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曾 喆
東大門商圈的形成具有很強的符號傳播功能和引導功能,因此,它成為韓國文化產業鏈發展中最成功典型之一。近些年來越來越多的產業,看到了傳播功能對社會消費的引導力,同時也看到了服裝產業的潛在市場,于是紛紛與服裝產業聯姻。在中國西北,我們看到了一個正在文化產業鏈發展道路上“行走”的影子,它的形成在某種程度上契合了韓劇《來自星星的你》的片段“一個村落是怎樣在不斷現代化的進程中發展為時尚都市”。名稱上的相似,發展軌跡的相似,產業鏈形成的“可復制化”,這些都讓我們在傳播學理論中找到了現實模型,研究東大門、東部市場現象可謂是“韓流來襲”重要啟示。
韓國首爾的東大門建于600年前的朝鮮王朝時代,是首爾重要的歷史遺跡。但現在人們說起東大門,更多是指東大門市場,這里不僅是旅游觀光景點,更是韓國人乃至很多周邊國家旅游者和生意人心目中的“購物天堂”。 韓國首爾東大門地區形成了一個產業鏈完整的服裝產業集群中心。來到東大門商圈,商業代表們真正看到了一個極具競爭力的服裝的快速生產流通產業鏈。東大門聚集了從事服裝輔料、生產加工、商品企劃與設計、流通的各種工廠和企業,貫穿了產業鏈從上游到下游的每一個環節所需的人力、物力資源,使得東大門商圈能在最短的時間里、以最快的速度滿足消費者的需求。此外,韓國政府鼓勵和支持服裝企業采取建立技術中心,通過這種技術創新體系,與服裝類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共同組成產學研聯合體,加速服裝批發流程的優化配置。這就在服裝產業中融入了文化的氛圍,在潛移默化中有了“品牌”的概念。
蘭州東部服裝批發市場是由蘭州城關區拱星墩鄉五里鋪村獨資興辦的和管理的大型綜合性商品批發市場。它在原先非品牌與普通品牌相結合的基礎上,名優品牌紛紛入駐。伴隨蘭州東部服裝批發市場經營品牌的不斷豐富,品牌檔次的不斷提高,市場消費需求和經營形態也在不斷的發生變化。在“東部”的帶動下,餐飲、旅游、交通等行業飛速發展,法律、中介、咨詢行業也在涉足,產業鏈的逐漸完善,在一定程度上促進了東部綜合批發市場的發展,也在純商業經營中注入了文化的理念。現如今,“東部”更是聯合“王府井商場”、“蘭新電子商貿城”等,形成了匯集服飾、美容、電器、數碼、文體、燈具、工具等多個經營品種的“東部商圈”。在未來,這里也許就是韓國的“東大門商圈”。
東大門的成功就在于匯集各種符號資本形成的文化產業鏈,形成環環相扣的文化內涵生產體系,自有品牌自主創新體系、自主知識產權。韓國東大門這一個長長的產業鏈式的后產品開發以及廣泛的產業帶動,在全球掀起了“韓風”(韓版已成為時尚的符號)、“食風”(韓國餐館火爆)、“學風”(設計師紛紛前往韓國學習服裝設計)、“游風”(東大門商圈已成為韓國游的熱點),各大旅行社都專門開辟了東大門精品路線游。 韓國建立產業集群的經驗可以在蘭州東部服裝市場予以實踐,經營主流是服裝批發,服裝面料和輔料經營、企劃和設計、物流等各類企業。同時把中國的傳統文化融入商圈體系,讓“東部”打上“時尚”和“文化”的標簽。
韓流來襲30年之久,交流與合作體現在文化、政治、經濟、民間等方面,這都中韓文化和產業的合作提供了良好的機遇,中韓兩國文化產業的合作是有利于兩國人民的雙贏的選擇,未來合作的前景一定廣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