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韓小川
拍攝角度,又稱為拍攝鏡頭角度,它是在拍攝的時候所建立起來的視點與方位,而拍攝高度又由拍攝的仰角度、俯角度、平角度、頂角度互相影響,不同的拍攝角度會對電視攝像產生不一樣的效果與不同的情感色彩,好的電視攝像會直接影響電視節目的語言手段,豐富電視的情感。
正面角度即攝像頭位于被攝物體的正面方向進行拍攝畫面。這種正面拍攝的優點在于比較容易展現被攝物體的特征風貌,顯示對象的全貌、氣勢和正面風氣。拍攝新聞主播、電視節目主持人時,多數是采用正面角度,因其可增強親和力以及加強感情的交流。當然,要使得攝像畫面更生動形象,有吸引力,就要正面角度與其他角度靈活地結合起來運用,揚長避短,充分利用其他角度的優點。
正側面角度即攝像頭位于被攝物體的左側或者右側,與物體正面垂直的方向進行畫面拍攝。正側面角度拍攝可以很清晰地展現出被攝物體的側面輪廓及其運動的姿態。在一些訪談類型的電視節目中,除了正面拍攝,還常常用到正側面的拍攝方向,比如剛逛完街滿手戰利品的女孩正從鏡頭經過,那么女孩血拼后的那種疲勞感和得到釋放的滿足感就能清晰地呈現在眼前。
斜側面角度即攝像頭位于被攝物體的前側面和后側面進行拍攝。這個角度集各個角度的優點于一身。在正面拍攝是被攝物體的真實形象,在側面拍攝是被美化了的形象,但兩者并不矛盾,因為斜側面角度就能很好的把兩者結合起來。這里所說的美化就是從斜側面角度把被攝物的缺點隱藏起來,使其沒有出現在拍攝畫面里,調整了物體的輪廓形像。事物間主與次的關系也可由斜側面角度來安排,近大遠小,主體在近,次體在遠。這樣就豐富了被攝物的形象,同時也賦予了被攝物更多的立體感和層次感。
背面角度即攝像頭位于被攝物的正后面進行拍攝。背面角度能看到拍攝對象的背影和其他一些景物,但對象的背影動作和姿態得到了深度刻畫,使觀眾的印象加深,讓觀眾有種參與感和紀實感。故那些紀實類電視節目往往會采用到背面角度拍攝。
平角度即攝像頭與被攝物位于同一水平面進行拍攝。平角度與人觀察事物的高度、習慣和普遍的心理特征相接近,所得畫面與人眼所看到的結構大小和透視對比度等也近乎相同,故顯得自然平實、親切。若是把平角度拍攝用在影視劇中,就會使影視作品增添一份客觀真實感,尤其是新聞類節目,更能引起觀眾的興趣,吸引眼球,從而提高點播率。
仰角度即攝像頭位置低于被攝物,鏡頭向上仰起進行拍攝,由下到上就會產生仰視的效果。在一些雄偉建筑的拍攝中,如天安門廣場、華表、地標性建筑物等,運用仰角度拍攝,水平線下降,就能凸顯主體拍出主體建筑物的高大雄偉,磅礴氣勢,莊嚴肅穆,而次要的背景落在畫面下方,起襯托之用,那么畫面就具有了層次感和立體感。對有代表性的偉大人物,若能恰到好處地運用仰角度拍攝,亦能突出人物的端莊穩重。仰角度拍攝時,若距離太近,或者角度過仰,事物則易變形,就會使畫面失去感情色彩,達不到想要的效果。仰角度具有夸大的作用。在拍攝跨躍或騰空飛起的動作時,仰角度就能形象而夸張地把那瞬間的動作定格,給人視覺上的沖擊力。
俯角度即攝像頭位置高于被攝物體,鏡頭向下進行拍攝。俯角度拍攝時地平線上升,由上向下就會產生由遠及近的層次感和俯視的效果。如地理環境的拍攝,可顯地面幅員遼闊,正如“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的視覺上美的享受和沖擊感。俯角度拍攝能呈現物與物之間的位置關系、距離遠近、數量的分布,體現出畫面的廣闊壯美。如慶國大典上的閱兵典禮的俯角度拍攝,步伐整齊統一的軍隊方陣和等速前進的軍車隊猶如從眼底下經過,俯角度的全景中,浩浩蕩蕩、磅礴之勢不無讓人感到震撼。但是,用俯角度拍攝,人物做主體時,則有貶低藐視之意。在俯角度的畫面中,勾畫人物高度的線條都被壓縮了,顯得人物矮小無力,不適用于平等的感情交流。
頂角度即攝像頭的角度幾乎與地面垂直,在頂角自上而下地進行拍攝。與觀眾正常觀察角度存在一定的差異,使得構圖的各部分產生較大變化。所以帶給觀眾的會是視覺上強烈的震撼。通過畫面結構,被攝物體可與所在的周圍物體的大小及高度形成鮮明的對比,居高臨下的優越感由此而生。若能保證拍攝作品的質量,靈活運用頂角度拍攝,就可以享受到一定的經濟與實惠。
在迅速發展的影視業中,影視產品的質量起決定性的作用,雖然視聽結合的語言系統在作品中占據著重要的位置。但被攝對象和拍攝工具與技術也在很大程度上影響著影視產品的質量,不同的拍攝的方向與高度,就會有不同的畫面效果。因此,必須要注重電視攝像中拍攝的方向與高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