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龍江 劉瑾
高職護理專業的人才培養目標是培養能在醫療衛生保健和服務機構從事護理、保健服務,具有較強綜合職業能力和高度關愛精神的高等技術應用型人才,為達成此目標,實踐教學是必不可少的,是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培養學生創新能力和實踐能力的重要環節。本文主要討論如何構建包含校內實訓、專業社會實踐、課間見習和生產(頂崗)實習等環節的護理專業實踐教學課程體系。
職業教育必須主動適應區域經濟發展、為區域經濟發展服務,黑龍江護理高等專科學校地處黑龍江省省會城市哈爾濱,學校將護理專業建設方案定位為:立足龍江、面向基層、輻射全國、放眼世界。依據本地區對護理專業實踐技能的需求,由校內教師和臨床專家共同制定了專業人才培養方案和實踐教學體系,使護理專業實踐教學培養目標更貼近社會需求,更符合行業要求。
社會對護理人才的需求是:具有較高的職業能力,即有廣泛的專業知識、深厚的專業技術能力、較強的人際溝通能力和就業適應能力,不僅能從事臨床護理,而且能從事社區護理和衛生保健等工作的實用型人才。因此,在實踐教學體系構建過程中要以實際護理工作任務為主線,由校內護理教師和臨床護理專家共同制定護理專業實踐教學目標,以校內仿真實訓和臨床真實護理工作環境為平臺,專兼職教師共同承擔實踐教學任務,實現學生知識、能力、素質協調發展。[1]
全面是指實踐教學體系應從人才培養的全過程、全方位的各種實踐活動進行全面建設,從學生入學到畢業、從校內實訓到校外實踐、從單項技能訓練到綜合實踐能力培養、從專業技能訓練到職業道德養成,貫穿學生在校學習的全過程,形成分層次遞進、分階段實施的實踐教學整體。
護理專業的服務對象是“人”,這就要求畢業生要具備知識、技能、情感態度三方面的整體素質,在構建課程體系時,要兼顧職業情感、專業技能和臨床思維三個維度的整體職業能力培養。
實踐教學活動要遵循學生的認知發展規律,融入與職業活動緊密相關的典型案例,由淺入深、由簡單到復雜、由單一到綜合再到創新,由單項技能訓練到綜合技能訓練再到反思研究性技能測試循序漸進的將實驗教學、實訓教學和實習教學環環相扣。
在實際護理工作中,護士不僅要滿足患者對基本護理技能(如生命體征監護、給藥護理等)的需求,還要傾聽患者訴說、觀察思考病情變化、溝通、協調護患關系、解答患者醫療咨詢等,在確定實踐教學目標時,不能僅僅著眼于實踐技能的訓練,還要注重培養人文素養、溝通能力、禮儀規范等。因此我校將護理實踐教學目標定位為:突出以人為本,以就業為導向,以服務為宗旨,適應護理專業發展,適應區域經濟發展。
實踐教學活動包括校內仿真實訓、專業社會實踐、課間實習和生產(頂崗)實習四個環節。校內仿真實訓是指按護理崗位能力要求,通過教-學-做一體化的實訓教學模式,使學生初步完成對護理專業單項實踐技能的掌握。校外實踐則按學生學習階段進行漸進性、立體化安排:一年級學生利用寒暑假進行專業社會實踐,實踐場所可以選擇敬老院、社區或醫院,實踐項目可靈活選擇:醫院門診導診、社區義工、敬老院陪伴老人等,旨在讓學生早接觸臨床、早接觸護理對象,增強職業價值觀和職業認同感;二年級學生則利用晨間、晚間、雙休日等課余時間開展課間見習,進一步感受醫院文化,感受臨床工作氛圍,熟悉護理工作程序,增強護患溝通能力和團隊協作能力,建立臨床思維模式;三年級安排全年的生產(頂崗)實習,圍繞護理崗位任務,綜合應用護理基本技能,在真實的醫院環境中,面對復雜的生命個體,運用護理程序解決護理對象現存的、潛在的護理問題,強化學生對基本護理技能的綜合運用能力,實現從護生到護士的角色轉變。
為保證實踐教學質量,應建立具有導向性、發展性、科學性和可行性的實踐教學考核體系[2],考核應做到學校考核與行業(企業)評價相結合,單項技能考核與綜合技能考核相結合,結業考核與過程考核相結合,技能操作考核與綜合素質考核相結合,學業考核與執業護士考試相結合??己藨槍Σ煌瑢W習階段的學生進行漸進性、階梯式實踐考核評價,在單項技能訓練階段注重強調動作程序要精準,操作動作要規范,評價以教師為主、學生為輔;綜合能力訓練階段強調綜合運用、團隊合作,評價重點除操作精準、規范外,還以考核學生溝通能力、合作能力,評價的主體是學生、合作對象、教師;臨床實習階段強調護理措施的及時性、有效性,評價重點應以病人的反應和感受為主,重點考核學生對技能核心原則的掌控能力及對現場的駕馭能力。
根據教育部、衛生部《關于醫學教育臨床實踐管理規定》、《普通高等醫學院校臨床教學基地管理暫行規定》的相關要求,進行護理專業生產(頂崗)實習管理制度建設,明確在學生生產(頂崗)實習過程中學校、醫院、學生三者的責任與權力。
[1]左鳳林,趙慶華,等.高職、高專護理專業工學結合實踐教學體系的研究[J].重慶醫學,2012.8.41(23):2442-2443.
[2]袁向軍.職業教育研究[M].哈爾濱:黑龍江教育出版社,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