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理/溢彩
近年來,我國關于食品過敏導致的事件越發增多,普通消費者購買食品,絕大多數還只是看食品包裝上的老三樣:價格、生產日期和保質期。很少有人注意到包裝上還有一項不那么起眼的內容——過敏原信息。
對于過敏原的標注,實際情況可能不太樂觀,觀察多家超市的多種食品包裝,標識過敏信息的食品包裝估算一下不過六成左右。另外有一些食品包裝上的過敏提示,規格不一,用詞含糊,讓消費者看得一頭霧水。還有一些提示字眼被放置在包裝上最不顯眼的地方,仔細找也要費半天的勁。
走訪中,在所有提示過敏原信息的品牌食品中,國外企業或是中外合資企業的食品產品占絕大多數,且信息提供較為詳細,如費列羅榛果威化巧克力,對過敏原信息以字體加粗斜體形式醒目地進行介紹:“過敏原信息:含牛奶,榛子,麥膠(麩質)蛋白,大豆。生產此食品的設備也處理杏仁?!?/p>
不過同樣是國外食品企業,有一些大品牌卻并未對過敏原信息進行提示。比如瑪氏食品旗下的某幾種巧克力產品,好麗友食品的某種類餅干等,都未明確提示其中含有過敏原,致使消費者極易忽略其潛在的過敏風險。
國內的廠家標注過敏原信息則更少,比如花生類食品中很多無任何過敏信息提示。
除此之外,記者發現還有許多企業在這些標注的文字表述上,用詞含糊,似乎是在打擦邊球。
有些產品配料表中含有過敏原成分,卻并未做出專門的過敏原提示,比如某品牌巧克力,僅在大段的配料表后加了一句,可能含有微量堅果果仁成分;某品牌餅干也是在末尾附上一句,本品含有微量芝麻。對于一般的消費者來說,很難明白這其實是一種過敏提示。
生活中可不要小看了這個過敏原,很多消費者不以為意,殊不知食物過敏非常常見,而且任何人都存在過敏的風險,過敏性疾病也已逐漸成為許多人的終身性疾病。
在各大醫院皮膚科,因食物過敏而到醫院就診的患者幾乎每天都有。據皮膚科大夫介紹,食物過敏原可以是一些普通的食物和飲料,如海產類、果仁類、草莓類、香料、牛奶、啤酒或含有酒精的飲料,均可能引起最常見的皮膚過敏癥狀,嚴重的甚至會引發休克,危及生命。目前,醫院接診最多的兩種食物過敏原是蛋白類食物和飲料。蛋白質食物如蝦、蟹、魚等海鮮,而對飲料過敏主要是對飲料中含有的多種添加劑過敏。此外,還有一些市民是“小眾化”的特異性過敏,比如有的市民對香菇過敏,有的對水果皮過敏。過敏可能產生的反應主要有三個方面,一是皮膚反應比如濕疹;二是消化道反應比如腹痛、腹瀉;三是呼吸道反應比如哮喘。如果發現相關癥狀,應當及時去醫院就診。所以國家要求食品廠家在包裝上標示“過敏原”,不僅非常有必要,而且應該嚴格執行,有關部門也要督察企業落實,這對于保護消費者的身體健康非常重要。
隨著食品行業的發展,許多新資源食品被開發出來推向消費市場。傳統的食物過敏的地域性被打破,導致過敏食物越來越多,過敏性疾病已經成為全球性的問題,備受政府關注。而食品過敏是引起過敏性疾病的主要原因之一,食品過敏不但影響到人類的生活質量,甚至會危及生命,但是到目前為止,對食物過敏并無有效的治療手段,比較有效的辦法就是采取一定的措施使過敏體質者避開含有致敏成分的食物。
所以隨著人類對自身安全意識的增強,各國政府和國際組織改變從前較為輕視食品過敏原的態度,開始非常重視這個問題。近年來,一些國家政府先后通過嚴密的科學調查和立法論證,相繼修改和出臺規范食品中過敏物質標示的法律法案,對食品標簽上過敏成分的標注作出嚴格規定,尤其是歐盟、美國、加拿大和日本等發達國家。而我國也在2012年制定并發布了《GB7718-2011預包裝食品標簽通則》,雖然我國對食品過敏的研究和報道相對國外較少,但是也在不斷的加強和完善。
以下是可能導致過敏反應食品及其制品,國家規定如果用作配料,應在配料表中使用易辨識的名稱,或在配料表鄰近位置加以提示,大家在日常生活中購買預包裝食品時一定要注意。
1含有麩質的谷物及其制品(如小麥、黑麥、大麥、燕麥、斯佩耳特小麥或它們的雜交品系),小麥過敏主要表現為皮膚、內臟和呼吸道方面的癥狀,如麩質敏感性腸病,其發病率高達0.5%,且該病常常會發展為腸癌,死亡率較高。
2甲殼綱類動物及其制品(如蝦、龍蝦、蟹等),隨著海產品受到越來越多人的青睞,這類食物過敏反應的報道也逐漸增多。其中,蝦過敏原備受關注,據報道0.6%~2.8%的過敏性疾病患者對蝦過敏;
3魚類及其制品,正常人群魚類過敏的發生率是1%。過敏原主要存在于魚肉(肌肉)中,但是近來,人們開始關心是否由皮和骨頭制成的魚膠制品也會以膠原質的形式包含過敏原。
4蛋類及其制品,雞蛋是兒童食物過敏反應最常見的原因之一,其陽性率在兒童食物過敏中達35%,而成人過敏也高達12%。據報道,雞蛋過敏中,蛋白比蛋黃更易引起過敏,卵類黏蛋白為主要過敏原。
5花生及其制品,由于花生過敏反應的嚴重性及高發性,該過敏原引起醫療機構的廣泛關注。據報道食物誘導的過敏反應中,花生過敏占10%~47%。多數情況下,花生過敏終生存在且可惡化。
6大豆及其制品,大豆是人類主要的植物蛋白來源之一,人體所需蛋白質的80%來源于植物蛋白,其中有16%來源于大豆。大豆過敏原只要包括種子儲藏蛋白、結構蛋白和防御相關蛋白。
7乳及乳制品(包括乳糖),小于2歲的兒童牛奶過敏率為1.6%~2.8%,50%~90%的兒童在6歲前轉為耐受。牛奶主要過敏原為酪蛋白、牛血清白蛋白和牛免疫球蛋白,其中酪蛋白的免疫原性與抗原性最強。牛奶抗原相對穩定,在常規處理后可保持其免疫原性。
8堅果及其果仁類制品。主要是杏仁、腰果、榛子、巴西堅果、核桃、松子、板栗、白果、開心果和夏威夷堅果等等。引發過敏比例較高的是杏仁、腰果和核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