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 何南平
高職學生頂崗實習是全面提高高職人才培養質量的保障,也是工學結合、校企合作培養高素質技能型應用人才的一種重要教學模式,在培養高素質、高技能應用型人才方面起著很大作用,但也存在著很多的問題。這些日益突出的問題,正在深深地影響著頂崗實習的效果。
出于育人目的的考慮,高職院校無論從學生頂崗實習的前期計劃安排還是實習期間的過程管理,都做了盡心的安排與策劃。但是,由于這些計劃與安排缺乏科學性與嚴密性,導致學生頂崗實習期間的管理存在很大的隨意性。一方面,在學生頂崗實習期間,指導老師對學生缺乏有效的實踐指導。另一方面,由于輔導員老師基于工作的需要,很難全程陪同,導致實習期間學生管理出現“放羊式管理”局面。
企業作為市場的主體,以追求利益最大化為經營目的。對于頂崗實習的學生,他們認為這些剛剛上崗的“新手”,既不懂技術,又不了解企業的操作規則和流程。另外,加上企業對于民辦高職院校的學生認識存在著一定的偏見,不愿意投入更多的人力物力去加強學生的培訓與管理。
高職院校學生與普通本科院校學生相比,起點比較低,大部分學生的學習基礎較為薄弱。他們在生活上缺乏吃苦耐勞的精神,在學業上缺乏明確的學習目標與計劃。在實習期間,如果實習環境條件不如意,就會存在抱怨的情緒,或者臨陣逃脫的現象,導致企業對學生實習期間的表現缺乏信心。
對于學生頂崗實習的考評,因為缺乏有效的監督,對于學生的考核存在著失真和隨意的現象。企業對于學生的考評往往是“一刀切”,指導教師對于學生的考評則往往忽略學生的實習態度與日常表現。其結果是學校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企業花費了大量的時間,學生實習成效卻并不明顯。
頂崗實習是一門重要的綜合實踐課程,它由學校、企業、學生三方共同參與。因此,需要政府、學校、企業和學生各司其職,共同構建真實、高效的學生頂崗實習協同管理機制。
1.政府支持。政府應該為學生頂崗實習搭建平臺,提供相應的資金、政策幫助,建立、健全職業教育法律、法規,約束并督促政府部門、職業院校和企業共同參與到高職學生頂崗實習的管理中,形成社會合力,為學生頂崗實習減免后顧之憂。
2.高職院校應做好各項準備與統籌工作。學校要充分利用社會資源,在實習單位的選擇上,精心選擇和學生專業培養目標一致的實習崗位。另外,高職院校要增加頂崗實習資金投入,建立合理的經費使用和管理機制,學校可以根據教師上課的課時比例,支付教師相應的酬金,并把此項經費支出列為頂崗實習專項基金進行分配和管理。
3.企業應做好對接工作。企業可以根據自身的需要制定用人標準與要求,與高職院校一起選拔人才,共同參與學生崗前教育培訓,共同確定指導老師,共同制定學生頂崗實習管理辦法,共管共訓學生實習過程等,通過校企雙方的協同合作,做好和高職院校之間人才培養的對接工作。達到既為企業創造最大利益,又為社會培養合格人才的目的。
4.學生應做好自我管理工作。高職院校在學生實習之前應做好和做足學生的頂崗實習準備工作,加強學生的自我管理教育。建立學生對頂崗實習的認同感,加強學生的安全教育觀念,增強學生的職業素養、法律素養和紀律觀念,避免學生出現在頂崗實習期間不服從管理或逃避管理的現象。
高職學生的頂崗實習過程需要高職院校、企業和學生共同參與,才能形成高效、有序的管理體系。
1.以高職院校為主體。對于學生頂崗實習期間的管理,高職院校需要承擔最主要的管理職能。高職院校要把學生安全教育與學生的職業素養教育作為實習管理的重點來抓。同時,也要和企業一起,妥善安排好學生的實習內容。在安全教育方面,高職院校要及時跟進學生實習期間的工作、生活和安全狀況。在時間安排上,要保證學生的頂崗實習時間每天不超過8小時。在學生職業素養的教育上,學校要加強學生的職業道德觀念與法律素養和紀律觀念的教育,確保學生做一個具有較強自律精神和自我管理能力的“實習人”。
2.企業有效參與。在頂崗實習過程中,企業參與管理的有效性將直接影響到高職院校學生頂崗實習的效果。這就要求企業在學生頂崗實習期間合理、規范安排學生頂崗實習的內容,并在實習期間對于學生的實習師傅采取專人負責制。實習單位要能站在學生的角度,切實維護學生的合法利益,有效與學校溝通,解決學生困難。在管理的過程中,企業可用企業紀律約束與管理學生,通過獎罰分明的制度,使學生成為實習企業一名出色的“準員工”。
高職學生在頂崗實習期間既是學校的學生,也是企業的“準員工”。高職院校需要構建“企業評價、學校評價、自我評價的三方評價體系”。不同的考核和評價主體依據不同的標準和要求,客觀、公平、公正地對學生進行評價。對于學生頂崗實習的考核評價要量化并具有可操作性。具體考核內容包括:實習態度和表現(包括工作態度、誠信品質、敬業精神和責任意識、遵紀守法意識等)、實踐能力的提高(包括專業技能的熟練程度、解決問題的能力、運用知識的能力等)和實習論文的質量。對于學生頂崗實習的考核應貫穿于學生整個頂崗實習的過程。
[1]胡同德.高職院校頂崗實習管理模式創新[J].職業技術教育,2009,(8).
[2]孫麗娜.國內外職業院校學生頂崗實習問題的研究[J].教育與科技,2013,(4).
[3]孫兵.高職院校頂崗實習學生過程管理模式探討[J].職業教育研究,2010,(7).
[4]張志東,刁洪斌.高職學生校外頂崗實習網絡化管理模式研究與實踐[J].中國職業技術教育,20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