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 亮
(南寧鐵路局 桂林車站,助理工程師,廣西 桂林 541001)
健康的職工心理素質極端重要,它是確保鐵路運輸安全,持續穩定的基礎保證。筆者通過參與桂林站安全大檢查活動,深入班組崗位走訪調查,貼近青工面對面交流談心,結合反思以往發生事故教訓,對近年來車站運輸生產一線青工隊伍中表現出的安全風險心理障礙問題進行了專題調研分析,并思考提出了一些破解對策。
1.1 責任虛化的錯位心理 調查顯示桂林站青工中對“鐵路安全責任大如天”、“安全是鐵路飯碗工程”的理念非常認知認同占84.6%。而一般認知認同、不太認知認同分別占14.4%、1.5%,這部分青工由此而表現出一些責任虛化的錯位心理:一是認為安全責任是領導的事,與己無關或關系不大,在實際工作中說起來重要,干起來次要,忙起來不要,沒有把確保安全作為自己的第一位責任、第一位工作,第一位行動。二是對安全責任輕描淡寫,雷聲大雨點小,掉以輕心,得過且過,工作抱著差不多、過得去、無所謂的心態,導致在安全生產中精力傍顧、松懈麻痹、作風漂浮、馬虎大意、但求無過、自我滿足。這樣的錯位心理狀態是安全風險引發的重要源頭,是安全事故發生的嚴重隱患。
1.2 精神緊張的負擔心理 桂林站青工中有52.8%的比例表示工作壓力主要來源于“擔心安全風險、精神緊張疲勞”。有的由于條件反射,害怕事故惹身,經常神經高度緊張、心理負擔加重而演變為惰性增強、警覺疲勞、反應遲疑、無端恐懼,若遇到雨雪酷暑天氣或急難新重任務時,更容易表現出情緒不穩、提心吊膽,導致作業瞻前顧后、驚慌失措、信心不足,給事故留下可乘之機;有的因為家庭瑣事煩惱背上沉重的心理包袱,或者與同事、家人的人際關系緊張,就會產生復雜思想負擔,以致上崗分心走神,給安全生產帶來風險;有的因為工資獎金比上個月少了,或買賣股票基金失利虧本了,就窩火憋氣、心理失衡、怨天尤人,把脾氣壓力撤在活計上,而給事故埋下隱患;有的帶病上崗或加班超勞,得不到發現關心或及時醫治,也會加重他們心理負擔,導致精神壓抑、體力衰減,打亂正常動作而出現不安全行為。
1.3 違章違紀的慣性心理 違章違紀的慣性心理主要反映在:一是偷懶心理,總認為按章作業耗時費力,所以干起活來簡化作業程序,降低作業標準。二是圖快心理,“快”字當頭,不講安全,不顧質量,只講速度,尤其是在下班前和惡劣天氣條件下,更愿意快干快完事。三是盲目心理,表現為對實際情況不了解,盲目臆測行事而造成危險后果。四是麻痹心理,在長期無事故的情況下產生“松口氣”的想法,時刻繃緊的弦放松了,對違章違紀的后果喪失了警惕。五是糊涂心理,平時不加強規章制度、崗位標準和作業程序的學習,不知道哪些是違章違紀,干起活來稀里糊涂,安全事故難免接踵而來。
1.4 尋找借口的僥幸心理 有的青工總認為“常在河邊走,哪有不濕鞋”、“偶然有點小違章出不了大事故”;有的把生產中出現的安全風險都歸結于“運氣不好”,把安全生產寄托于運氣;有的認為發生事故“純屬巧合”,用輕描淡寫來掩蓋問題,推脫責任;有的只盯標準“差不多”,執行環節“打折扣”,違章強調“不一定”,即強調違章不一定出事,出事不一定傷人,傷人不一定傷己;有的違章簡化作業程序后因僥幸沒出事,非但沒有認識到存在的安全風險,反而為自己的小聰明自鳴得意,為再一次違章找借口,讓事故發生的幾率大大增加。
1.5 人情面子的好人心理 有的青工對工友違章違紀等不安全行為視而不見,同事之間相互當“好人”,認為多一事不如少一事;有的認為看到別人出現安全風險和事故隱患直接給對方提出來,會讓人反感,影響和氣,還是不說為好,不控為妙,免得對方誤解;有的相互間發現違章違紀時,拿互相容忍及“和稀泥”去換取一團和氣,這次我放你一碼,下次你還我一個面子。如果這種老好人心理蔓延發展,會使青工的安全意識變得麻木不仁,思想上放松警惕,給運輸安全帶來可怕風險隱患。
1.6 放任小節的疏忽心理 有的青工在作業過程中,對自己的一點小違章、小差錯、小毛病不以為然,認為都是不痛不癢的小問題,不會釀成嚴重后果,因此對“一點點”習以為常,接班遲到一點點,下班早退一點點,執行作業規則馬虎一點點,設備故障處理草率一點點,工作質量下降一點點,安全防護少戴一點點,安全管理放松一點點,正是這樣的平時不拘小節,放任小節的疏忽心態,難免導致一些小違章演化成安全大問題。
2.1 重視青工安全風險心理研究把脈 一是把青工安全風險心理研究作為促進安全風險管理的現實要求和有力抓手,將心理科學的一般理論運用到實施安全風險管理工作中去,重點研究青工產生安全風險和發生安全事故的心理活動、變化軌跡及行為特征、內在規律,減少實行青工安全風險管理的狹隘性、盲目性,增強針對性、科學性,從源頭上預測防范不安全風險隱患,有效細化卡控化解措施,筑牢青工安全生產防線。二是克服青工教育培訓中存在的重政治素質、業務素質,輕心理素質的現象。強化青工心理素質教育培訓,不斷提高安全心理承受能力、應急處理能力、創造佳績能力。
2.2 改進青工安全風險心理工作方法 一是把安全生產大檢查談心活動作為貼近青年、了解青年、服務青年的重要載體,通過跟班作業、直面溝通,真正觸及青工內心深處,第一時間關注把握青工思想狀況、心態變化、癥結成因,幫助其及時解決心理疙瘩和實際困難。二是完善心理疏導機制,進一步拓寬暢通青工訴求反饋渠道,讓青工能及時宣泄或消除不良情緒,并因時因地因事因情因人而宜,通過整體輔導、重點引導、單個疏導等方式,促使青工理智地調控心理情緒,把消極不良心理情緒轉變為積極穩定心理情緒。三是堅持“尊重人、理解人、關心人”的原則,多關心一線青工的所思所想、所需所盼,特別是個人婚戀、喜怒哀樂、家庭瑣事和身心健康等實際問題,使他們更多感受到人文關懷、和諧友愛,獲得物質與精神層面的雙重滿足。
2.3 強化青工心行合一教育養成 以理解安全責任為前提,強化履職盡責為核心,在青工中深入開展安全責任意識、安全風險意識、安全發展理念和嚴格管理、問題管理、科學管理教育。用安全文化引導青工明白鐵路安全責任重于泰山,增強對安全的敬畏尊重,固化安全第一的價值觀念,牢固樹立安全工作沒有“局外人、邊緣人、無關人”的責任意識,清楚安全責任有大有小,無處不在,認實不認虛,以“安全靠我保證,我靠安全生存”為主導,實現“要我安全”為“我要安全”的轉變,養成安全責任根植于心、落實于行、心行合一的自覺性。
2.4 把握青工安全風險心理切入重點 根據青工安全風險心理問題呈現出的多樣性、復雜性特點,在增強疏導針對性、找準著力點、把握切入點,取得實效性上下工夫。一是要教育引導青工必須清楚“違章不一定造成事故,而事故都是由違章造成的”這一辯證關系,以“如臨深淵、如履薄冰、如坐針氈”的安全意識,克服違章違紀慣性心理,堅持在崗一分鐘,遵章六十秒。二是要教育引導青工必須認識安全生產來不得半點疏忽懈怠的硬道理,沒有僥幸可言,不能寄托運氣,更不能尋找借口,堅持警鐘長鳴,永不松懈。三是教育引導青工必須知曉“安全生產沒有小節,只有大患”的利害所在,堅持居安思危,防患未然,養成嚴謹細致、一絲不茍的工作作風。四是教育引導青工必須堅持摒棄安全生產中的人情面子,防止好人主義,強化安全自控、互控、他控,做到一切為了安全、一切服從安全。五是引導青工正確把握安全風險與心理情緒的互為作用,增強個人事業心、責任心、超越心,學會在工作中心態平和、集中精力確保安全。
2.5 增強青工安全風險心理人文關懷 安全是根、職工是本,要以深入開展“嚴格管理與關愛職工”活動為載體,增強青工安全風險管理親和力、人性化。一是依托以人為本的安全文化建設,用“軟文化”促進“硬安全”,凝聚安全之魂。二是尊重安全科學發展規律,按照“體力定律”、“智力定律”、“情緒定律”生物三節律,既強調青工政治、業務素質,也重視青工的身體狀態和精神狀態,營造積極進取,健康快樂狀態。三是努力建立有效的青工系統爭先創優安全生產激勵機制,搭建青工“學規練技、雙創立功”平臺,豐富有益青工身心健康文體活動,多為青工分憂解難,辦實事、做好事,關心關懷青工的全面發展,創造心情舒暢、和諧友愛、勞逸結合、健康向上、成長成才的工作生活環境。
總之,每個青工的心理活動對鐵路運輸安全是一個不易“看見”,也不易“摸著”,但又不可輕視的重要因素,因此破解青工安全風險心理障礙問題,是促進鐵路安全持續穩定發展的一項重要內容和有力抓手。心病還須心藥醫,只有從源頭上研究把握和化解消除青工安全風險心理障礙,強化健康的心理情緒引導培育,樹立養成嚴謹扎實的工作作風,才能充分發揮青工在安全生產中的生力軍和突擊隊作用。