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實習生|邱亦楠 徐 萌 整理
名城蘇州網最大的特色是整合母體蘇州廣電的資源。蘇州廣電去年的營收達到17億,僅次于深圳廣電集團。蘇州廣電有三大發展目標,一個是傳統的主業,一個是文化產業,一個是新媒體。
名城蘇州網是蘇州廣電新媒體最重要的一部分,由名城信息網發展有限公司獨家運營,對內是總臺的新媒體部,對外是公司化運營,是廣電集團全資的子公司。2000年創辦之初,總臺投入了30萬元,十多年來創造的凈利潤達到5000萬左右。名城蘇州網在2003年開始盈利,每年最大40%的增長幅度。為了做大新媒體,蘇州廣電把傳統電視、房產、汽車的廣告經營業務,全部劃給了名城蘇州網,這是營業收入能過億的原因。
名城蘇州網從創辦開始就實行市場化運營,這是它能快速發展的主要原因。名城蘇州網近年的發展戰略,主要是4個方面:
“1”即名城蘇州的主頁網(主網),目前全球排名4000位,國內排名300位,名城蘇州的影響力主要在蘇州,主網影響力大體現在網站主頁每天最多配有20條通欄,對于客戶與體驗來說也是好的,“1+n”戰略就是說做好主頁的同時,把子網做好。子網一方面可以分解主網的廣告壓力,另一方面,行業做好對于本土的經營可以進行深根。
經過幾年發展,名城蘇州做了名城新聞網、名城社區、cutv廣播電視、汽車網、房產網、財富網、旅游網、娛樂網等,形成集群模式。圍繞這些,形成了采編合一、以經營目標為中心的團隊。
最初設想把名城蘇州和相關門戶子網延伸到蘇州縣市及長三角的其他城市,采取項目主權合作或加盟的方式來進一步提升網站及相關媒體平臺在蘇州以外的輻射力量。
這一方面做得不是很成功,由于張家港、吳江、太倉等蘇州臨縣市的經濟實力很強,媒體也非常發達,包括中央級媒體、大型商業網站,都已經下了很大功夫去經營,政策上也有一定的制約。
這兩年他們找到了另外的突破口,專門成立了政府項目運營中心。比如說“蘇州發布”、宣傳部的文化節,包括中國蘇州網的維護,以及姑蘇區、環保局的廣播電臺,名城蘇州為他們做所有的內容維護(包括視頻節目、采編、播出、展示等)、品牌建設等,收取服務費用,幫助他們。這方面今年大概能實現六七百萬的營收。
這方面主要是借用相關產業鏈,實行平臺線上線下的互動營銷,實現平臺資源的價值最大化。
比較成功的一個例子就是名城蘇州的“房產項目”。名城蘇州和蘇州最大的一家戶外廣告公司聯合組建了一個新公司,投入300萬,充分利用廣電和戶外融媒體的資源優勢,直接介入到房產市場的前端消費去賣房子。公司在短時間內組建了一個強大的銷售團隊,在一年半里,共做了30個項目,2014年收入可達到2500萬元。
“汽車網”建立了所有車型的核心數據庫,實現新車與二手車的聯動營銷,進軍二手車市場。名城蘇州自身有一個達到上萬人的“車友隊”,匯聚了交警、交通,以及駕校、保險、汽車購物市場,為了自身在汽車行業中擴大社會影響,名城蘇州打造了蘇州最具影響力的汽車人之家,突破本地汽車銷售只靠4S店的模式,進入二手車銷售領域。
名城蘇州利用汽車團隊的優勢,每年做四場車展,調動全媒體資源,對車展進行視頻直播,一年車展的銷量可以達到兩萬臺,占蘇州整個汽車行業的10%以上,銷售營業額突破30億,營銷收入達到3500萬。
這兩年,名城蘇州在提升原有網站技術水平的同時,構建微信公眾平臺和移動客戶終端,并建設一流的數據庫和客戶反映系統,建立內容平臺以及各種公共平臺,力爭實現真正意義上的新媒體產業。
名城蘇州四大戰略最終帶來四大突破,從PC業務的App1.0到2.0,從有線互聯網向移動無線互聯網突破,從單一的廣告運營向多元化經營的突破,從單一的媒體運營向多媒體的運營突破。今年的互聯網平臺將達到7000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