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若男(吉林體育學院 吉林長春 130022)
隨著社會的發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青少年的生活方式發生了很大的變化;一方面是“重腦輕體”的教育觀念影響了學校體育的開展;另一方面是計算機等電子產品的出現使青少年在一定程度上遠離了體育運動。2006年9月,由國家體育總局、教育部等10個部門聯合進行的全國第二次國民體質檢測結果顯示:中國青少年的身體素質連續20年下降,在我國學生身高、體重、胸圍增長的同時,超重與肥胖檢出率繼續增加,成為影響學生身體健康狀況的重要因素之一。
我們要鼓勵學生走向操場、走到陽光下、走進大自然,使青少年形成體育鍛煉的熱潮,并積極耐心地指導學生開展有目的、有計劃、有規律的體育鍛煉活動,以此來提高學生的運動能力、改善學生的身體形態和機能,最終達到增強體質的目的。
陽光體育運動在開展六年左右的時間里,許多高校并沒有把“陽光體育運動”的開展真正地落到實處,多數學校仍然按照傳統的方式開展體育活動,各個高校在開展過程中也相應的出現了一些問題,究其主要原因則是在陽光體育運動實施過程中缺乏長效監督機制。具體問題有以下幾方面。
在應試制度給學生強大壓力的背景下,大學生在其所經歷的教育過程中,體育鍛煉一直沒有得到家庭和學校的重視,因此導致大學生的體育鍛煉觀念、意識、思想都比較淡薄,缺乏對體育的認識和重視,最終使體育在學校教育中處于可有可無的尷尬局面,這同時也是導致我國大學生體質逐年下降的重要原因。學生體育意識淡漠,是阻礙了陽光體育運動在高校順利開展的重要因素之一。
政策的執行力是“陽光體育運動”可持續開展的強有力保障。[5]“陽光體育運動”作為中共中央、國務院號召開展的全國性教育工作,在活動開始之初得到了各地高校領導和主管部門的有效重視。但是,隨著陽光體育運動進展的逐漸深入,一些高校的“陽光體育運動”卻逐漸偏離了當初確定的發展軌道。研究其原因,主要是學校領導及相關主管部門對“陽光體育運動”開展的目的、意義及作用的認識上不足,以至于在開展過程中,在國家政策的執行力上日漸缺乏,遠不如當初的那般堅定。再加上上級部門的監督機制也不甚完善,導致某些高校在執行力度上越來越放松,嚴重地阻礙了陽光體育運動在高校的開展。
在陽光體育運動開展的初始階段,各大高校都通過各種各樣的宣傳方式來報道其舉辦的陽光體育活動,陽光育運動開展的轟轟烈烈。然而隨著時間的推移,能始終堅持定期舉辦陽光體育運動的高校的數量卻并不多,陽光體育成了一個口號。并且各高校相關部門在陽光體育運動開展初期,為完成任務而舉辦各種主題的跑步,學生在活動中只是被動的接受者,缺乏對陽光體育的興趣,因此開展的活動也就不能到達原本的目的。教育的主體應該是學生,無論是開展何種運動項目,只要是以學生的興趣愛好而舉辦的體育活動,并且學生都愿意積極主動的參與其中,那么這樣的體育運動才叫做陽光體育。
高?!洞髮W生體質健康標準》測試活動,是推廣陽光體育運動的重要環節。雖然,國家對大學生體質測試數據上報有著嚴格的規定和程序,甚至將《大學生體質健康標準》測試成績作為學生能否畢業的條件之一。但是,部分高校為了保證其學校的就業率,均未按照國家的標準嚴格執行,高校大學生的體質健康測試數據水分太大,數據失真?!洞髮W生體質健康標準》測試數據的失真,說明了學校陽光體育運動在開展過程中走向了形式主義,這種現象嚴重背離了陽光體育運動開展的正確軌道,丟失了陽光體育運動本質作用。
監督機制是科學發展觀的具體落實,是高校素質教育的內在要求,是高校體育運動發展的重要舉措,它對高校開展陽光體育運動具有保障和導向、防范和矯正、監測和調節、效果促進和推動作用[3]。對高校開展“陽光體育”運動監督機制展開研究,可以促進高校陽光體育運動更加深入持久的開展。
作為“陽光體育運動”的倡議者,是首層的監督者,應該定期向各省教育、體育主管部門下發陽光體育活動的政策及計劃,并且把陽光體育運動的運行情況納入政府、地方政府以及高校業績評價和考核的體系之中,同時要制定相關的監督方案,真正把監督工作落到實處,保證監督工作的規范化、理論化和系統化;各省教育、體育主管部門作為第二層的監督者,是最先得到中央的新的指令及政策的,那么其職責就是及時向其下屬區域的教育、體育主管單位傳達中央的體育方針政策,同時也要把上級制定的監督方案及時傳達下去,積極主動的去落實下級的監督工作。
上級教育主管部門,要明確單位責任和領導責任,認真落實各項工作,嚴格監督、獎懲分明、科學管理,對于在執行上級政策過程中是消極對待的學校主管領導或單位應給予嚴重警告或通報批評,而對在執行上級政策過程中表現優秀的學校主管領導或單位應給予表揚和獎勵。處于監管層的上級機構有權對下級部門進行不定期的抽樣檢查,確保陽光體育運動的開展效果,而處于下級的各學校,也要定期向上一級主管部門進行報告進展情況,及時反饋。每一級體育主管部門和監管部門,應在區域范圍內開展不定期的監測活動,落入實地的檢查各學校實際開展陽光體育的情況是否與下級各部門反饋的情況相一致,同時也要建設相應的網站和熱線電話,接受學生和家長的意見和建議。
高校是保證陽光體育運動順利開展的最終環節,同時也是陽光體育運動開展的平臺。作為高校負責人以及相關部門的負責人,應該成立自己專屬的監督部門,監督人員可以從退休的體育教師和在校學生中選聘,工作的內容主要包括是否對陽光體育運動進行宣傳,檢查體育課的開課情況,考察課外體育活動的開展情況,考核學生體質健康測試的情況以及學生參加體育鍛煉的頻率、時間、強度等等。利用現有的監督機制,同時把課改和陽光體育目標相結合以完善監督機制,使其更好地為陽光運動的開展保駕護航。一方面,把陽光體育納入到體育教學中來,教師要主動引導,吸引更多的學生來到運動場上;另一方面,把體育教師引入各個體育相關的社團中,充分發揮教師的專項體育能力,活躍高校體育社團的活動氛圍,以此來吸引學生積極主動的參與其中。
高校體育是促使學生養成終身體育意識的重要階段,在高校積極的推廣“陽光體育運動”,對于培養我國大學生良好的生活習慣,提高我國大學生的身體素質有著積極的影響。高校開展陽光體育運動是一項復雜而艱巨的社會活動,因此只有在此項活動實施的過程加強全方位的監督,構建和完善監督機制,充分發揮監督機制的監督作用,使制度與執行力盡可能地和諧統一,能夠真正地反映高校學生體質健康與否,使高校陽光體育順利持久的開展,最終實現陽光體育運動的開展目的,增強學生的體質,使學生達到全方位的健康,真正地成為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合格的繼承人。
[1]苗秀麗.普通高校陽光體育運動長效運行機制的思考[J].通化師范學院學報,2012(33):36-37.
[2]宋洪明.構建陽光體育運動長效機制探索研究[J].體育網刊,2009(12).
[3]張懇.普通高校開展陽光體育運動監督機制研究—基于陽光體育運動長效機制建設視角[J].體育世界,2011(5):52-54.
[4]井紅艷.多元視角下高校陽光體育運動開展的長效機制研究[J].吉林體育學院學報,2012(28):25-28.
[5]陸海勇,張小娟.高校“陽光體育運動”長效開展的認識與思考[J].體育師友,2012(5):63-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