遼寧 田春霞
近年來,伴隨著高等教育的跨越式發展,我國高職教育異軍突起,通過多年的發展,從小到大,從弱到強,取得了長足進步,但在科學技術迅速發展,教育改革不斷深化與教育事業持續發展的過程中依然面臨著一些問題和困境。
據不完全統計,截止到目前,全國高等院校超過2400所,其中高職院校超過1200所,我國的高等職業教育已具相當規模。
但是隨著我國適齡人口的減少,生源總量即將進入負增長階段。生源數量的下降,將會對高職院校的招生工作產生重大影響。另外,由于近幾年來高職教育的快速發展,高職院校招生規模也逐年增長,高職院校的招生競爭越來越激烈。在我國部分高職院校已經存在生源不足的問題。
此外,今后隨著幾百所本科院校轉向職業教育,高職升本的機會幾乎為零,高職院校面臨“新政”沖擊,未來很有可能出現大批高職院校招不滿生源的狀況,因此,高等職業教育在未來的幾年內,要面臨著重新洗牌的局面。
目前,我國勞動力市場就業現狀表明,勞動力的整體素質不高、勞動者技能與工作崗位所需技能不對稱現象日漸凸顯。許多新興行業、新興工種的人才奇缺,甚至有些技能性要求很強的工作崗位人員出現斷層現象,高等職業教育的人才培養明顯滯后于社會經濟發展和技術的更新,高職教育很難做到培養超前,缺乏一批能夠將科技成果及時轉化為生產力的高級技術應用型人才。
高職教育作為一種面向市場、面向社會的教育,其專業設置、課程建設和能力培養都要以市場需要為目標,要緊密圍繞本地區產業、企業發展的實際需要來設置和調整。
辦學定位是一所高職院校生存和發展的基礎,而辦學特色則是一所高職院校生存和發展的關鍵。但是在高職教育改革的過程中,一些高職院校存在對自身定位不清楚,發展定位不明確的現象。在辦學過程中過分強調學科性,而不注重技能培養,有盲目攀高升格和辦學向學科型靠攏的傾向。
另外,當前我國的高職教育還沒有形成自己的特色。高職教育與普通高等教育相比,它沒有凸顯出自己的應用性特色,還未擺脫普通高校學科教育的影響和束縛,其培養出的畢業生學術不精深,實踐能力不強,眼高手低;高職學生與中職學生相比,并沒有明顯表現出其作為“高級人才”的優勢,他們在主動獲取知識、自我認知、自我發展、自我學習能力及人文素養、創新精神等方面還有一定欠缺。
產學研結合的辦學模式通常是通過產學互動、校企合作的形式,把教育與科研、行業生產等活動有效聯系起來,把課堂教學與學生參加實際實踐活動和教師參與企業問題研究等有機結合。
高等職業教育的生命力在于產學結合、校企結合,產學結合對于促進區域經濟社會發展和提升高職院校自身的辦學實力都具有重要意義,而目前高等職業教育普遍存在教育與產業、學校與企業結合不緊密,辦學目標定位不清,專業設置與職業崗位對接不匹配,很少與行業或企業深入融合的辦學,行業和大型企業主動參與到職業教育中來的積極性不高,高職院校的辦學活力不足,致使校企雙方無法深度合作,無法實現良性循環互動。高職院校與行業企業合作大多數流于形式,校企合作缺乏育人功能,合作機制不健全、不穩固、隨意性強,即高職教育產學研結合的校企合作體制機制尚未形成。
高職院校開展社會服務主要是為了滿足地方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的需要,而人才培養、知識傳播和技術轉化是高職院校開展社會服務時依托的主要形式,目前,我國高職院校雖然科研成果登記數量多,但轉化率低,轉化后能取得較好經濟效益的更少。如何將高職院校的專業資源優勢轉化為企業優勢、產業優勢,只有加強與地方企事業單位的橫向聯合,通過校企合作、通過調研,高職院校要及時捕捉行業發展趨勢,了解企事業單位發展的需要,幫助企事業單位解決難題,加速科研成果的轉化。
高職院校的人才培養目標是培養適應社會生產、建設、服務、管理一線的高技術應用型技能人才,也就是說,職業教育面對市場和社會應該主動適應、緊密融合、及時調節、滿足需求。在辦學過程中,專業設置應以市場需求為前提;教學實踐以社會資源為依托;學生就業由社會供求來調節;職業培訓以崗位要求為內容。離開了社會需求,職業教育無立足之地,更無發展的可能。因此要強化職業教育的市場意識、社會意識、開放意識,廣開辦學渠道,要樹立大職業教育的思想,打開圍墻,面向社會,不斷擴大學校的內涵和外延,舉辦社區學院,為完善社區功能,建設學習型社會,提高公民素質。
由于高等職業教育起步較晚、發展不平衡、底子比較薄等原因,高職院校師資隊伍的整體素質還沒有很好地適應高等職業教育快速發展的需要,甚至成為制約高職院校教育教學改革和發展的主要因素。
很多高職院校教師的教學理念還停留在傳統教育模式階段,一些教師的職業教育意識和創業教育意識不強,缺乏對職業教育的培養目標、專業建設、課程設置和教學方法的研究,沒有完全適應職業教育發展的要求。高職院校缺少專業帶頭人,因為一個合格的專業帶頭人必須要有大量的企業資源,能夠帶領這個專業與企業深度融合。
綜上所述,隨著社會經濟的逐步轉型和產業結構的不斷調整,必然會對高職教育的質量提出更新、更高的要求。為此,高職院校應勇于面對發展過程中存在的問題與困境,要積極探索,勇于實踐,從轉變觀念入手,主動適應社會需求,深化教育教學改革,確保高職教育質量,加強學生實踐技能培養,使學校在教學質量和辦學效益方面達到雙贏,使高職教育更具生命力。
[1]艾華武.我國現代高等職業教育發展面臨的問題及對策研究[J].社會科學Ⅱ輯,2011.S1.
[2]張秀峰.高等職業技術教育發展面臨的十大問題及其對策[J].教育與職業,2004.15.
[3]李業明.高等職業教育發展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探討[J].中國教師,20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