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龍江 王越敏
素描是造型藝術訓練的重要課程,工美專業素描教學,由于教學時間短、任務緊,所以必須把培養學生對物象的感識認識表現這種能力放在首位。素描訓練的主要途徑是寫生,寫生是指直接把實物作為對象進行描繪的作畫方式。寫生具有直觀性、形象性,寫生是初學者鍛煉繪畫表現技巧和搜集創作素材的重要手段之一。靜物、人物、石膏、風景等物象寫生是提高認識物象的感識能力的重要形式。
素描靜物寫生首先涉及各種不同物體質感、體種感和透視等關系,通過靜物寫生可以培養學生準確敏銳的觀察能力,通過不同物體的對比、強化方式的訓練,可以培養學生認識物象的能力。人物及石膏的寫生,人物寫生可以培養學生的情感表現能力,正確認識人物比例,結構形體、運動、感情等各方面,從而達到培養學生的感識能力的目的。
石膏寫生容易使學生辨別其形狀、體積和結構,同時能感受到雕塑家在雕塑這些石膏及人物形象時的藝術創作激情及藝術表現手法。通過不同石膏藝術特性的描繪,培養學生藝術表現及感識能力,在頭腦中形成系統的物象感識。風景素描寫生又可以使學生完善對大自然的理解過程,從而達到分辨不同物質的表現手段和技巧處理,正確反映主次、遠近、虛實關系。通過以上練習提高素描造型能力、豐富對物象的感識能力,為進一步學習打下堅實牢固的基礎。
初學素描的學生,由于眼中看到的物體都很具體實在,所以在繪畫時就容易出現看哪兒畫哪兒,缺乏分析概括的基本能力。在培養時不僅能畫,更重要的是有自己觀察物體的獨到見解和概括分析、組織駕馭畫面的能力。
初學者由于眼、心、手配合不協調,故作畫時通常出現形不準、多視點、空間感瑣碎、表面化,調子與形體缺乏聯系及缺乏理解能力和表現力。在素描教學中,對學生進行基本功訓練時要提醒他們多從整體考慮,眼、手、心合而為一,眼睛要從每個角度去觀察體會、概括理解,看準再畫,從定點、連線到確定大的輪廓動態都要心想到、手做到,不管對象怎樣變動,甚至離開視野,自己也可憑記憶畫出生動的素描作品。好的作品都可以盡量少的語言表達盡量多的藝術內涵,這是藝術的一個原則,繪畫時要有概括和選擇??吹轿矬w很多、復雜,但畫面應是一個整體,這就要求去掉多余的東西,提煉概括的東西。比如:畫襯布紋路,不能看一個畫一個,面面俱到,往往通過幾筆細致而精到的襯布紋理刻畫,都可表現出全部的質感和內容。所畫襯布紋路,也非是純客觀的布紋綴折,這就是藝術概括;又如光線照射在形體上,呈現明暗調子和復雜的深淺變化,我們也沒有必要把任何細致入微的差別都表現出來,只求大體明暗對比關系相對正確,使素描形象更加鮮明和生動。所謂“三大面”和“五色調”之說就是對調子進行歸納和概括的結果。
在概括時,應突出重點,主次分明。為了表達對形象的主要感受,突出某種藝術效果,要培養學生會著重刻畫形象特征和黑白對比、遠近對比、主次對比等,從而簡化忽略或省去某些因素,這是進行表現和藝術概括的另一個原則。畫一幅寫生主要刻畫物象精神內涵和特性,注重物象與背景環境的和諧整體關系,其他因素可省去,同時應注意不要把物象同背景同等對待,主次應分明;另一方面由于物象給我們的審美感受不同,可采取不同的表現方法,每一種表現方法都有其特點及優勢,目的都是增強作品的藝術效果和感染力。
特別要培養學生主動靈活有目的地學習以及獨立思考不斷提出新問題并解決問題的能力,經??偨Y自己的繪畫經驗,從而取得進步的能力。在寫生過程中實行長短結合、速寫、默寫等多種形式進行學習,提高學習效率,為今后扎實學習,提高審美藝術表現能力打下牢固基礎。
素描教學的最終目的,就是要培養學生的健康藝術修養和審美能力。審美和藝術表達能力的培養,是一個長期的過程,首先,應提高學生的整體素質;其次,培養學生認識表現綜合能力,加強藝術交流,拓展知識領域;再次,個性的培養也不能忽視,只有通過全面的教育從而達到審美和表現能力的提高。
職業中學素描教學,不能單純培養學生刻畫物象的表現能力,重要的是培養學生的藝術素質和審美能力,提高整體素質。應提倡學生接觸不同門類的藝術,達到觸類旁通的藝術效果,豐富拓展知識結構。教學中要充分發揮學生的創造性,允許學生根據要表現的特點去創造。素描教學要提倡藝術手法的多樣性,支持學生采用不同的藝術形式進行探討。素描寫生不僅要表現寫生對象的外表特征,更重要的是準確把握寫生對象的形體結構內在本質,而且能夠表現寫生對象內涵,即注重藝術情感的表現、創造性再現,培養提高學生敏銳感覺和藝術審美能力。
隨著時代的發展,現代信息時代的到來,藝術在不斷更新和發展,使學生們開闊了視野。素描的教學在發生變化,各學校對素描教學的多次研討和交流,提高了教師和學生的審美能力,提高了繪畫整體水準。所以在素描教學中培養學生健康的美學趣味和審美觀。注重理論和技能的提高,把透視學、運動規律、解剖學美學理論貫穿其中。運用造型規律法則及各種造型語言,在畫面上真實或意象塑造客觀物象,表達自己的藝術感受。
再者應注重個性培養。個性是藝術家的靈魂,早期藝術素質的培養,筆者同意需要一定數量的模仿,這是為自我表達奠定基礎,若無個人經驗,就談不上任何藝術形式審美的進步。經驗最好是通過培養使學生用自己的眼睛、心、情感去觀察,通過自我教育、讀書或向大師學習而獲得經驗,集中這些經驗,逐步使學生的審美認識能力得以提高。
好的藝術及素描不是偶然寫生,它是激發靈感而閃爍的結果,它是很多因素的協調所致,就像完成一個精細外科手術那樣,是基于嫻熟的了解和掌握的結果,更是教育的結果。只有通過正確的教育方式才能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使他們描繪對象的能力逐步上升,素描的塑造能力更成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