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 青 房秀平
(棗莊科技職業學院)
踐行校企合作,教師首先要轉變觀念,教師本身的專業技術要強,技能實踐能力要強。高職訂單培養是高職院校根據企業對人才需求的數量、規格、素質,與企業簽訂學生培養就業訂單,共同制訂人才培養計劃,學生分別在學校和企業進行學習和實習,畢業后直接到用人單位就業的一種人才培養模式。我校從2007年開始嘗試和探索一些工學結合、校企合作的具體形式,即將傳統的培養目標,轉向培養企業崗位需要的專門技能型人才;形成了一些特色,將企業崗位技能要求、文化素質要求直接作為修改教學大綱和計劃的依據。
2011年12月,我院電氣工程系機電專業教學團隊被評為山東省高等學校省級教學團隊,這是我院在專業教學團隊建設方面的新突破,標志著我院在大力加強師資隊伍建設,全面提升教師隊伍整體素質,加快高等教育內涵發展,提高人才培養質量和辦學水平上邁出了新臺階,這有利于校企合作、工學結合工作的開展。
機電教學團隊建設目標清晰明確,建設措施富有成效。形成了“三個注重”和“四個結合”鮮明的團隊特色,即注重專業帶頭人和骨干教師的培養;注重對青年教師進行“傳、幫、帶”;注重改善“雙師”教師結構。同時,在團隊建設過程中,工學人才培養模式和課程教學改革與師資隊伍建設相結合;教師的理論進修與實踐鍛煉相結合;校內培養與校外進修結合;專職教師與兼職教師隊伍建設相結合。在團隊建設目標引導下,通過以上“三個注重”和“四個結合”,形成了一套具有鮮明高職特色的團隊建設和合作機制。
2013年6月10日上午,南京鵬力科技產業集團企管部部長談仁梅一行,專程來電氣工程系洽談校企合作事宜。電氣工程系主任于全福、黨總支書記郭繼聯、招生就業處副處長趙樹國接待了來訪的客人。
南京鵬力科技產業集團秉承軍工研究所大型電子工程、機械工程項目研制方面的技術及管理優勢,擁有眾多先進制造設備和檢測試驗設備、質量體系健全。電氣工程系機電專業與南京鵬力科技產業集團加強校企合作、工學結合,必將對我校學生技能培訓、學生就業產生深遠的影響。
為了更好地做好2011級學生頂崗實習工作,加強校企間的合作交流,2013年6月26日下午,電氣工程系召開2011級電氣、機電專業頂崗實習動員大會暨校企供需見面會。大會由電氣工程系副主任董貴華主持,海信科龍電器股份有限公司、海信容聲(揚州)冰箱有限公司、海信(山東)冰箱有限公司、海信(廣東)冰柜有限公司等企業參加了此次供需見面會。
大會首先由董貴華介紹了頂崗實習的目的、意義、要求以及注意事項,隨后各公司做了企業宣講。企業經過簡歷及成績篩選,確定了入圍名單。據初步統計,2011級電氣、機電專業學生共有200多人參加了此次校企供需見面會,最終有164人通過企業第一輪選拔。
2013年8月19日至21日,第十屆山東省大學生機電產品創新設計競賽決賽在山東科技大學舉行。電氣工程系對本次大賽高度重視,組建了“電氣自動化設備組裝與調試”“電子產品設計與制作”兩支隊伍,分別由教師胡修玉、張志清、鄧祥周、朱偉、于波、宋麗等6位專業課老師負責比賽指導工作。電氣工程系學生寧軍民、丁東營、李先舉等同學參加的“電氣自動化設備組裝與調試”“電子產品設計與制作”的兩個項目,分別獲得省級三等獎的好成績。
機械工程系通過作品展覽、現場解說、匯報答辯、專家質疑等環節,由魏春莉、王士柱老師指導的“多功能變形破胎補救器”獲大賽一等獎,“太陽能節能飲水機”獲得二等獎,“多功能溫馨座墊”獲優秀獎。魏春莉被評為競賽“優秀指導教師”,王士柱被評為山東省大學生機電產品創新設計競賽組委會委員。
此次比賽,充分展示了我院學生較強的實踐動手能力和勤奮好學的進取精神,也激勵了教師以賽促學、以賽促教,將比賽內容和要求帶入平時教學和實訓,帶動電氣工程系相關專業建設和教學改革,進一步促進電氣工程系人才培養模式的改革與創新。
為建立和完善一支既有豐富的理論知識,又有扎實的技能指導和動手能力的“雙師型”教師隊伍,今年暑期,棗莊科技職業學院機電專業先后選派30余名專業骨干教師分赴濟南沃德汽車零部件有限公司、海信容聲(揚州)電冰箱有限公司、滕州市級索礦業集團、滕州市精達儀表有限責任公司等多家廠礦企業頂崗實踐。
我院高度重視專業教師的頂崗實習,不斷選派教師下到廠礦企業“回爐”“充電”,通過學習、交流,進一步提高專業教師的實踐操作技能;了解廠礦企業生產的新技術、新工藝和崗位技能及職業標準;了解廠礦企業對高職畢業生的專業知識和實踐技能要求,使教育教學能更切合市場與廠礦企業的發展需求,提高學生的就業率。同時,專業教師下企業頂崗實習,也將進一步拓展校企合作深度,為企業帶來好處,實現學校與地方產業、專業與行業企業、學生與企業崗位的“三層對接”。
今年,面對全國699萬名大學生畢業,就業壓力非常巨大。電氣工程系高度重視就業工作,根據學院的工作布置,各教研室與學管人員積極落實。截止目前,電氣工程系7個畢業班平均就業簽約率達97%,機電專業畢業生簽約率名列榜首,簽約率達100%,更有漢諾集團等單位已經預定2011級在校生。我系畢業生分布全國各地,獲得各用人單位的廣泛好評,許多已成為單位的技術骨干或中層干部。
工學結合、校企合作,是為培養合格的高技能人才而孕育的創新模式,它是一種全新的技能人才培養制度,這種制度,順應社會需求和經濟發展,將人才培養和需求密切相關的學校和企業緊密聯系起來,實現企業和學校的零接軌,從而有效地實現人才培養目標,最大限度地滿足國家對高技能人才的迫切需要。“工學結合,校企合作”應建立在優勢互補、互惠互利、共同發展的基礎上。
[1]丁曉昌.強化服務紐帶推動職教集團發展[N].中國教育報,2011-4-10(3).
[2]李世剛.訂單培養模式的實踐與思考[J].中國成人教育,2008,(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