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李立
(邢臺學院)
隨著社會的發展,思想意識的多元化,給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帶來了諸多的機遇和挑戰。為了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價值觀及人生觀,有必要針對目前我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現狀,改變傳統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綜合性的提出思想政治教育策略。
科學、完整的思想政治教育內容是思想政治教學實施的前提,目前多數高校在思想政治教育內容的選擇上還存在著以偏概全的現象,會從整體上影響學生思想政治觀的塑造,結合新時期社會現狀及學生特點,高校思想教育應該包括以下基本內容。
思想教育是現階段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內容,其精髓概括來講就是“四科、四信及四有”。“四科”即科學知識、科學方法、科學思想、科學精神教育;“四信”(信仰、信念、信心、信任)即馬克思主義信仰、對社會主義的信念、對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的信心、對黨領導的信任教育;“四有”即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教育。
政治教育的目的是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政治立場、政治信念、政治態度及政治信仰,側重點是愛國主義教育、社會主義教育和黨的方針、路線、政策教育。
道德教育將對學生立身于社會起到關鍵作用,高校道德教育必須以愛社會主義、愛祖國、愛人民、愛科學、愛勞動為基本點,以社會公德、職業道德、家庭美德為著力點。
心理教育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容易忽略的環節,而正因為此內容的偏廢,會直接影響學生的身心健康,進而產生有違社會道德的行為,這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必須關注的內容,高校心理教育,一方面,是有關心理健康方面的知識性教育及咨詢性教育;另一方面,是關系心理健康的行為訓練。以此提高學生的身心健康水平,培養學生的良好心理素質。
在當今信息大爆炸時代,大學生不可避免受到一些不良社會風氣及行為的影響,從而偏離法制規范,走向違法道路。因此,法制教育也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不可或缺的內容,法制教育基本目的是讓大學生掌握一定的法律知識,樹立正確的法制觀念,在不違法犯罪的基礎上,還要懂得如何利用法律手段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高校法制教育應包括紀律教育、法制教育、社會主義民主教育等內容,并與時俱進,實時更新。
在擇優和完善思想政治教育內容的基礎上,必須以有效的思想政治教育教學方法為載體來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實效性。
首先,改變傳統的灌輸式教育方法。目前,在校大學生以“90后”為主,思想活躍,接受力強,單純的灌輸教育很難起到良好的教育效果。因此,在思想政治教育過程中,應將傳統的灌輸式教育轉變為疏導式教育,為大學生廣開言路,各抒己見,然后由教師加以引導,并結合相關學科知識,向其它領域延伸,做到知識上的互聯和互通。
其次,改變傳統的思想政治教育權威者形象。在轉變教育方法時,教育者應放下姿態,深入到受教育者的生活實踐中去,避免使用強制性教育,盡量使用說服教育,形成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互動的局面,以提高學生思想政治知識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再次,改變傳統的思想政治教育手段。網絡、電視等各種媒體技術的不斷完善為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更為廣闊的平臺,應充分利用和挖掘各類信息資源,隨時了解社會發展趨勢,掌握學生思想動態,進行正面思想政治教育信息的收集、處理及傳播。
隨著網絡信息技術的高速發展,利用網絡為新時期高校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服務,成為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將要面臨的重要課題,可以從以下兩個方面加以實施。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必須充分發揮“意見領袖”作用,在校園網及學生經常瀏覽的網絡中主動發言,積極占領網絡思想輿論陣地,強化主流言論,推進網絡思想政治教育全面發展。同時要及時掌握和了解網絡輿情動態,果斷刪除不良言論,堅決抵制侵蝕學生思想的相關不污穢信息。
健全的網絡管理機制是高校網絡思想政治教育體系中的必要組成部分,要建立制度規范的校園網路管理制度;要提高網絡信息內容的真實性、思想性,站在全局的高度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觀點;有效利用學生喜聞樂見的板塊,如留言板、網站導航等,使其成為學生經常瀏覽的內容。
新時期學生的思想意識受到諸多因素的影響,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結合筆者實際工作,從三個方面提出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相關策略,在具體實踐中,還需結合學生實際特點,根據社會思想政治動向從多個方面加強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1]張紅霞.論文化多樣化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環境的影響[J].學校黨建與思想教育,2011,(25).
[2]周中之.現代思想政治教育理論與實踐探微[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3]次旦平措,孔慶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對策研究[J].西藏大學學報,2011,(S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