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駱君菲
(浙江省諸暨市實驗小學教育集團荷花小學)
曾有人打過這樣一個形象的比方,“哈佛培養的學生只能是哈佛的學生,耶魯培養的學生只能是耶魯的學生,把哈佛所有的老師都請到耶魯來上課,也培養不出哈佛式的學生。”這句話的意思是說:每所學校都有自己獨特深厚的文化理念,這個理念應該是通過多年的培育和積淀而成,是不可復制,不可移植的。從學生踏入校門的第一天,他就在不知不覺中耳濡目染,潛移默化,他終身都會帶著校園精神的烙印。我校的雅行教育就是一個很好的見證。
一直以來,我校都把培養學生的思想素質放在第一位,特別是推出“彩虹計劃”之后,對學生的雅行教育更是成為了重中之重,現在走進我們的校園,你不但可以看到我們這一路走來的艱辛與歡笑,還能看到雅行之風已逐步滲透到每一位師生的思想與行為之中,這一切都源于我校在雅行教育方面進行了積極的努力與大膽的探索。
我們學校雖然占地面積不大,但整個校園環境的布置是優美高雅的,首先,我們的校園十分注重整潔,每個班級除了打掃自己的教室外,還有各自的衛生責任區,同時學校還化了一定的資金雇傭了幾個清潔工,配備了一些必備的衛生工具,專門打掃學校的衛生死角,使學校的每一個角落都落實到人,還大家一個整潔的校園。我們學校還配有一個規模較大的體育館,內有游泳池和籃球場,同時我們力保校園四季常綠,具體體現在花木換季,中心展示和錯落搭配上。讓師生時時處處充滿著親切、溫暖、自豪之感。
其次,我們努力讓校園的每一面墻壁說話。教學樓醒目處的校訓——弘揚個性、與時俱進,是經過全體教師字斟詞酌才定下來的,它們時刻激發著學生積極上進的心理動機。行政樓大廳中的“沒有愛就沒有教育”寫出了教師們的心聲,使學生一進校門就有到家的感覺。我們的校園標語都是學生們自己寫自己制作的,“不要讓小草哭泣”“我們的校園需要潔凈,我們的心靈也需要潔凈”“噓!輕點,我們在上課”“右邊的樓梯在向你招手”……學生的心聲在呼吁一個潔凈高雅的學習環境。
還有,學校對各室的布置也十分重視,常常進行不定期的檢查,校園的小星星電視臺還開設了“說說我的心聲”“校園動態”“點歌臺”等專題欄目,學生們可以在這里暢談自己的觀點,傾訴自己的心聲……這一切的一切,無不進行著無聲的教育,為學生提供了一個健康高雅的教育氛圍。
為了讓每位學生能有展示自我的平臺,我校以建全校級班級陣地為突破口,創設更多的崗位讓學生自主參與校園的管理。
改變值周對象,由教師值周變班級學生輪流完成,早上的進校管理,課間的紀律管理,上下午的眼保健操,中午的衛生檢查,傍晚的離校管理,每周的值周小結等等都放手讓學生自行處理,老師只在一旁作適當指導。
改進升旗儀式,將以往只有幾個固定學生完成的升旗儀式,改成每周由不同班級學生來完成的升旗儀式,讓同學們在威嚴的升旗儀式上接受一次又一次的洗禮。
改進大隊委的選舉方式,由學生根據自身特點自主申報大隊委崗位,經過演講、才能展示,后由全校學生投票產生新一屆大隊委,使每位同學能選到最合適的崗位,以便更直接、更認真地履行自己的職責。
建立紅領巾廣播站,公開選拔“美麗小主播”,成立校銅管樂隊,各樓層設有“紅領巾督察崗”,每班設有“小小安全員”……總之,讓大部分孩子知道了“我會干什么?我能干什么?我要干什么?”為學生創造自我展示和體驗勞動的機會,讓他們在參與校園崗位的過程中進行自我教育。
學校把德育工作與學生的生活實踐相聯系。由德育處牽頭,學校提出《關于小學生雅行教育策略與機制的實踐研究》這一課題,全體老師全程參與本課題,旨在通過更科學、規范、細致的方法來培養學生博雅的行為習慣。
學校制定了由“禮儀習慣”“文明習慣”“學習習慣”“生活習慣”“衛生習慣”“勞動習慣”“健康習慣”七塊內容組成的《小學生雅行習慣養成標準》,認真組織師生學習此《標準》,要求人人知道《標準》中的各項內容,執行《標準》中的各項要求,以班主任和學科教師的評議反饋,紅領巾督察崗的檢查反饋,學生舉報查實反饋等為依據,學校每月開展一次七彩雅行示范生評比活動并授予標志,其中包括“紫色雅行示范生”“藍色雅行示范生”“紅色雅行示范生”“橙色雅行示范生”“黃色雅行示范生”“青色雅行示范生”“綠色雅行示范生”。若個人累計達七個單項雅行示范生時,學校將頒發學年雅行示范生獎章,學生們參與熱情很高,同學之間的競爭也十分激烈,但我們更多的是看到孩子們在這一雅行之風中逐步成長起來。
以年段為單位,根據本年段學生的實際情況,確定開展雅行教育的具體內容,每位班主任每學期至少寫兩個雅行教育方案,各班級資源共享,利用晨間談話時間落實方案內容,讓雅行教育真正落到實處。
各班級都圍繞“雅行教育”制定了班級規章制度,設有班級管理量化欄目,如我班設有“學習伙伴競爭”欄目,每位學生自行找一位各方面與自己比較接近的同學作為學習伙伴,對照《小學生雅行習慣養成標準》,采用加減分的方式進行競爭,每周一小結,獲勝者能在下一周優先加分,全班評出一位“每周之星”,除了加分外還能把自己的照片貼到展示臺上,全學期的得分作為期末評比的一個重要依據,這樣的量化管理,讓學生在競爭、合作中有了顯性的提升。
有效利用校訊通、班級網頁這一平臺,有針對性地發告家長書,班主任、任課老師把學生的在校表現及時反饋給家長,建立學困生檔案,開展系列家校互動活動,組織家長進學校看孩子的學校生活,教師回訪家長,了解學生家庭表現,帶動學生積極參與社會實踐活動,這不僅能讓家長、老師和孩子們可以親密溝通、也可以及時與學校教育產生共鳴,形成積極的教育合力。它能開放地、多層面地、全面地評價學生,同時也能讓學生在體驗中學會生活、正確生活、幸福生活,使學生出言有訓,行之有范,心中有人,為學生奠定一生做人的基礎。
育人育心,以人為本,以心立德,雅行教育作為學校德育工作領域的一個新生事物,一種全新理念,已開始愈來愈明顯地展示出它在人格教育、個性教育方面的無窮魅力。面對這一富有挑戰性的歷史課題,作為教育工作者,德育工作者的我們,只有在工作中勤于思考,勤于學習,勤于探索,大膽實踐,才能將雅行教育進行到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