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張麗娜
長期以來,新聞宣傳都是黨工作的重要環節,在十八大會議中,就專門對這一問題給予了強調。現在,正是我國社會主義轉型的關鍵時期,加大新聞宣傳力度,引領正確的社會輿論方向,對于我國社會主義建設的前行與發展具有關鍵性的影響價值,是黨工作得以落實的重要保障,是對“中國夢”號召的有力回應。
從當前我國及全世界范圍的發展情況來看,現在或許是全球經濟處境最不可觀的時期,各國社會經濟發展都面臨著巨大挑戰。回想之前,新聞宣傳的工作的社會經濟進步的帶動下獲取了十分顯著的成果,而當前該如何應對這一經濟發展新局勢,將是新聞宣傳工作需要重點考慮的問題,這對于新聞宣傳工作者來說也是一項全新的挑戰。在這一社會環境下,怎么通過宣傳,制造并引導正確的社會輿論,凝聚社會群眾的思想,幫助社會突破困境,將是未來工作的重點所在。作為新聞工作者,必須要認清當前的形勢,從實際出發,探索工作開展新途徑,從而實現新聞宣傳的有效化。
會做群眾工作是黨政干部的基本素質和品格,也是記者采訪和辦報的基本功。1951年3月,時任中共西北局書記的習仲勛在西北區報紙工作會議上明確提出了“新聞工作就是群眾工作,新聞工作者就是群眾工作者”的這一科學論斷。具體而言,就是:編輯人員要輪流到群眾中去,記者要經常到群眾中去;在某些農村、工廠、學校中多聯系,多了解,多熟悉;到處都要交幾個知心朋友,特別是要同工人、農民多交朋友;慢慢熟悉起來,地方多了,朋友多了,記者和編輯就成為社會活動家了。只有這樣,記者和編輯才有可能寫出好的報道和評論,報紙才能辦好,才能培養出群眾愛戴的名記者、名編輯。
民生新聞這一概念的提出在我國較晚,前后發展不過十年,不過卻展示出良好的發展勢頭,到今天已經獲得了十分可觀的發展成效,同時也受到了社會各個領域的廣泛關注,成為社會群眾茶余飯后所討論的熱點問題。在剛開始的階段,針對民生新聞的概念并沒有一個明確的認知,將其和社會新聞混為一談。事實并非如此,民生乃是當前我國最為首要的政治問題。作為新聞媒體,承擔著報道宣揚民生的責任,因此做好民生新聞的報道十分關鍵。所以,作為社會主流媒體必須認識這一點,給予民生新聞充分的關注,借助自身所處的社會有事,進一步的開拓民生新聞的發展途徑。
對于新聞宣傳工作來說,其對社會的引導作用最根本的體現就是一些切實的、具有知道作用的以及積極向上的問題上。這些因素是新聞宣傳發揮自身引導功效的根本所在。正如習仲勛所言,一篇報道之所以具有引導功能,關鍵是在于其所涉及的具體內容,所有的文章都必須具備自身所特有的功效,在進行撰寫之前要考慮這一功效,在完成之后還要對這一功效加以核查,假如說文章并未發揮應用的功效,就必須進一步的加以修改與深化如。[3]習仲勛在我國剛剛實施改革開放政策時候,就對新華社負責編輯工作的人員進行了指導,并提出了五個具體要求,其中最為首要的便是新聞的真實性。[4]結合當前的情況來看,對于新聞報道真實性的提倡,正是基于這一點。
總的來說,當前的社會發展形勢對于新聞宣傳有了越來越多的需求,同時對于新聞宣傳工作者也提出了越來越高的要求標準。因此,對于新聞工作者而言,必須要認清當前的工作形勢,從社會發展實際出發,嚴格遵循黨的指導要求,實現新聞宣傳工作的科學化及規范化,從而確保新聞宣傳工作開展滿足當前的時代需求,從而推動社會注意建設的快速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