學的發展。但是在高校體育的實際教學中仍然存在一些問題,這些問題直接影響著高校體育教學的發展。
我國體育課堂教學設置于20世紀50年代,經過了長期的探索和發展,仍然受到傳統體育教學模式的影響,嚴重制約了新時期高校體育教學的發展。傳統的高校體育教學,因其課程教學內容過于陳舊,缺少創新,且與中小學的高校體育課堂教學內容設置并沒有太大的差別。雖然近幾年高校的體育教學課程設置也在進行著改革,但由于一些外部因素的影響,導致高校體育教學發展非常的緩慢。這些外部因素包含場地、師資以及體育器材等多方面,并且仍有一些健身與娛樂為一體的體育活動內容無法融入到高校體育教學中。此外,因現階段高校體育教學的教學模式以及課堂內容設置仍受傳統教學模式的影響,導致高校的體育教學模式仍處于填鴨式階段,無法體現出以學生為教學主體,教師為教學主導的教學模式,使得高校學生無法感受到體育教學的樂趣,致使體育教學成為高校學生賺取學分的一門學科。
因高校體育教學受到傳統的教學思想觀念的影響,導致大部分高校并沒有重視體育教學,部分學校領導人在選擇體育教師時也降低了對體育教師的要求,從而導致高校的體育教師的綜合素質比較缺乏。我國現今的體育教學發展中,部分高校體育教師的教學思想仍停留在傳統的體育教學思想觀念中,認為高校的體育教學就是給學生進行體育技能指導,體育教學模式也比較單一,使得體育課堂教學變得非常的枯燥和乏味,導致學生對體育學習缺少興趣,不利于高校學生身心的健康發展。此外,部分高校的體育教學是被忽視的一門學科,這樣勢必制約著高校體育教師的創新能力的施展,對高校的體育教學發展有著嚴重的影響。
在我國高校體育教學中,部分高校由于受到教學經費的束縛,很難進行現代化多功能的體育場地建設,這在一定的程度上制約著我國高校體育教學的發展,也影響著高校學生日常的體育活動的積極性。根據相關調查,發現除了國家部分重點院校,大多數高校的體育設施都比較老舊,且因學生人數的擴招,使得體育設施陳舊問題更加突出,乃至部分高校的體育教學設施已經不能滿足其學校的體育教學需求了,從而使得高校的體育教學質量不能得到良好的保障,影響著體育教學的發展。
高中體育教學受到傳統教學思想的影響,認為體育運動追求的是更高、更快、更遠,卻忽視了體育的社會效能和健康性。大部分的高校在體育教學評價中過于注重對體育的公平性、客觀性,而忽視了學生之間的個體差異性以及學習過程的努力評價。高校體育教學在進行體育評價中只注重對運動能力以及身體素質的評價,這種評價過于片面,且評價標準不是很科學,這種評價方式在一定程度上降低高校學生參與體育課程的積極性,從而對高校體育教學的發展有著嚴重的影響。
隨著我國科學技術的不斷發展,對健康的概念也在不斷的進行更新,體育教學觀也從傳統的健康提升到生物—心理—社會三維健康觀的轉變,同時從體能鍛煉向以素質教育為主的健康教育觀。傳統的體育教學觀是以體育技能為教學目標,忽視了對高校學生的自我鍛煉能力的培養,這種教學觀已經不能適應現今的高校體育教學發展需求了。因此,高校體育教學應從培養高校學生的體育意識做起,培養學生的體育意識,并以培養學生的健康素質為主要教學核心,重視高校學生體能和身體素質的培養并樹立正確的體育觀。
體育教師作為高校體育教學課程中的重要主體,其綜合素質的高低將直接影響到高校體育教學的整體教學質量。所以,高校必須要重視并加強對體育教師的數十種的綜合培養。首先,高校領導層在選擇體育教師時,應根據學校體育教學發展情況,提高體育教師的選擇標準。其次,體育教師需要不斷提高自身教學觀念,同時對教學模式進行創新,讓學生在寬松的環境中進行體育學習。再次,高校及體育教師注重對體育教學的探索和研究,從而推動我國高校體育教學的發展。
在高校體育教學中,因體育教學的特殊性,所以體育教學環境的好壞也將對體育教學質量有著重要的影響。因此,高校應根據體育教學的需要以及學生的興趣,增加高校體育教學經費的投入,對高校的體育設施進行維修以及擴建,從而滿足高校體育教學的需求。此外,高校的體育教學還應開設多樣化的體育課程,例如:游泳、足球、羽毛球、籃球、健美操或是乒乓球等等,高校還可以根據不同區域的體育特點增加一些比較特殊的體育課程,例如:滑冰、冰球等。通過對高校體育教學環境的改善,不僅可以有效的提高體育教學的質量,對高校的體育教學發展也有著重要的推動作用。
高校在進行體育教學時,應建立完善的體育評價體系,同時給每個學生建立一個健康檔案,并將每個學生的身體素質情況記錄下來,通過每學期的體育教學,將學生的體育考核也記錄其中,從而形成個人的身體素質變化圖,體育教師通過直觀方式對學生的身體素質進行評價。完善的體育評價體系不僅有利于體育教學目標的實現,還有利于體育教學的健康發展。因此,高校在進行體育課堂教學時,需要建立完善的體育評價體系,從而激發學生對體育運動的學習興趣,促進高校體育教學的發展。
綜上所述,隨著我國體育運動的快速發展,高校體育的教學要求必定會不斷的提高,因此,高校領導層應加強對體育教學的重視,并根據體育教學的發展制定相應的改革措施,從而對高校學生的身體素質進行全面培養,進而有效的促進我國高校體育教學的健康發展。
[1]郭海生,李剛.當前大學體育教育存在的問題與未來發展[J].價值工程,2011(18).
[2]李全德,趙福祥.淺析云南高校體育教學中存在的問題與對策[J].消費導刊,2009(3).
[3]張昌.高校體育實施素質教育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知識經濟,2010(19).
[4]呂吉旭,劉艷秋.我國高校體育教育的改革現狀及發展趨勢[J].福建論壇(社科教育版),2008(2).
[5]李曄.影響我國高校體育教學發展的因素及對策分析[J].商,2013(11).
[6]鄧小紅.從科學發展觀角度談中國高校體育教育改革[J].湖北財經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09(4).
[7]高吟.當前我國高校體育教育發展中的問題及對策探微[J].企業家天地下半月刊(理論版),2008(5).
[8]劉明,王文化.高校體育選項課問題與對策分析[J].現代商貿工業,20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