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朱 璇
我國數字出版的快速發展已經成為我國經濟發展的一個新的增長點。數字出版的發展在帶動經濟迅猛發展的同時也大大增強了中國文化產業的發展。但是,國內數字出版仍然存在著許多問題,本文將對此進行分析,并找出與此相關的可行性措施。
數字出版與數字化出版這二者的含義是相似的,它不僅囊括傳統出版業的數字化的全過程以及結果,并且也將新興的數字媒體包括在內。
西方發達國家是數字出版的鼻祖,我國的數字出版雖然起步比較晚,但是發展速度十分迅猛。計算機行業以及互聯網的不斷快速發展,為數字出版提供了一個有利的環境,但是,我國數字出版的發展狀況依舊令人擔憂。例如,我國數字出版物大部分還采用光盤的形式,這樣給讀者的閱讀帶來極大的不便;再者我國傳統出版單位和數字出版的技術提供商的合作形式還不成熟,這大大地阻礙了我國數字出版的發展和深化。
(1)產業鏈循環不暢
一條完整的出版產業鏈應該包括:內容提供者、內容出版者、技術提供者、網絡服務提供者以及讀者。這幾個環節應該是緊密結合的、相互合作的。而我國數字出版的產業鏈存在著循環不暢的問題。內容的提供者應該是這條產業鏈中的核心,應該起著主導作用,但是在實際上并非如此,這便嚴重挫傷了內容提供者想要參與數字出版的積極主動性。
(2)缺乏有效的版權保護
國家對文化產業的大力扶持,讓不少不法分子看到了盈利商機,版權侵權的問題越來越嚴重。眾所周知,我國的盜版現象十分猖獗。由于目前我國在版權保護方面出臺的法律法規還是不完善,不能有效的遏制盜版現象的產生。侵權行為的出現對我國數字出版的發展是極為不利的。
(3)商業模式不成熟
我國數字出版的規模在不斷擴大,經濟效益也呈現飛速增加。但是我國數字出版起步晚,商業模式還是比較不成熟的。我國數字出版的盈利模式絕大多數還是以出售廣告或者是收取讀者的閱讀費為主的,這種盈利模式不僅局限性太多而且比較被動,不能很好的給出版單位帶來較高的收益。再者就是我國數字出版單位打造品牌的意識薄弱,這樣在國際市場上的影響力較小,嚴重影響出版單位的競爭力。
(4)傳統出版的競爭
目前的數字出版在內容提供上缺乏創新,大多還是以傳統出版物的內容為主。二者只是在展現內容的形式上有所不同而已,這樣很難吸引消費者的眼球。傳統出版物還具有價格優勢,并且大部分消費者對紙質閱讀的喜愛程度是不容忽視的。再者就是與傳統出版相比較,數字出版還沒有一個統一的格式,不同格式需要先下載相應的閱讀器才能觀看,這種方式極為不便,嚴重阻礙了知識文化的有效傳播。
產業鏈的不健全嚴重制約我國數字出版的發展。所以,完善產業鏈的構建已然是刻不容緩。首先國家應該加強宏觀調控作用,針對數字出版中存在的問題制定方針政策,優化我國數字出版的產業鏈結構,正確引導我國數字出版的發展方向。出版單位從自身角度講,也應該注重自身的發展,增加技術研發的資金投入,并且更要加大對“內容”上的創新,只有這樣出版單位才能提高自身的競爭影響力,才能在產業鏈中享有話語權,占據主導地位。
(1)完善法律法規
中國目前現有的法律政策顯然不能有效地滿足保護數字出版的版權需求,所以相關部門應該加快法律法規的建設。一方面對侵權行為要加大打擊力度,增加侵權行為的成本和風險。另一方面應該弘揚購買正版的正確觀念,呼吁消費者一同抵制盜版。
(2)加強版權管理
政府部門應該成立一個管理數字出版的版權管理組織或非盈利性的機構,這樣可以更好地約束組織內部成員的行為,為行業自律的良好發展打下夯實基礎。與此同時還應該創建一個合理的使用制度,這樣可以有效的減少出版單位的利益和公眾權益發生沖突。
出版單位的自身發展和壯大的前提條件是盈利額度的不斷增加。目前我國數字出版的盈利方式是比較少的,出版單位可以結合自身的特點增加盈利方式。因為數字出版還是以出售版權為主的,我們可以在出售的時間、范圍、信息量等方面下手,比如實行會員制、包月、包年等方式來滿足不同消費者的需求。
數字出版的推廣應用現在已然是我國出版業的一種必然趨勢,機遇和挑戰并存是我國數字出版目前的發展形勢,數字出版的發展不僅會拉動我國的經濟發展,并且也會提高我國的國民文化水平和素養。政府應該加強對文化產業的扶持力度,對數字出版的重視尤為重要。政府還應加強法律法規的完善,調控產業鏈的構建,引導資源的合理利用。同時出版單位也應加強自身的發展,不斷探索新技術的研發,充分利用自身優勢,提高經濟效益,增加市場競爭力。只有這樣,國內的數字出版才會健康穩定地持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