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王志斌
高職院校醫藥專業的教學過程,從主要采用教育過程中最普遍的教學模式——課堂講授法發展到采用演示文稿軟件教學模式。這種教學模式下,大多沿用灌輸式、填鴨式授課方法,主要是以教師的講授、電子板書為主,老師講,學生做,雖有一定互動性,但教學效果欠佳。高職院校以培養創新型、應用高技能型人才為目標,從教學觀念、內容、模式到教學手段、過程等均需進一步改進,授課方式應進一步創新。隨著計算機技術應用的日益普及和大專院校硬件設施的逐步發展,高職院校醫藥專業各學科、各環節完全可應用Flash、Excel、多媒體生物機能實驗系統等多種手段,在利用計算機輔助教學工作中更顯其優勢,不僅豐富了教學內容,提高了教學效率,還可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增加信息量,提高利用率,從而提高教育質量。
中藥藥劑學是中藥制藥技術專業的主干課程。由于中藥制劑工業化生產設備更新快,高職院校實驗實訓設備因資金缺少,無法及時更新。學生到廠實地參觀機會少,對工業化生產實踐缺乏感性認識[1],而不同劑型的生產工藝流程特別是一些重要的制藥設備,在教學中難以表述,學生大都感到枯燥、抽象又無趣,動手操作技能與實際嚴重脫節,為了扭轉這種局面,我們在傳統的教學方法上進行創新,在中藥藥劑學課程中應用計算機輔助教學——Flash動畫多媒體教學。
如在講述制作片劑的旋轉壓片機時,傳統教學法用幾張原理圖,說明旋轉壓片機的運行過程,學生不易理解。當利用計算機輔助教學時,先給學生展示旋轉壓片機實物圖片,讓學生對壓片機有初步的感性認識,再給學生展示旋轉壓片機壓片過程原理的Flash動畫,最后讓學生看一段旋轉壓片機壓片的視頻錄像。這樣就可將抽象、呆板的旋轉片機工作原理形象生動地展示出來,學生易理解、易掌握。基本原理了解后,再為學生播放中藥壓片標準操作流程,讓學生對中藥壓片標準操作規程有深的認識。另外,針對中藥壓片中易出現的問題應如何解決也是學生必須具備的技能。我們采用Flash動畫,對裂片、松片、粘沖等現象加以展現,讓學生想出解決的方法。這樣,學生在仿真GMP車間的中藥片劑生產操作,能較快較好地完成,并能解決一些生產中的常見問題,學生掌握生產技能的效率得到提高,有效擴展了課堂教學容量,激發了學生學習興趣。
醫藥統計學教學目的是借助概率論和數理統計基本原理和方法,引導學生認識、分析并解決醫藥中的專業問題。但醫藥專業高職學生數學較差,且課程學時少,導致設計教學內容時不能按常規呈現從定理引入再到證明,需采取其他方式更易理解、更科學直觀地展現教學內容。Excel數據管理功能強,簡單快捷、使用廣泛,具有表格處理、數據處理分析、函數運算、圖表制作等功能,更重要的是它有關統計的功能,正是醫藥統計學教學需要的。
Excel的圖表功能不僅可據統計數據生成散點圖、條形圖、餅圖、柱狀圖等各種靜態的統計圖,且結合函數,還可生成動態圖表、動態演示一個量隨另一個量的變化過程。如在醫藥統計中得到的許多數據,像中藥藥丸的丸重、處方中某藥物的用量及人體的身高、體重、血紅蛋白含量等生理指標[2],都服從正態分布或近似服從正態分布。這種分布類型,一直是教學的重點內容,為更好地幫學生理解、掌握正態分布特征,通過調用Normdist()函數生成正態分布函數值,運用圖表功能及在窗體中添兩個微調控件,就可創建動態圖表說明不同參數下正態分布的特征,用鼠標點擊圖中均值和標準差的微調按鈕,可清楚看到分布位置和分布形狀是如何隨之變化的。通過將Excel的基本統計功能與醫藥統計學的教學內容緊密結合,不僅能提供學生大量直觀、形象的感性材料,且能大大提高計算速度、準確率及課堂效率,使學生對醫藥統計學“看得見、摸得著”,消除學生對醫藥統計學概念抽象、計算繁瑣的畏懼感,增加學習自信心。
藥理學教學長期以來普遍采用傳統教學模式。雖是重要的基礎學科,高職學生卻普遍覺其內容繁瑣、難學難記、枯燥、易混淆。學生常感上課是聽和記筆記的工具,學習積極性不高。
后來,藥理實驗教學中采用了成都泰盟科技有限公司研制開發的BL-420F生物信號采集與分析處理系統,使該實驗課的教學提高了層次。藥理實驗教學以前準備儀器設備多、工作量大,操作麻煩,工時長,常出現錯誤且花費多,而BL-420F實驗系統,可取代此前的如示波器、刺激器、記錄儀和放大器等,大大簡化了實驗儀器設備;還可對實驗數據進行實時測量、統計分析,得出相應生物指標,也可比對“正常值”或“正常范圍”,討論分析結果是否客觀科學。BL-420F實驗系統因采用計算機輔助、系統自身和集成的多種專用數據分析功能,許多以前無條件開展的實驗也可完成,從而得到更多新的實驗數據,如血流動力學分析、心功能參數分析等,使實驗教學進入新階段。高職學生還通過實驗模塊的隨意組合,啟發加思考,能夠自行設計并完成實驗項目,從而提高學習的積極性以及創新能力,也提高了實驗教學效率。
在運用Flash制作的教學課件進行教學中發現[3]:一方面,因一節課信息量大,而版面容量小,重點不易突出,層次不清,屏幕變換內容較快,故在展示知識結構的整體性方面能力較弱。且對高職學生來說,淺顯易懂的素材,才易接受,故應注意突出重難點,注意素材取舍,使學生在掌握重難點的同時,了解一些擴展內容。同時,還應考慮學生的接受能力。另一方面,上課位置多為多媒體教室,室內光線弱,屏幕光線亮,易產生視覺疲勞,這就要求師生多互動交流。
總之,醫藥專業高職課程中計算機輔助教學也存在缺點,傳統的教學方法雖不宜完全取代,但計算機輔助教學及其深度應用,仍是實現課堂或實驗教學創新的重要手段。化靜為動,寓教于樂,能培養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節省板書時間,開闊視野,能減輕教師的勞動強度,彌補不足,使教學效果事半功倍,學生創新能力得以提升,從而提高教學質量。從目前教學實踐看,學生對這樣的教學方式非常喜歡,參與積極性很高,其優越性也是顯而易見的。
[1]董珂,王和平,周黛杰.多媒體在中藥藥劑學教學中的應用[J].教育技術,2011,5:72.
[2]魏興民,任真,代婷.Excel在中醫藥統計學教學中的應用[J].高等數學研究,2013,1(16):93—95.
[3]別梅,王洪錄.教師運用信息技術教學的現狀與對策研究[J].教學與管理,2007,4:33-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