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龍江 李艷秋
當前,以就業為導向的職業高中教育,必然要把培養學生的職業技能放在重中之重的突出地位。語文在為培養學生的語文能力和提升學生人文素質所發揮的作用是其他學科無法替代的。但是,當前職業高中語文教學的現狀,令人擔憂。語文的教學課時被大量削減。究其原因,主要有幾個方面:一是學校不重視,削減課時,甚至視之為可有可無的課程。二是學生不重視,從小學一直學到中學,對語文學習產生厭倦情緒。三是教學內容停留在以字、詞、句、章為主的中學教學階段,難以滿足學生的需求。四是教學手段落后、教學方法陳舊,不能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除了上述原因之外,最根本的原因是目前職業高中學校大都采用的是“2+1”教學模式,即學生在校學習兩年,在校外實習或頂崗實習一年。為了保證專業課的學習,專業課教學必然前移。因此,只有從基礎課開刀,教學課時被大量削減,這也就不難理解了。作為職業高中的語文課在這場大改革中面臨著更多的挑戰。
“工學結合”就是充分利用學校和企業、行業多種教育環境和資源,通過學校和合作企業雙向介入,將在校的理論學習、技能訓練與在企業的實際工作經歷有機結合,培養適應于操作、服務第一線的人才。按照人才培養模式的要求以及專業教育的特征,語文教學改革應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
(一)教學內容。教學內容是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關鍵,也是實現人才培養目標的重要依托。“工學結合”人才培養模式要求教學圍繞崗位、專業的需求來安排教學內容,突出“實用為主,夠用為度”的原則。這就決定了語文教學在傳授語文知識和培養語文能力的同時,還要合理、巧妙地與專業學科進行溝通、聯系與滲透。在職業高中語文教學中,應根據學生的專業特點,對教學內容進行合理調整,在注重學生文化素養的培養同時,突出專業崗位的文化和能力需求。“人文素養+崗位語文應用能力培養”是工學結合人才培養模式下職高語文教學內容定位的核心。因此,根據職業高中教育的特點以及職高學生的特點,語文教學內容應包括閱讀能力、應用寫作、口語交際、實踐活動、職業素養五個模塊,才能真正適應人才培養模式的發展需要。
(二)教學模式。傳統的職高語文教學模式是將語文課作為各專業通用的“公共課”。隨著職高教育的發展,工學結合人才培養模式對職高語文教學提出了新的要求。在工學結合人才培養模式下,職高語文教學的探索,各專業在遵循語文教學規律的同時,還要在語文教學與專業教學之間尋找到對接點,形成具有職業高中特色的語文教學。在語文教學中,要有意識地搭建起語文教學與各專業教學的橋梁,從文學性的作品知識中挖掘藝術修養,提高表達與交流的能力,培養學生運用于專業崗位的語文能力。在語文教學中要注重培養學生的形象思維、創意思維、審美情趣、文化素養和創造力,這些都是應著重培養的能力。此外,語文教學應引導學生在語文學習和生活中,獲得專業創作的靈感和素材,從而提升其藝術的文化底蘊和藝術品位。語文教學還應與各專業的崗位和職業特征相適應,注重培養學生適應于崗位的語文應用能力。如服裝設計專業的學生走上工作崗位后經常要講解設計作品的思想內涵和撰寫設計說明,所以應加強培養該專業學生寫作設計說明和口語表達的能力;動畫專業的學生要加強設計說明和影視腳本的寫作訓練。不同專業的學生需要具有不同的文化背景知識,儲備不同的文化藝術素材,具備不同的語文應用能力,語文教學要試圖從這些方面提供有用的幫助,使他們在創作的時候能夠得心應手地運用文化知識,在工作崗位中能夠靈活運用相關的語文能力。
(三)教材建設。高質量的教材是實現人才培養目標的重要保證。因此,側重學生職業能力培養,開發與學生接受能力相適應的語文教材。根據美容美發專業的特點,在教學中貫穿民俗文化、美學方面的內容。在教學中“應用寫作模塊”側重編選與學生就業崗位緊密相連的內容,如“求職信和自薦信的寫作”、“設計前言和設計說明的寫作”、“合同與協議書的寫作”等,著重訓練學生與專業崗位相關的文字表達能力。“口語交際模塊”,側重選擇自我介紹、演講、辯論、營銷、洽談、設計作品講解等內容,注重培養學生走向社會應該具備的口語能力、溝通與交際能力。“職業素養模塊”編選學生走向社會應該具備的相關職業能力的內容,如“求職應聘”、“來訪接待”、“社會調研”、“人際交往技巧”等,培養學生具備“職業人”所應該具備的素質。
(四)教學方法。傳統的職高語文教學普遍采用單一的傳授式教學方法。在這種教學方法下,教師作為傳授知識的主體作用往往能得到較充分的體現,而學生的主體能動性和創造性卻被無形地壓抑。因此職高語文教學應積極探索教學方法,嘗試研究性學習的教學模式,根據教學內容的特點,有針對性地采用案例教學、模擬教學、啟發式教學等多種教學方法,激發學生的能動性,培養學生創造力。如在對文學作品的講授時,采用引導個體審美體驗的啟發式教學方法,在講授應用寫作時,可適當采用演示教學法和項目教學法。這種課堂研究性的教學方式使教師的主導性和學生的主動性都得到了充分的體現,學生成為學習的主體,在掌握知識的過程中激發出對語文學習的興趣,培養了學生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而這些能力正是職高學生未來職業崗位中所必備的。此外,職高語文教學學時少,要在有限的學時內完成五個模塊的教學,采用專題演講的形式是效率最高的。根據不同模塊的要求,教師充分運用網絡和多媒體教學的優勢自行研制課件,在不同專業有針對性地開展專題演講,既有效利用了教學時間,也適應了專業需要,教師也能更充分發揮自己的優勢與特長,使課堂生動、知識面廣、富有趣味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