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國慶 李巖
(魯東大學體育學院 山東煙臺 264000)
傳統武學站樁功是中國武術文化的一顆奇葩,她悠久的歷史可以追溯到上古的五千年前“提擎天地,把握陰陽”,沿傳至今被眾多武術門派作為入門功夫及修煉高層境界的功夫[1]。中國傳統功夫特別注重內功的修行,內功是傳統武術的精華所在,而內功的具體修煉是以站樁功的方式來完成的,所以有武術行家說:“未打拳,先練樁”。要想練出好功夫,沒有樁法的支撐是不行的,功夫只有在樁功的支配下才能充分展現中國傳統武術的技擊價值[2]。而且站樁功入門簡單,淺顯易學,可普及性非常高。以其獨到的養生功能受到越來越多人的歡迎,古往今來,通過練站樁功,治愈了許多醫藥無濟予事的疑難頑癥,使體質由弱轉強,從根本上扭轉身體狀態,從而達到延年益壽的目的。當今社會有必要對中國傳統武學樁功再認識,充分挖掘祖國的文化瑰寶,造福人類,這里主要從技擊和養生兩方面進行研究。
千百年來,傳統武術在漫長的歷史流傳的過程中,從零星閃爍的遠古,到群星光芒的今天,形成了當今的眾多的門派,每個門派各有自己的代表拳種,在傳統武術當中可以按拳種的不同分類。例如太極渾圓樁、形意渾圓樁、形意三體式、八卦掌老曾托缽樁等等,各個拳種自成體系。
可以把樁功分為養生樁功和技擊樁功。養生樁功是練習者為強身、健體、祛病、延年益壽而采用的樁功練習法,如無極樁、渾圓樁等。技擊樁功是指練習者為提高技擊水平,在更大程度上獲得技擊必備的根基和內勁的效應的樁功練習方法,如太極纏繞樁、托按樁,形意拳中三體式等。
練習中國傳統功夫的人,隨著功力的提高,武學修為境界也會同步提高,樁功的修煉境界也在變化,一般而言,樁功修煉包含站樁、行樁、化樁三種境界,由于層次不同,具體要求也有所區別,是根據修練的自我層次而定的。
站樁是在靜止狀態中實現中和陰陽、疏通經絡、調和氣血,培養人體內在潛能,蓄力于體內的過程,可以鍛煉神經末梢,增加反應靈敏度,可以提高人體抗擊打能力及發放能力等。
行樁是在運動中通過單式習練,將站樁時找到的整勁發揮出來,達到勁力流轉,連綿不斷,與運動實戰聯系起來。
化樁是在站樁、行樁的基礎上,行走坐臥始終處于樁態,全身不著力,又無處不有力,在這個階段對間架的要求就不是很注重了,因為修煉者的一舉一動都是在在陰陽轉換的哲理中進行的,無形無象,只有神意猶存,初步接近后天返先天的境界。
不管按那種方式分類,樁法練習都離不開形與意的結合,有形無意是體操,有意無形是妄想,而且樁法都是技擊與養生雙修的,不是孤立存在的。
中國傳統武學樁功在技擊方面有其獨到的價值,各門各派在武學的充實與發展中,逐漸完善,取其精華,去其糟粕,樁功得以完整的保留到現在,說明有其獨到的地方,在傳統武學中的地位相當重要,但是現在社會隨著傳統文化的流失,以武為業、生死搏殺的社會已經過去,傳統武學的精髓也流失了不少,傳統武學樁功的傳承和保護顯得相當重要。
現在練習中國傳統武術的人都知道,練武站樁是基礎,可以增強下盤的穩定性和下肢力量[3]??墒蔷唧w站樁對技擊有哪些好處不是很清楚,只知道老師講了就照著做,這樣很可能將樁功站成死樁。比如說,少林馬步樁,很多人只知道站馬步樁能增加下肢力量和穩定性,站樁規定時間,而且很多動作不是很規范,這樣很可能功夫沒練好,身體先廢了,這樣站樁是痛苦的,更何談求神意的東西,其實馬步樁功起源于騎馬,在站馬步樁的時候想著胯下有一匹馬,身體是借馬勁不斷地微微運動的,這樣身體怎么會累呢,更重要的是還能體會身體勁力的變化,把樁站活了,練功先明理,方能事半功倍。
長時間的樁法訓練確實能使下盤穩定,可以更為有效地鞏固和記憶“武術架子”訓練中的動作[4],身體松下來,身體爆發力大增,但是想要達到完美的技擊效果還是遠遠不夠的,中國傳統武學講求形神兼備,沒有神意的東西,功夫是很難突破的,例如,形意拳三體式,首先,站樁初期階段感受骨架支撐和傳導,體會整勁和勁力的傳到,當達到一定程度,身體站松了以后,球內練功,想象身體處于一個球內,養出一個搏擊圈,敵不動,我不動,敵欲動,我先動,沒進我的搏擊圈,我不動,進了搏擊圈,假的招式照打不誤。逐漸養出餓虎撲食的意,隨時出擊,自己就是虎了,達到形意合一的境界。
通過樁功的練習可以使呼吸變得均勻綿長,無形中增強了自己的心肺機能,五臟相連,達到了內壯的效果,古時候很多老拳師甚至能喝一桶水,然后噴出,用水擊人,威力似拳。
現代醫學認為,站樁是在中樞神經系統的主導下,呼吸系統與血液循環系統互相作用。通過一系列反射性調節,使機體與變化著的內環境相適應。呼吸系統功能的加強,保證了血液中氣體運行的暢通,使各部組織能夠在運動中及時補充大量氧氣。通過機體內分泌的調節作用,可使身體產生抗病力,增強免疫力,從而起到強身健體,內壯的目的。
以前可能人們提到站樁都會想到這是習武之人的事,站樁源于武術,但他的養生價值卻能人人共享,現在越來越多的人開始喜歡上站樁了,究竟站樁對人體起到哪些好處呢,結合站樁的感受,認為站樁有以下幾個好處。
(1)站樁時強調身體放松,呼吸自然,對于生活在快節奏的城市人來說,這是一種很好的放松方式,放松肌肉,緩解精神的疲勞,而且,站樁的時候氣息均勻,意念放松,感受身體與大自然融為一體的通透,能起到降血壓的作用,長期站下去自然就養生了。
(2)站樁的時候,身體是弧形的,身體沒有棱角,這樣就有利于氣血的運行,周身氣血運行通暢,加快了新陳代謝速率,自然對身體有好處,經常站樁還能清除身體上的隱疾,當然一些慢性疾病,如,關節炎,在站樁時就能慢慢治好。痛則不通,通則不痛。
(3)所謂樁,就是不動為樁,只有在不動中才能感受周圍事物的變化,練出周身的敏感性,其實,練得更是一個心定,養了一個內在的氣質。
(4)站樁的時候兩腿會很累,有時還會抖,其實這對人體非常有好處,應為平時我們運動很少能使全身抖動,而站樁時,全身大多數細胞因疲勞抖動,經沉積在血管壁上的垃圾震顫下來,加速血液循環,改善內環境,所以對人體是非常有益的。
(5)站樁養生對于特殊群體有其獨到之處,比如說對心血管系統的疾病,如高血壓病、冠心病、脈管炎、動脈硬化等患者。不主張患者參加體育運動,原因是運動量難以掌握,運動所造成的心跳加劇,呼吸困難是病人無法承受的[4]。然而傳統武學養生樁卻無此弊病,能很好地解決這個問題。它能利用不同的樁式準確地控制運動量,呼吸始終保持自然,達到健身、養生之功效。
由于文化的流失和中國傳統武學的保守,很多人對站樁的了解和練法不是很清楚,有的只是一知半解,導致我們在練習的時候出現一些問題,如,站樁出現胸悶、肚子疼,甚至是把膝蓋練壞了,站樁起關鍵作用的是內容而不是形式。初學者往往把精力放到姿勢上,極力地追求正確姿勢,唯恐姿勢走樣,會影響功效。這樣的想法和做法,不但影響精神集中、周身放松、呼吸自然的原則,束縛精神和肢體,還會造成練功停滯不前,乃至望洋興嘆、半途而廢的重要原因。我們追求健康的目的是好的,但是要科學練習,最好有師父手把手教,不要強求,自然的就是最好的,只有這樣才能讓樁法造福人類。
站樁的注意事項:(1)練功時只要陽光充足,空氣新鮮,室內室外都可以。站樁方向,以東方為最佳,因為東方為太陽升起的地方,朝東可以升發人的陽氣。(2)站樁時不可過饑或過飽,不可迎風練習,神智不清時不可以練習站樁。(3)站樁結束后應活動一下四肢或散步。
綜上所述,中國傳統武學樁功有著較高的研究價值,現代傳統武術動作過于花哨失去了攻防技擊性制約著傳統武術的發展[5]。重視樁功的聯系恰恰能夠彌補這個不足,性命雙修,技擊是靈魂,養生是目的,求技擊之法,方能得養生之道,對中國傳統武學樁功再認識顯得非常必要,只有這樣才能使中華武術向著正確方向發展。
[1]姜磊.站樁功促進籃球運動員膝關節損傷恢復的研究[D].開封:河南大學,2009.
[2]趙夢舉,晃岳春.太極拳樁功的技擊價值與作用研究[J].體育科技,2012(4).
[3]鄭振友.論傳統站樁功的技擊價值[J].少林與太極(中州體育),2009(2):15-17.
[4]馬建國.意拳(大成拳)站樁促進情緒與執行控制的腦機制實驗研究(近紅外光譜研究)[D].北京:首都體育學院,2011.
[5]朱志東.站樁在武術訓練中的作用研究[J].武術科學,2004(12).
[6]李文彬,尚芝蓉.《尚派形意拳械抉微》第一輯[M].北京:人民體育出版社,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