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鐵
(江蘇省蘇州工業職業技術學院 江蘇蘇州 215104)
我國著名教育學家黃炎培曾指出教育的目的:一是為了謀求個性的發展;二是為個人謀生所做的準備;三是為個人服務社會做的準備;四是為國家以及世界增長生產力而做的準備,以上這些就可以充分體現出知識素養對于學生來說的重要性。高職院校培養的一般來說都是即將踏入社會的年輕技術人才,但對于現在的社會來說,學生只具有出色的專業能力還遠遠達不到社會所需,所以,對于現在的高職院校來說,培養學生的專業技能只是一個方面,同時還要提高學生的綜合素養,尤其是職業素養的培養。而高校體育教育在高職教育中占有很重要的位置,目前的高校體育教學任務已不僅僅停留在傳授學生鍛煉的方法和技能上,同時也是為了體現高職教育的特色,所以高職院校的體育教學對于健康第一的理念更為深入貫徹,對學生素質也提出了更高標準。高校體育課的開設不僅能滿足學生身心發展的要求,更能滿足學生職業生涯的需求。因此,加大對學生所學專業與體育綜合能力相結合培養的模式,讓學生在職業性體育意識下主動參與體育鍛煉,以最好的心理狀態以及更為全面的職業素養走入職業生涯。
在現行的高職體育教學中,普遍存在的現象就是過多地注重學生的專業技能和知識的學習,忽視學生全面素質發展的重要性。而我國高職體育教學的主要任務就是全面提高學生的身體活動能力以及培養學生的職業素養,以此來更好地促進學生全面發展,但在實際體育教學中卻沒有充分做到這一點。體育課程從小學就已經開始開設了,但普遍存在的現象就是在體育教學中競技體育運動知識占有很大一部分的比例,作為運動項目的素材卻很少,從小學到大學,體育課程雖一直都有開設,但教材的內容卻是大同小異的,對于現在的高職體育教材也是如此,受傳統體育教育思想的影響,現有的體育教材的編寫還比較受到限制,所以編寫內容也存在一些問題,比如說內容沒有針對性、缺乏理論實踐的證明等一些問題,再加上現在高職體育教學中主要教學目標就是傳授學生運動技能和競技技能,更多的是將體育教學當作是為了讓學生更好地掌握和發展體育技術以及競技的目的而進行的,忽視提高學生全面發展身體活動能力和素質方面,這也是導致大學生在步入社會之后很難適應高強度工作量的主要原因。再者就是高職體育教學在進行對學生體育考試成績評核時,體育教師更多的會注重體育標準,這很容易造成學生為了考試評核能夠過關而把精力都放在體育技能鍛煉上,從而忽視對學生進行全面素質培養。
受傳統體育教學模式的影響,目前我國高職院校的體育教學大多停留在傳授體育知識和技能上,更多的是關注體育在提高學生體質上的重要性,而對于學生的體育意識以及能力的培養有所欠缺,尤其是對于一些“體育是怎樣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體育與學生身心健康發展之間的關聯”等一系列的文化知識很少對學生進行傳授,這也是造成學生雖然在體育課上學習了大量的專業技能和知識,但不知道該如何發揮出體育的優勢,就算是學習也只是機械的為了考試合格而學,并不是學生發自內心的去了解這些知識和技能,這導致大學生在以后學習或工作中很難再保持體育鍛煉習慣。而目前的高職院校體育教育模式已不能夠滿足現代社會對大學生技能以及職業素養的要求,這種傳統的體育教育模式也很難更好地培養學生的體育興趣,而且還會造成高職體育教學對于培養目標不明確的現象。
對于高職體育教學觀念落后,培養目標不明確的現象不只存在少數高職體育教學中存在,在實際的高職體育教學中這是一種很普遍的現象,針對這種傳統體育教育模式是否需要改革與創新,有關人員也做出過相應的調查,以2012年浙江省高等院校大體協會的機會,對浙江省32所高職院校進行了調查問卷,所調查對象主要是各院校的體育部門領導以及教師代表,根據調查結果顯示:認為需要對這種傳統體育教學模式進行改革與創新的學校占有93.2%,而在近3年內進行過與學生有關職業素養培養與改革的學校只占總比例34.7%。眾所周知,教材是反映教學質量的重要前提,只有好的教材才能夠更好地培養出品學兼優的學生,所以又對體育教學使用教材進行了相關調查研究,根據調查顯示:從事體育教學的教學人員自行編寫的具有各自學校特色的體育教材的學校只有2所,對于其他一些體育高職院校來說,國家制定的高職院校體育教材就是供學生簡單使用學習,重在培養學生專業技能上,所以對于教材的使用并不會過多的重視。由此可見,目前我國高職體育教學在對學生進行職業素質教育方面還有待創新,不能停留在傳統的體育教育模式下,高職院校教師在體育教學中應更多的把職業素養與學生的知識和技能有機結合在一起,對現有的教學模式進行創新與改革。
傳統的高職體育教學模式已不能滿足現在發展形勢下的高職體育教學目標和要求。所以說,現有的高職院校體育教學指導思想必須要改變,才能夠更好地根據職業教育的特點和任務,同時以“以就業為導向”,“以崗位能力為核心”來提高教學目標和方向,把傳統體育教學模式中的以培養學生專業技能和知識為主的教學模式轉變為更適合現代體育教學的模式,充分發揮出體育帶來的多重功能,不僅把體育教學中健身功能、娛樂功能以及教育功能等充分體現到現代高職體育教學中,更要在實現增進學生身體健康、增強學生體質以及培養學生終身體育意識觀念的傳統教學目標之外,還要充分體育專業設置和職業特點,對學生積極開展與職業性教育相結合的體育教學模式,不僅能在校期間開闊學生的視野范圍,還能讓學生為以后走上工作崗位做好相應的鋪墊,真正做到從高職院校走出來的就是社會所需要的綜合能力與素養都較高的專業型技術人才。
以往的高校體育教學組織形式與評價方法大多比較死板生硬,缺乏生動性,要想改變這種現狀,首先就要創新一種新的教學方法。新的教學方法不僅僅是只關注學生的體育成績和文化課成績,更多的要去關注學生自身個性發展,多方面對學生進行了解,然后根據學生實際情況創新出適合現代體育教學的新模式,這種新的組織形式可以改變學生以往的學習態度,以啟發學生為主,硬性教育為輔,給學生提供獨自完成技術動作的空間,還可提高學生自身的學習能力。以往的高職體育教學評價方法多是以考試的形式存在的,這種評價方法一般來說都是以學生體育成績的好壞對學生進行評價,很難對學生自身的綜合素質進行評價,而且這評價方法也是缺乏科學性、不合理的,而新的體育教學評價方法不但可以對學生進行較為全面的綜合素質評價,還能夠更加注重對學生職業素質的考核評價,以此能夠激勵學生更加重視自身的職業素質培養。
現代社會對于大學生自身素質比以往有了更高的要求,尤其是對學生職業素質方面的要求更是越來越高,這就使得高職體育教學在培養學生職業素養方面需要投入更多時間與精力,以此來不斷提高學生自身的綜合素質,培養出能夠與社會需要的人才接軌的高素質專業型技術人才。
[1]莊小芳,朱小軍.淺談體育教學對大學生職業培養的影響[J].才智,2010(3):93.
[2]牛英群,謝永廣.基于職業素養培養的高職體育教學改革[J].教育與職業,2013(20):145-1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