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龍江 單守全
企業管理激勵機制是指根據企業管理目標對管理資源進行合理配置,通過激勵員工實現有效管理而建立起來的全套激勵制度與措施的總稱,主要包括了企業文化激勵機制、工資福利機制、人員培訓機制、職工晉升機制等。
企業的競爭力不僅體現在技術和產品方面,更重要的體現在人才的競爭上。企業有能力吸引人才加入還遠遠不夠,如何讓優秀人才長期留在企業并為企業目標努力奮斗進而形成企業的核心競爭力,這樣企業才能在市場競爭中立于不敗之地。企業管理激勵機制的建立將有利于企業很好的吸引和任用人才,更好的利用企業的人才資源,有效的統一員工的思想、觀念、行為,激勵員工奮發向上,共同為本企業的發展貢獻力量。
企業員工工作積極性的高低影響企業的績效和發展,員工績效水平高低不僅取決于員工的個人能力,還取決于企業管理激勵機制的建立和完善。如果企業激勵機制水平很低,即便企業員工個人能力很高,工作也不會充滿動力,自然不會有好的工作效績;如果企業能夠建立科學合理的激勵機制,即使企業員工個人能力一般,在受到充分的激勵時也會發揮出巨大的熱情,大大提高生產效率。美國哈佛大學教授威廉·詹姆士研究發現,在缺乏激勵的環境中,人的潛力只能發揮出20%~30%,如果受到充分的激勵,人的能力可發揮80%~90%。
人的素質構成既有先天因素,也有后天影響,但從根本意義上講,主要還是決定于后天的學習和實踐,具有可塑性。學習和實踐的方式與途徑是多種多樣的,但激勵是其中最能發揮效用的一種。通過激勵來控制和調節人的行為趨向,會給個人的學習和實踐帶來巨大的動力,從而促進個人素質的不斷提高。
物質激勵是指運用物質的手段使受激勵者得到物質上的滿足,從而進一步調動其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物質激勵有資金、獎品等,通過滿足員工要求來激發其努力生產、工作的動機。物質激勵的出發點是關心企業員工的切身利益,不斷滿足企業員工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生活需要。企業調動員工工作積極性最直接的方式就是薪資激勵,主要包括工資、獎金、津貼等。企業在報酬形式上可采用底薪+獎金的“萬能”報酬方式,也可以采用年薪、股票期權、利潤分成等物質激勵方式。
目標激勵就是通過目標的設置來激發人的動機、引導人的行為,使被管理者的個人目標與組織目標緊密地聯系在一起,以激勵被管理者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適當的目標設置可以激發職工的潛能,每個員工根據自身實際設立目標,讓每個員工都有競爭壓力,都有向上的發展空間,形成競爭向上的良好氛圍,激勵下屬為完成企業目標而努力工作,增強員工的責任心和上進心。運用目標激勵時應注意目標設置要合理、可行,充分考慮員工的切身利益;目標難度要適當,內容具體明確,既有階段性目標又有總體目標,使員工感到工作的階段性、可行性和合理性等等。
競爭激勵是將優勝劣汰原則引進企業管理工作,使企業管理活動具有某種集體強化的自覺機制,是企業管理者鼓勵進步、鞭策平庸、淘汰落后的關鍵環節。競爭激勵是競爭對手間相互的強化激勵,是內心激奮的結果,對于企業的發展具有積極的作用。競爭機制本著公開、公平、公正原則,使員工全身心投入工作,才能得到充分發揮,并在競爭中獲得成就感,將有利于企業的創新和興旺發展。
精神激勵是指精神方面的無形激勵,包括向員工授權,對他們的工作績效的認可,公平、公開的晉升制度,提供學習和發展以及進一步提升自己的機會,實行靈活多樣的彈性工作時間制度以及制定適合每個人特點的職業生涯發展道路等等。企業管理者要建立起員工間正常、良好、健康的人際關系、工作關系,從而營造出一種相互信任、相互關心、相互體諒、相互支持、互敬互愛、團結融洽的工作氛圍,使被管理者處處感到自己得到了重視和尊重,提高員工的情緒控制力和心理調節力,以增強員工對本企業的歸屬感。
隨著經濟社會的發展,企業知識型員工更加看重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因此企業能否給自己提供發展的機會,如升職、參與研究課題和科研項目、輪崗交流、階梯式培訓等,比單純的經濟激勵更為重要。培訓發展激勵通過加強教育培訓和發展規劃提高員工的素質和能力,增強員工的工作熱情、進取精神和自我激勵能力,使工作富有挑戰性,使員工個人發展空間具有延展性,它對于調動員工的學習積極性、主動性,促進員工知識技能水平的提高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企業建立激勵機制要充分考慮科學性和公正性,企業必須全面了解員工的需求,并為每一層次的需要設計相應的激勵措施。不但要了解員工目前占主導地位的需要,同時還要考慮每個員工的特殊需求。企業要系統地分析、搜集與激勵有關的信息,激勵方式應該因時而變、因人而異,更具有針對性,才能更具成效。這樣才能實現各取所需,達到提高職工積極性、創造性,吸引人才、留住人才,實現企業長遠發展的目的。激勵制度要充分體現公平公正,企業員工對企業的滿意度不僅僅在于其待遇的高低,而是會進行橫向的社會比較和縱向的歷史比較,從而判斷自己是否受到了公平公正的對待,進而決定自己的工作積極性和工作態度。對有較大貢獻的員工,高的薪酬水平可以形成對外競爭優勢,員工會有優越感,認識到企業對自己的重視,有較高的工作積極性。因此企業要在廣泛征求員工意見的基礎上出臺一套大多數人認可的制度,并且把這個制度公開,確保激勵制度嚴格按規程執行。
企業管理激勵機制應以薪酬激勵占主導,對于表現突出的員工要給予有形的薪酬激勵和無形的精神激勵。企業對員工最直接、最有效的激勵方法就是在薪酬分配上直接體現工作業績,包括“業績薪酬”、“超額獎勵”、“利潤分享”、“年度先進獎勵”等方式,多勞多得激發員工的工作積極性,讓企業員工竭盡全力實現工作業績的創新與突破,爭取與企業的雙贏,為企業創造更多效益的同時也為自己增加更多收入。企業管理中對員工的激勵除了薪酬等物質激勵外還要注重其他的激勵方式:如參與激勵,通過參與使員工形成對企業的歸屬感、認同感,進一步滿足自尊和自我實現的需要,進而培養其團隊精神,強化對企業的長期忠誠度;工作激勵,盡量把員工放在其所適合的位置上,并在可能的條件下輪換一下工作以增加員工的新奇感,從而賦予工作更大的挑戰性,培養員工對工作的熱情和積極性;精神激勵,為優秀員工頒發“先進”、“嘉獎令”等,這一激勵措施有效地利用了員工的榮譽需求,取得了良好的激勵效果。實行全面的激勵機制要適應企業自身背景和發展模式,制定出科學規范的制度,創建合理的企業文化,不斷激發員工的積極性和創造性,使企業得到進一步的發展。
[1]張嘯言.淺談企業管理中的激勵機制[J].經營管理者,2010(06).
[2]何旭輝.淺談企業管理激勵機制對企業發展的影響[J].現代經濟信息,2013(03).
[3]杜艷書.淺談組織溝通在企業管理中的重要性[J].現代經濟信息,201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