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艷梅
(撫順市第一中等職業技術專業學校)
職業高中學生從入學起就分專業學習,為三年后畢業順利融入社會打基礎。即便是有升學愿望準備升入上一級院校的學生,也要按專業對口升學,因此,職業指導是職業高中非常重要的一項工作。
中學生職業指導的基本原則,是根據學生的能力、興趣、氣質、性格等個性特點,結合國家需要和有關職業信息,幫助學生選擇適合的專業并形成一定的專業技能。我們首先對中學生能力、興趣、氣質與職業選擇關系進行研究,然后通過北京師范大學《青少年升學就業指導評定量表》的部分內容的使用,來完成對中職生職業生涯的選擇和規劃的指導。
能力包括一般能力(智力)和特殊能力。中學生的一般能力可通過智力測驗和升學考試反映出來。特殊能力則需要進行專門的特殊能力傾向測驗或由專業人員實際考查才能夠鑒別。例如,線條比較能力,色彩分辨能力,空間透視能力,是取得繪畫成就的必備能力要素;曲調感,音樂表象,節奏感,是取得音樂成就的基本能力要素;肌肉的力量,柔韌性,靈敏性,耐久力,跑、跳、投、接、踢的基本運動能力,以及構成某種專門運動技術的專業技能,是獲得體育成就的特殊能力要素。這些特殊能力的鑒別,對于選拔各類專業人才具有重要意義。
為了對青年人的職業選擇進行指導,日本勞動省曾編制出一套適用于一般職業和特殊職業的能力傾向適合性測驗。在該測驗中,某些能力因素的有機組合,可以顯示出一個人對某一職業的適合程度。例如,智力測驗分數在125以上,數理能力分數在125以上者,適合做會計、統計等工作;智力測驗分數在90以上,數理能力分在90以上,空間判斷力分數在90以上,手腕靈巧度分數在75以上者適合從事一般金屬機械和機械修理一類的工作;言語能力分數在100以上,書寫知覺分數在90以上,運動速度在75以上,手指靈活度在75以上者,適合擔任打字、速記、排字等工作。總之,根據一定的能力測驗,對中學生的職業選擇加以指導,有助于克服中學在職業選擇上的盲目性和被動性。
不同的氣質類型與職業選擇也有一定關系。例如,膽汁質的人適宜擔任導游、推銷員、節目主持人、演講者、外事接待人員、演員等;抑郁質的人適宜從事校對、打字、排版、化驗、雕刻、刺繡、保管、機要秘書等工作;多血質的人適宜從事外交、管理、軍事、駕駛、紡織、服務、醫療、法律、體育、新聞等工作;粘液質的人適宜擔任法官、出納員、保育員、話務員、會計師、播音員、調解員等。當然,氣質類型與職業選擇的關系只是相對而言的,許多職業,例如教師和作家,各種不同氣質類型的人都可以從事,并且都能取得很好的成就。此外,典型的屬于某一氣質類型的人也不是很普遍的,許多人往往屬于兩種或多種氣質特征的混合型。對于中學生的氣質類型,可采用張拓基、陳會昌編制的氣質調查表進行測查,然后根據測查的結果,進行適當的職業指導。
成材,是每個有志青少年的良好愿望。要成材,首先必須把握好奮斗目標。這份《評定量表》就是為了幫助青少年更好地了解自己計劃未來而設計的。
由于每個人的家庭背景、社會經歷、興趣愛好、文化水平、能力結構以及價值觀等不盡相同,最適于從事的工作也不一樣。對這些個人特征的綜合評定,可以幫助學生確定努力方向。《評定量表》將指出其適合哪類職業,但并不限定某一具體的工作。因為具體工作的選定,除了要考慮個人條件外,還要考慮各地區對人才的需求,考慮實現的可能性。
為了幫助學生選擇適合自己的專業或職業,本量表從下列四個方面對工作進行區分。
1.與人打交道的工作。這些人是你服務、關心和售賣物品的對象。售貨員、醫護人員和教師的工作主要與人打交道。
2.與資料打交道的工作。事實、數字、檔案、業務程序等都是資料。會計、檔案管理員、計算機程序員的工作主要與資料打交道。
3.與物打交道的工作。機器、工具、生活資料、食品原料、木材和金屬材料等都是物。技工、廚師、機械師的工作主要與物打交道。
4.與觀念打交道的工作。用言語、公式或符號等表達的思想內容就是觀念。數學家、科學家、藝術家的工作主要與觀念打交道。
任何工作都要同人、資料、物和觀念打交道,但大多數工作主要涉及這四個方面中的一、二個方面。《評定量表》將從這四個方面對學生作出分析判斷,給予幫助。(參見北京師范大學《青少年升學就業指導評定量表》)
通過以上工作,我們連續三年面向全校十個專業1109名學生,采用心理咨詢的方法對學生進行就業指導。經過統計,在405名報考高等院校的學生中有404名如愿升入對口院校,躊躇滿志迎接未來;在704名選擇就業的學生中,有680人順利就業,滿懷信心步入社會。
科學的方法提高了我們在常規工作模式中的效率和準確度,應用心理咨詢的方法無疑推動了學校職業指導工作的開展,并引導我們走上了更多探索之路。
[1]黃峰,雷霆.初中生心理學.浙江教育出版社.
[2]鄭和鈞,鄧京華.高中生心理學.浙江教育出版社.
[3]孫遠剛,王嶸.中小學生心理咨詢.遼寧師范大學出版社.
[4]王俊梅.初中生心理健康教育.遼寧師范大學出版社.
[5]孫遠剛.高中生心理健康教育.遼寧師范大學出版社.
[6]胡振開.應用心理學.遼寧師范大學出版社.
[7]鄭日昌,陳永勝.學校心理咨詢.人民教育出版社.
[8]孫淑芬.高考生熱點問題心理咨詢100答.哈爾濱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